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中应用普遍,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刘波教授将定期分享疾病影像最新进展及相关科普知识,教您如何选择影像检查手段,如何解读影像报告。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血压升高会对心脏、大脑、肾脏、血管等多个器官造成“慢性磨损”。许多患者会问:“我按时吃药、量血压,为什么还要做影像检查?”其实,影像检查就像给身体拍“高清照片”,能帮医生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器官损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脑梗、心梗等致命风险。
下面就来说说长期高血压患者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影像检查。
PART.01
心脏检查:别让高血压“压垮”你的心脏
1. 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
检查目的:观察心脏结构是否变形,评估心脏功能。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重训练”——心肌为了对抗高压,会逐渐增厚(医学上叫左心室肥厚)。如果长期不控制,心脏可能从“肌肉发达”变成“功能衰退”,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检查内容:
- 测量左心室厚度和大小
- 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如射血分数)
- 检查心脏瓣膜是否受损
适合人群:所有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140/90 mmHg、有胸闷气短症状的人。
2.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脉CTA)
检查目的:排查心脏血管是否狭窄或堵塞。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帮凶”,长期高压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在冠状动脉(心脏供血血管)中,形成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可能直接引发心梗。
检查内容:
- 通过CT三维成像,显示冠状动脉是否有狭窄、钙化或软斑块
- 评估斑块稳定性(软斑块更容易破裂)
适合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吸烟,或出现胸痛、心悸的患者。
PART.02
脑血管检查:预防中风的关键一步
1. 颈动脉超声
检查目的:筛查颈动脉斑块,评估中风风险。
颈动脉是大脑供血的“主干道”,高血压会导致这里形成斑块。斑块脱落可能随血流冲进大脑,堵塞血管引发脑梗。
检查内容:
- 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正常<1.0 mm)
- 检测斑块大小、位置和性质(硬斑块相对稳定,软斑块风险高)
适合人群: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头晕、短暂性视力模糊或肢体麻木的人。
2. 头颅CT或磁共振(MRI)
检查目的:发现隐匿性脑梗或微出血。
长期高血压可能引起两种极端问题:
- 脑梗死:脑血管堵塞导致脑细胞坏死。
- 脑出血:高压冲破脆弱的小血管,引发颅内出血。
检查内容:
- CT快速排查急性脑出血
- MRI更敏感,能发现早期小梗死灶(腔隙性脑梗)或微出血
适合人群:高血压控制不佳、突然出现头痛、口齿不清或肢体无力者(需急诊检查)。
PART.03
肾脏检查:别让高血压“毒害”你的肾
1. 肾脏超声
检查目的:观察肾脏大小和血流情况。
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球(肾脏的“滤网”),导致肾脏萎缩、功能下降。一旦进入尿毒症阶段,只能靠透析或换肾维持生命。
检查内容:
- 测量肾脏大小(萎缩提示慢性肾病)
- 检查是否有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适合人群**:高血压合并尿蛋白阳性、血肌酐升高或夜尿增多者。
2. 肾动脉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CTA/MRA)
检查目的:明确肾动脉是否狭窄。
年轻人突发难治性高血压,可能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血管狭窄→肾脏缺血→血压飙升)。
检查内容:
- 高清显示肾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
- 指导是否需要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
适合人群:40岁以下突发高血压,或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PART.04
血管检查:全身动脉的“健康扫描”
1. 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
检查目的:排查主动脉瘤或夹层。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头号诱因。血管在高压冲击下可能出现内膜撕裂,形成“假腔”,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
检查内容:
- 三维重建主动脉形态,测量血管直径
- 发现血管壁溃疡、夹层或动脉瘤
适合人群:突发剧烈胸背痛、疑似主动脉急症的高血压患者(需紧急检查)。
2. 下肢动脉超声
检查目的:预防下肢血管堵塞。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吸烟的患者,容易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轻则走路腿疼,重则肢体坏死。
检查内容:
- 测量踝肱指数(ABI),评估下肢血流是否通畅
- 检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位置
适合人群:高血压患者出现行走后小腿疼痛、足部发凉或伤口不愈合时。
PART.05
眼部检查:高血压的“镜子”
眼底照相
检查目的:直接观察小血管损伤程度。
视网膜血管是全身唯一能直接看到的血管,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痉挛、渗出甚至出血,严重时可失明。
检查内容:
- 分级评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轻→中→重度)
- 发现视乳头水肿(恶性高血压的标志)
适合人群:所有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包括8大院区及3个门诊影像中心,拥有300余人专业团队,包括40余位副高以上专家团队及医生组80%以上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阵容,作为全国中医医院中唯一拥有PET/MR及PET/CT的科室,具有完备的高端设备,包括11台高场强MRI、15台64排以上螺旋CT、70余台彩超等,确保各类疾病精准诊断。
学术建设上,不仅是中国医师协会等多学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更在科研领域进行了持续突破,广泛应用能谱CT、MR功能成像、AI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在肿瘤早筛、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深入开展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
科室荣膺2023艾力彼全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放射科与核医学双榜首。
初审 | 庄映格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