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伶醉酒,曾经享有河北“第一名酒”美誉。这款以魏晋名士刘伶命名的美酒,承载着千年酒文化的基因,更书写过中国白酒行业的传奇篇章。
刘伶醉酒,曾经享有河北“第一名酒”美誉。这款以魏晋名士刘伶命名的美酒,承载着千年酒文化的基因,更书写过中国白酒行业的传奇篇章。
一、金樽曾照月:名士遗风铸酒魂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魏晋名士刘伶的《酒德颂》,为这坛琼浆注入了超脱风骨。金元烧锅遗址的泥池老窖,至今留存着"神泉"活水,正如《水经注》所载:"泉清而味甘,酿者称绝"。至清代,直隶总督方观承曾赋诗曰:"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道尽刘伶醉的气韵。
上世纪七十年代,此酒随外交佳话蜚声国际——田中角荣赞其"郁金香"之味,暗合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的诗韵;九十年代鼎盛时,坊间流传"批条难换青瓷瓶",堪比"长安市上酒家眠"的盛唐酒肆景象。
二、玉盏蒙尘处:改制潮中几沉浮
曾记否?千禧年"外资入冀"初试水,却遇"胡马不谙冀北春"的水土格局;壬辰年"本土接盘"暂回暖,终成"镜中花月照空杯"的昙花一现。几易其主间,品牌如"断鸿声里,立尽斜阳":产品线散若星子,营销战疲于奔命,渠道网漏似疏桐。
试看今日:衡水"老白干"执鞭河北,板城"紫塞珠"光耀北国,而刘伶醉恰似"误入藕花深处",困守中低端市场,空留"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喟叹。
三、涅槃待新火:破局需借三重光
(一)文化为灯:引千年文脉照新途
《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当效"杏花村"建酒文化园,将烧锅遗址化作"活的《酒经》"——游客可临池观"三长发酵"古法,入室品"五齐六法"典故,再携一瓶刻有《酒德颂》的文创酒而归。于短视频平台,不妨以"竹林七贤"为IP内核,打造"醉墨写兰亭""曲水浮羽觞"等古风场景,让"刘伶醉"三字重染魏晋风流。
(二)品质为基:以匠人之心琢玉壶
《考工记》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宜重启"小窖酿造"非遗工艺,推出"七贤雅集"限量系列:每坛酒封藏于鹿泉岩穴,汲取太行灵秀,瓶颈系以竹刻年号,盒面绘以顾恺之《洛神赋》图。同步搭建老酒交易所,使1980年代"莲花瓶"、1990年代"敦煌壁画瓶"等藏品,如"夜光杯里斟琥珀"般重焕光彩。
(三)机制为翼:乘时代长风破万浪
《商君书》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探"国资控股+职业经理人"模式,聘曾操盘"国窖1573"的团队重构战略;渠道端行"百城千店"计划,于石家庄、保定等核心城市设"醉乡驿站",内置AI调酒师与元宇宙品鉴空间;电商端打造"刘伶直播间",邀文化学者与网红酒客共话"酒中乾坤",让"一醉解千愁"的古意,化作"一键下单"的今趣。
四、且将新火试新茶:老字号的复兴辩证法
《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老字号之兴,非复旧貌,乃以旧魂铸新形。观泸州老窖推"高光"系列破圈,看汾酒"青花30"竞逐高端,皆明"变与不变"之道——不变者,是"滴滴甘醇皆匠心"的品质信仰;变者,是"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姿态。
站在徐水烧锅旁,听窖池中菌群低语,恰似千年文脉在发酵。愿这坛曾醉过李白诗、润过东坡笔的琼浆,能在新时代的"曲蘖"中,酿成"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的传奇。毕竟,中国酒史的长卷上,永远留着"醉里挑灯看剑"的留白,待后来者挥毫。
八声甘州·叹刘伶醉
正神泉古窖酿春秋,魏晋遗韵留。
记金樽邀月,青瓷映雪,曾醉王侯。
外事传觞惊座,香动郁金香,誉满九畿州。
谁料风云变,几度沉浮。
忍看芳华渐老,对中低端市场,空抱吴钩。
问刘伶何去,旧梦可重游?
待新火、重煨陈酿,借东风、再上岳阳楼。
应须信,匠心若在,必醉金瓯。
来源:王若水w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