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极为关键,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喜欢和那些对自己抱有好感的人交往。
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极为关键,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更喜欢和那些对自己抱有好感的人交往。
很多人的为人诚实且直率,总是在与朋友交往时考虑他人的感受,遇到朋友的求助时,他们总是尽力相助,从不表现出虚伪的行为。
这样的人通常能够交到许多朋友。
然而,运气不佳时,也可能遇到一些心怀叵测的小人,他们表面上和你相处融洽,甚至能共饮畅谈。
但实际上,这些人可能内心极度讨厌你,常在背后对你不利,这会导致你受到更多的非议,悄悄地为你树立更多敌对者。
不可否认,伪装是动物的天性,同样也是人类的一种心理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你可能坦率真诚,希望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但这样做很可能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
确实,作为人类,我们不可能完美无瑕,我们不是货币,无法得到所有人的喜爱。
如果周围有人暗中对你不利,一旦你未能及时察觉,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下面是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你判断周围人是否在背后对你怀有敌意,如果观察到这些细节,应及时做出反应,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一、明显的敌意表现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名为“社会比较”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信念、态度、意见上的相互比较,这是社会互动中不可避免的冲突。
如果有人在生活中对你持续表现出对抗性态度,你需要仔细考虑你们的关系。
比如,
在工作团队中,如果项目未能成功,此人可能把责任全归咎于你;
或者在你即将得到晋升或加薪时,此人可能会出言不逊,充满讥讽;
在集体讨论中,如果你提出的话题或观点,此人总是持反对意见,甚至与你争论激烈,试图让所有人支持他的立场。
当其他人对你表示赞赏时,他也总是提出相反的意见。
这类人通常会把情绪表现在脸上,不是那种心机深沉的类型,可能只是因为你们之间存在着未曾澄清的误解。
这可能是由不当的言语或无意的行为引起的。
因为积累了太多未解的矛盾,他们可能采取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你的不满。
在与这种人单独交流时,如果你持续注视他的眼睛,他会表现出不自然,尽量避免与你眼神接触,
单独与你相处时也可能表现出更多的不耐烦。
二、有意避开你的存在
有些人天生害羞,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流,因此他们与很多人保持一定距离。
而有些人则可能与他人交谈自如,但当面对你时,却选择保持沉默。
当你邀请这些人共进晚餐或周末一起外出时,他们可能会冷漠地拒绝。
他们内心可能真的讨厌你,不愿意与你过多交往,因此刻意保持距离。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在与你交谈时,他们会尽快结束对话。
这样的对话中,你无法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只能感到被敷衍。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尽可能与你保持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三、漠视你的感受
在交往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从不关心你的感受,甚至常常牺牲你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们可能会在不通知你的情况下使用你的物品,即使这些物品被损坏也不会向你报告。
下班时经常搭乘你的车辆,购物时让你垫付费用,之后却“忘记”还钱。
李玫瑾,一名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探讨过自私行为的根源。
在这种环境下,家庭成员经常迎合孩子的所有需求,几乎不让孩子承担任何责任。
当一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充分成熟时,父母的这种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一种认知:
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一切都应围绕自己转。
这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一旦牢固,即使在成年后接触到新的思想和理念,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态度也是极其困难的。
在你遇到困难求助于他时,他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帮助。
对他来说,你并不重要,因此他不需要关心你的感受,这种行为是他对你不满的明显表现。
四、在背后诋毁你
这类人表里不一,虚情假意。
当面对你时,他们表现得非常亲近,努力讨好你以获取利益,假装与你站在同一阵线。
但在你背后,他们却乐于传播关于你的流言蜚语,夸大或捏造事实,从而在别人心中树立你的负面形象,导致你被孤立。
背后诽谤他人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如果你发现有人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请务必远离他们,
因为你无法知道他们背后是如何评价你的。
五、表现出突如其来的热情
如果某人平时对你冷漠,却突然变得对你热情,这通常不是什么好兆头。
首先,他可能是因为需要你的帮助,因此先与你建立起友好关系。
其次,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补偿机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对你感到厌烦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愧疚感。
为了弥补这种愧疚感,他们可能会突然改变态度,对你表现出异常的热情,试图以此来补偿之前的冷漠态度。
来源:柯子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