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耳鸣,不仅影响听力,还可能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鸣疾病科主任侯志强表示,根据音调的不同,耳鸣可以分为低频耳鸣和高频耳鸣。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这些区别……
耳鸣,不仅影响听力,还可能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鸣疾病科主任侯志强表示,根据音调的不同,耳鸣可以分为低频耳鸣和高频耳鸣。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这些区别……
一、音调差异
低频耳鸣的音调相对较低沉,患者通常形容其像吹风声、流水声或嗡嗡声等。
高频耳鸣的音调较高亢、尖锐,患者常形容为蝉鸣声、哨声或音调更高的嗡嗡声等。
二、病因分析
低频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耵聍栓塞、精神压力过大、外伤、外耳道炎、分泌性中耳炎以及血管性疾病等。这些病因可能导致耳内神经或组织受损,从而引发低频耳鸣。
高频耳鸣的病因同样复杂多样,可能涉及耳部感染、噪声损伤、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噪声性聋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疾病等)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听觉神经或内耳的正常功能,导致高频耳鸣的出现。
三、症状表现
低频耳鸣可能使患者感觉耳部闷胀或不适,有时可能导致头晕。
高频耳鸣往往更易引起烦躁和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听力和睡眠质量。
侯志强主任提醒,不论低频还是高频耳鸣,长期存在的耳鸣症状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干预。
四、治疗方法
根据低频耳鸣和高频耳鸣的病因、症状以及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声音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针对低频耳鸣,可能需要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内耳水肿的药物,以及治疗原发疾病的药物。
对于高频耳鸣,可能需要使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或对症处理的药物等。
但应当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药物副作用。
2.声音治疗:
通过使用声音治疗仪或耳机播放特定的声音来影响听神经及听觉皮层的放电,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这种方法对于低频耳鸣和高频耳鸣都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3.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缓解耳鸣症状。这对于因耳鸣而产生心理障碍的患者尤为重要。
4.手术治疗:
当耳鸣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时,一部分耳鸣可以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在面对耳鸣症状时,患者应尽快就医并明确病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耳鼻喉健康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