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联通:三十载匠心织网人 党员宋道强的通信人生1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9 15:42 2

摘要:在鲁中大地纵横交错的通信光缆网络中,总有一个身影在晨光熹微时出发,于星辉斑斓时归来。淄博联通淄川综合运营支撑网格BU宋道强,用三十年时光在通信机房与铁塔基站间烙印下数字时代的匠心底色。那些镌刻着“联通标兵”的奖杯,在永不熄灭的机柜指示灯映照下,折射出数字时代基

淄博联通:三十载匠心织网人 党员宋道强的通信人生

在鲁中大地纵横交错的通信光缆网络中,总有一个身影在晨光熹微时出发,于星辉斑斓时归来。淄博联通淄川综合运营支撑网格BU宋道强,用三十年时光在通信机房与铁塔基站间烙印下数字时代的匠心底色。那些镌刻着“联通标兵”的奖杯,在永不熄灭的机柜指示灯映照下,折射出数字时代基层建设者的生命光芒。

2019年盛夏,“利奇马”裹挟着千年一遇的暴雨冲击太河镇。警报穿透雨幕时,正在调试设备的宋道强化身通信卫士。齐腰洪流中,他带领团队用血肉之躯筑起通信长城:油料告急就肩扛手提穿越塌方区,光缆断裂便潜入浑浊急流抢修,连续72小时浸泡让十指发白溃烂,却在风雨中守护住了山区百姓的“生命线”。

这位通信“活化石”的传奇始于1994年邮电分营的转型阵痛。彼时,初出茅庐的宋道强已在程控交换工程中崭露头角。3G到5G的迭代浪潮里,他带着团队翻越238个山头优化基站布局。工具包里的三件“法宝”见证了时代变迁:泛黄的线路图记录着淄川每段光缆的脉搏,改装的对讲机连通着10处乡镇网格,还有那本写满创新灵感的笔记本。2020年深冬,当看到移动发电车闲置在车库,他突发奇想将其改造成“行走的基站”,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意,每年为公司节省百万运维成本,更让偏远山村的年货直播有了畅通的“信息高速路”。

2022年寒冬,淄川吉祥广场金鼎商务大厦的基站建设陷入僵局——业主对设备辐射心存芥蒂,电力接入屡屡受阻。面对业主的闭门羹,他带着团队绘制三维辐射图,用数据说话。遭遇春节施工荒,他跨省协调工程队,在零下15℃的寒夜里,用38小时完成常规需要7天的基站建设。当除夕的烟花照亮新基站时,千家万户的祝福正通过他铺设的网络飞向远方。

“每个满格信号,都是写给用户的诗行。”这是宋道强常说的话。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他设计的“蛛网式光缆布局”使故障响应时间缩短83%。如今,他培训的47名技术骨干已成为齐鲁大地的“通信哨兵”,而他仍坚持每月徒步巡检200公里线路。

三十载光阴流转,宋道强从执笔写诗的文艺青年蜕变为执掌通信命脉的“铁塔将军”,将山河的诗意凝练成代码的韵律。他曾在西河调试基站,让七星河的垂柳倒映出5G的波光;他跨越胶王路铺设光缆,让张博铁路呼啸的列车载满数字时代的回响。如今,当潭溪山的玻璃栈道因5G直播而“云端漫步”,当千年陶瓷窑火被物联网重新点燃,这位通信老兵仍坚守在荧光闪烁的机房,用毕生编织着一张有温度的网——那里既有孝妇河畔乡村振兴的炊烟,也有钢铁丛林里万物互联的呼吸。他的故事如同塔顶不灭的信号灯,照亮一个朴素的真理:真正的工匠精神,是让冷硬的科技生长出人文的根系,在数字洪流中,守护每一寸土地的心跳与温度。

来源:淄博李安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