湘潭大学“智能轨枕微调系统”首次亮相成达万高铁轨道施工现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9 15:03 2

摘要:在四川资阳,成达万高铁轨道施工现场,湘潭大学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智能轨枕微调系统”首次亮相,该技术实现了铺设轨枕与关键工艺设计细节误差控制在±1mm以内,保证了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在四川资阳,成达万高铁轨道施工现场,湘潭大学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智能轨枕微调系统”首次亮相,该技术实现了铺设轨枕与关键工艺设计细节误差控制在±1mm以内,保证了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相继对这一成果作了报道,并称赞其“用中国精度去守护未来的中国速度”。

“智能轨枕微调系统”由湘潭大学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联合株洲长远智造、中铁二局、南方测绘合作研发,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北斗高精度融合导航定位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陈洋卓领衔研制,是研究院在智能导航与定位领域推出的重要代表性成果。

该成果基于惯性测量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开发的高铁轨道基底AIoT全自动精调系统,实现对轨排的“感知-决策-执行”全闭环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由轨检小车、智能动力轨排、精调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该成果突破性解决了高铁基座施工的高精度要求,通过全自动化检测与调整,极大提升了无砟轨道轨排架施工效率。系统最高可实现±0.3mm级高精度调节,将120米轨排精调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作业效率提升5倍,人员投入减少50%以上,成功打破了无砟轨道精调的施工效率和精度瓶颈。在优化铺轨施工流程的基础上,降低了人工依赖性,保障了施工质量的一致性,为铁路轨道建设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作为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5大科研创新中心之一,北斗高精度融合导航定位技术创新中心聚焦轨道交通领域的智能化铺轨装备研发,围绕铺轨系统环境建模、复杂场景导航技术及高精度定位应用开展研究。目前已形成高精度无砟轨道精调排轨定位控制系统、智能化本邻线长轨双线铺轨系统、轨道涂油机器人等施工装备,以及受电弓智能测试设备、智能物联网夹紧力测试仪、智能电物联网万用表等生产测量系列成果,相关技术在中铁⼀局、中铁二局、中国中车、青岛四方等单位成功应用,持续推动轨道交通领域关键技术升级。

为什么持续聚焦高铁铺轨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陈洋卓认为,当前制造业都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高铁行业作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更是如此。持续推进高铁铺轨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不仅可以大幅提高铺轨的速度和效率,也能极大程度提升铺轨精度,既可以满足高铁建设规模扩张需求,也能够助推中国铁路更快速、更重载、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

来源:叶公好龙2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