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能源转型改革”暨“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5年4月2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能源转型改革”暨“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李晓峰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中心主任
张 刚 临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周 黎 市能源中心副书记
邵长练 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科科长
李晓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中心主任):
近年来,临沂市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取得显著成效。
一方面,能源供给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动能源发展,“十四五”期间,全市新能源装机量、发电量实现“双翻番”,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60%,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6.1个百分点,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抽水蓄能电站实现运行1座、筹建1座、纳规1座,建成投运3座独立储能电站,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不断提升;全网用电最高负荷突破1100万千瓦,大负荷状态下,电网整体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全市不断拓展新能源发展空间。沂水县等4个县区获批国家级“千家万户沐光行动”试点,数量全省第1、全国第2;费县等4个县区纳入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数量全省第1;费县、沂南县一批新能源项目纳入2025年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项目清单,为下一步加快能源供给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能源创新改革成效显著。全市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临沂市绿电绿证交易量达5亿千瓦时,售出绿证46.3万张,建成全省首个市级“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沂水上小庄“零碳”乡村、临沭朱村“红村绿电”绿色用能新模式入选省典型案例,开展“百园千企光储用零碳行动”,打造了398个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积极探索新型电力经营主体,成立临沂市虚拟电厂服务中心,全市首家虚拟电厂——山东泰华电力于3月19日正式“上线服务”。临沂市能源发展改革先进经验入选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下一步,我市将不断深化改革,探索能源转型新模式、新路径,打造绿色企业、村居300个以上,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一是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聚焦56个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实施,加快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生物质能开发,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拓展新能源开发应用空间;推动煤电向清洁降碳、高效调节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
二是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发挥抽水蓄能电站调节电源的重要作用,推动蒙阴垛庄、平邑郑城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提速实施。因地制宜推动锂电池、液流电池、熔盐等多元储能技术应用,年内建成一批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提升费县国电2号机组等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全面加强主电网和配电网投资建设,全年力争满足1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接入需求。
三是创新能源绿色发展模式。探索绿电供应新模式,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创建零碳园区、绿电产业园,加快电力由“大电网”向“微电网”转变。鼓励企业开展开展绿电绿证交易和碳足迹试点,实现能源绿色效益最大化。加快打造“数字能源管理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电网光明大模型落地应用,提升全市能源数智化发展水平。
在能源转型改革中,新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是当前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在此,我一并介绍一下。
所谓“五段式”,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山东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这项创新举措不仅是山东省深化能源革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实践,也为全国电力市场建设贡献了“山东智慧”和“山东方案”;既能让企业和百姓得实惠,又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一方面,让大家电费账单“瘦身”。低谷、深谷电价每度最低可降至0.4、0.2元左右,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产调度,可以将高能耗工序精准安排在低谷、深谷时段,大幅降低用电成本。大家可以选择在深谷时段给电动汽车充电,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农业生产领域,可通过调整作业时间,降低电费负担。另一方面,让电网运行“减压”。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对电网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时电价政策优化后,午间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强,晚峰用电负荷转移占比增大,这不仅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此次调整根据不同季节供需特性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了新能源时代的电价特征。比如,在光照条件较好、光伏发电出力多的中午时段,电价由原来的峰段转为低谷甚至深谷时段。再比如,拉大了电价浮动幅度,工商业高峰时段电价在平段基础上上浮70%、低谷时段下浮70%、尖峰时段上浮100%、深谷时段下浮90%,价格信号更加鲜明,引导作用显著增强。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会同国网临沂供电公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让好政策家喻户晓。通过多种渠道,如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等,广泛宣传分时电价政策,提高企业和群众对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案例。开展用户培训,帮助用户了解如何通过调整用电行为降低成本,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激活市场,让新主体释放活力。