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最高礼赞!中国电信浙江公司王志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16:50 2

摘要:从拨号上网到千兆宽带,从局域网到政务云,王志刚的职业生涯与信息技术的迭代同频共振。2004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选择回到家乡金华,投身电信事业。彼时,他带着几台电脑、几根光纤,搭建起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谁曾想,这个“土生土长的金华人”,日后会成为数字化建

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信浙江金华分公司首席技术官、云中台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志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数字经济的奔涌浪潮中,他既是见证者,也是领航者;在数智为民的实践中,他既是践行者,更是筑梦者。他,就是中国电信金华分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志刚。

扎根家乡二十载,王志刚对于数字技术的执着与创新,在数字政府建设、企业转型、民生服务等领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为数字化建设的先锋旗帜。

数字基建的领航者:构筑城市“智慧底座”

从拨号上网到千兆宽带,从局域网到政务云,王志刚的职业生涯与信息技术的迭代同频共振。2004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选择回到家乡金华,投身电信事业。彼时,他带着几台电脑、几根光纤,搭建起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谁曾想,这个“土生土长的金华人”,日后会成为数字化建设的“探路人”。

“数字化转型不是几台电脑能解决的,需要云、网、端协同的系统工程。”王志刚深知,唯有创新才能突破瓶颈。他牵头建设金华市政务云平台,服务400余家政府部门,承载上千个政务项目,每年为政府节约成本超8000万元。平台运行7年实现“零重大故障”,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定海神针”。在此基础上,他主导推进政务云信创化升级,确保核心数据安全自主可控,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注入新动能。

在算力领域,王志刚的目光更为长远。他主导组建的金华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算力规模达1020P。从此横店影视城拍摄的影视作品,可以不用再去上海等地裁剪制作,“家门口”就能直接完成;汽车行业的模拟碰撞,也不需要再到全国各地找基地,在这里可以直接通过算力完成现实测试。

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技术攻坚,每一次技术攻坚中王志刚都始终冲在一线。“每次面对困难,我和团队成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想不可能,要多想怎么干。”正是在这种信念的加持下,王志刚一路“披荆斩棘”。为解决社会治安难题,他带领团队研发“视联网汇聚平台”,提供一站式算法应用体验,获得企业驾驶舱等多项软件著作权、知识专利,实现监控利用率提升60%;为破解工业固废监管难题,他开发“工业固废一件事”平台,实现企业端“一掌通办”、政府全链条闭环管理,有效打击工业固废随意倾倒问题,并由此斩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银奖……

数智为民的践行者:让技术“扎根泥土”

“技术再先进,不能造福百姓就是空中楼阁。”在王志刚眼中,再先进的技术最后要服务的,始终是人民群众。因此,王志刚将民生需求作为自己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关系祖国的未来,也是群众关心的“关键大事”。王志刚推动全市790余所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完成教育系统IPv6规模化部署,搭建覆盖30万师生的教育资源库和在线教育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在医疗领域,王志刚主导建设的5G云会诊平台,为中心医院和4个分院以及8县市提供在线会诊服务。同时,他还作为负责人推进区域影像云项目落地,实现全域影像云端数据全量上传,接入187家医院,实现2000万次调阅量。通过让影像数据“云端跑、医生看”,让百姓告别“重复拍片、跨院带片”的困扰,每年为患者节约成本5000万元。“技术缩短了就医距离,这就是数字化的温度。”他说。

如何让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是王志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通过视联网AI技术,帮助叶坑村实现水产养殖自动供氧及安防巡检;在罗坪村,王志刚通过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创新消费帮扶等途径帮助茶园、茶厂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了山区网络信号覆盖、无人机助力生产,并通过拓展农副产品种类、发展光伏农业项目、结合罗坪村文化打造特色民宿等方式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数字技术不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同样需要‘智变’。”王志刚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用数字化手段激活山区产业,探索出一条“数字共富”新路径。

为了让数字技术服务更多群众,王志刚带领团队持续优化“8890便民服务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咨询服务,还整合了政府各部门的服务资源,实现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限时办结、全面反馈”的服务模式,办结率高达100%,满意率达99%以上。同时,王志刚还在平台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如AI客服、大数据分析等,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式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如今,该平台已成为具有鲜明“金华特色”的政务便民服务热线标杆。

人才沃土的耕耘者:播撒“创新火种”

“科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王志刚深知这个道理。作为领衔人,成立“数字赋能王志刚劳模创新工作室”,采取“1+N+n”多层级、梯队式导师传带、师徒带教模式,市县分局纵向贯通辐射,培养高新人才及劳模先锋20余人,数字化人才600余人。

“校企合作是让新鲜血液不断融入科技领域的重要途径之一。”王志刚牵头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具备软件研发、平台运营、数据运营等能力于一体的“大数据AI联合研究院”,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研究院成立以来,超百名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培育优秀毕业生50余人。

“技术需要传承,创新需要土壤。”王志刚经常带领团队参与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赴永康王力、宏伟供应链公司、今飞控股集团等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支持,倾注匠心为产业“智”造赋能,为小微企业解决技能难题、开展技术创新。

从青葱学子到劳模工匠,王志刚的每一步都紧随时代的脉搏。当前,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王志刚的征程仍在继续。夜幕降临,金华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的指示灯依旧闪烁。王志刚站在窗前,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目光坚定:“数字未来,我和团队会一直奔跑在路上。”

来源:中国电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