进一步落实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与分时电价机制的协同运行,引入虚拟电厂、分布式聚合商等更多竞争主体,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环境。进一步简化电力交易流程,让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段的电价差异和收益情况。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监督管理,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分时电价政策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科技赋能,让好技术降本增效。加大对智能电表等电力计量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持续提高用户用电数据的实时、准确采集和分析能力,为分时电价政策和用户用电行为优化提供技术支持,助力用户进一步降本增效。鼓励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强用户对分时电价政策的响应能力。
答记者问
1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记者提问: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全市新能源规模持续增长,请问下一步临沂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
周黎(市能源中心副书记):
“十四五”以来,临沂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突破1000万千瓦。特别是春秋两季风力充足、风电发电量高,光伏出力“午间集中”的波动特性尤为明显,消纳压力与日俱增,解决新能源消纳不足的问题刻不容缓。围绕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下一步,我们将在鼓励使用绿电、提升调节能力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推进电力消纳。
一是全面提升调节能力。强化煤电基础调节地位,加快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强火电调峰能力。充分发挥储能设施调节作用,有序布局抽水蓄能电站,推动电化学储能发展,鼓励发展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熔盐、制氢等长时储能,支持储能自主参与实时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释放储能快速调节能力。
二是创新绿电消纳模式。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支持申报“零碳园区”、绿电产业园等试点,推进绿电就近就地消纳。结合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虚拟电厂聚合调节作用,引导用电企业可调负荷向新能源大发时段调整。鼓励重点用能企业参与绿电绿证交易,提高绿电占比。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支持新能源电厂新增制氢装机参与电网调峰,配建的合成氨、甲醇项目不受“两高”行业减量替代政策限制。开展车网互动充换电站示范试点,推动双向充放电(V2G)应用,丰富应用场景。
三是鼓励使用绿电。支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企业在用电低谷时段和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采购绿电。充分挖掘企业绿电需求,支持工业扩能等有增量负荷的园区和企业,采取自发自用方式建设分布式新能源,从根本上扩大用电需求。鼓励高耗电企业、出口型企业增加绿电消费,适应算力中心绿电需求,协同布局新能源发电项目,打造新质生产力增量负荷。
2齐鲁晚报记者提问: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的主要内容?对于用户来讲,这项政策能为生产生活节省多少用电成本?
邵长练 (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科科长):
“五段式”分时电价简单来讲,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和深谷五个时段。以今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为例,低谷为10点至15点,电价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为11点至14点,电价为每度0.25元;高峰为17点至22点,电价为每度1元,其中尖峰为17点至20点,电价为每度1.2元;其余时段为平时段,电价为每度0.71元。
工商业领域。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用电时间,推动降本增效。如,某一家大型轮胎制造企业年用电量近4亿度,在政策引导下,企业把原来在高峰时段进行的轮胎硫化工艺环节,调整到了低谷、深谷时段,一年可节省8000多万元。
农业生产领域。如,某企业经营苗木种植,需定期灌溉1400余亩树苗,企业将浇水时间从17点的峰段调整至16点的平段,只是提前1小时浇水,单次灌溉即可节省电费近300元。
分时电价政策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大家“错峰用电”,既帮助用户省钱,又减轻了电网压力,同时还促进了新能源消纳。
3山东省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当前,临沂市风电和光伏装机超过780万千瓦,按照规划,未来临沂市新能源还会快速发展,请问接下来临沂电网将如何支撑我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张刚 (临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为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在电网规划建设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扎实开展新能源“一图一册”规划,政企联合编制《临沂市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将新能源发展规划纳入“十五五”电网规划统筹考虑,推进电源、电网等规划“多规合一”,全面提升电网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适应性。做精做细分布式光伏配套电网规划,将规划颗粒度细化至供电网格和台区,全面优化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测算发布机制,引导分布式光伏科学有序安全发展。
二是加强电网建设。2025年,临沂电网计划投资超20亿元,投资规模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主网方面,加快推进500千伏开阳、220千伏祊河、费县220千伏电网网架加强等重点工程建设,实现电网“增容扩口”,打造“分区清晰、灵活高效、弹性互济”的坚强主网架,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下的电网高弹性发展需要。配电网方面,全力推进110千伏兰山红埠、兰陵二庙等变电站布点,打造110(35)千伏双侧电源链式结构。加快10千伏“卡脖子”线路改造,调整线路接带负荷,优化运行方式,进一步提升电网的新能源承载力。
三是创新探索新能源消纳新途径。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打造国家级百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广域协同优化运行示范,从技术上突破分布式光伏消纳难题。服务打造一批“百园千企零碳园区”,落地一批“云储能”示范项目,探索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充一体化商业模式,进一步丰富源网荷储多元协同发展“临沂经验”,探索出一条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新路子。
来源:12345临沂首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