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雨夜救助落魄老人,12年后收到一个箱子,打开后全家愣住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18:30 3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那是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周四。

快下班的时候开始下雨,我从护士站的窗户望出去,乌云压得很低,像是要把整座城市淹没。

“方雅,今天要加班吗?”同事小王歪头问我。

“不加了,家里还有点事。”我摘下工作帽,拍了拍有些酸痛的肩膀。

“那赶紧走吧,雨越来越大了,公交车可能会晚点。”

我点点头,换下护士服,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

市第三医院是我工作的地方,离我租住的公寓有三站地,平时走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我每天上下班都靠这双腿,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车费。

刚出医院大门,雨就大了起来。我撑开伞,雨水斜着打在伞面上,滴滴答答地落下来。原本熟悉的街道因为雨水变得模糊,行人都急匆匆地赶路,没人愿意在这种天气多待。

我小心翼翼地绕过水坑,心里计算着下个月的工资该怎么分配。房租要交,水电费要交,还要给老家寄点钱,之前答应给自己买的那件外套看来又要往后推了。

为了抄近道,我拐进了一条小巷。这条巷子平时人就不多,下雨天更是空荡荡的,只有两旁店铺的灯光照亮了一小片区域。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声微弱的声音。

起初我以为是错觉,雨声太大了,很容易听错。但当我再次听到那声音时,我停下了脚步。

声音来自巷子深处一个废纸箱旁边。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一个老人倒在那里,蜷缩在一滩水洼里。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全身都湿透了,脸色惨白,嘴唇发紫。

我蹲下身,试探性地问:“你还好吗?需要帮忙吗?”

老人的眼睛微微睁开,目光涣散,显然情况不妙。我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

这时候有两个路人经过,看了我们一眼就匆匆走开了。我听到其中一个人嘀咕:“现在的骗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连这种方式都想得出来。”

我犹豫了。这老人看起来真的很需要帮助,但万一这是个骗局呢?而且就算不是骗局,带一个陌生老人回家也太冒险了。再说,我的白裙子才买不久,靠近这么脏的地面肯定会弄脏。

雨越下越大,老人的状况看起来越来越糟。

“算了,管他呢。”我咬咬牙,把伞举到老人头顶,扶他慢慢坐起来。“能站起来吗?我带你去医院。”

老人微微摇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呻吟。

回医院太远了,我看了看四周,心一横,决定先把他带回我住的地方。

“我扶你起来,我住得不远,先去我家避避雨,好吗?”

我架起老人,他比我想象的要轻很多,但湿漉漉的衣服还是沉甸甸的。我的裙子瞬间被弄脏了,但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那段路走得异常艰难。老人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我们俩共用一把伞,雨水还是淋湿了大半个身子。等好不容易到了我租住的小区,已经精疲力尽。

“阿姨,帮我开一下门。”我气喘吁吁地对门卫阿姨喊道。

门卫阿姨探出头来,看到我身边的老人,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这谁啊?方雅,你这是干嘛呢?”

“一个生病的老人,我在路上碰到的,情况不太好。”

阿姨摇摇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什么人都敢往家里带,小心被骗啊。”

“没事,就让他洗个热水澡,等雨停了就走。”我说着,扶老人进了门。

我租的是个一室一厅的小公寓,虽然不大,但收拾得还算整齐。把老人安顿在沙发上后,我立刻去烧水,准备热毛巾给他擦身子。

老人半躺在沙发上,浑身发抖,眼睛紧闭,时不时发出几声咳嗽。我测了体温,39.8度,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

作为一名护士,我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我找出医药箱,给他服用了退烧药,然后用温水帮他擦拭身体,换上我买给父亲但一直没送出去的睡衣。

忙活了大半夜,老人的温度终于稳定下来,呼吸也均匀了一些。我这才松了口气,收拾起被弄得一团糟的客厅。

看着沙发上的陌生老人,我叹了口气。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做了这么冲动的事,但看到他现在好多了,心里又有一种莫名的安慰。

02

第二天早上,老人的烧退了一些,但仍然很虚弱。我请了假,留在家里照顾他。

老人醒来时,眼神比昨晚清明多了。他环顾四周,似乎在努力理解自己身在何处。

“你醒了?感觉怎么样?”我端来一碗热粥,放在茶几上。

老人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然后是理解和感激:“是你救了我?”

我点点头:“昨晚在巷子里看到你晕倒了,发着高烧,就把你带回来了。你现在感觉好些了吗?”

“好多了,谢谢你。”老人的声音沙哑,但很平静,“我叫王明。”

“我叫方雅,是护士。”我笑了笑,把粥递给他,“能吃点东西吗?”

老人点点头,小心地接过碗,一口一口地慢慢喝着。

“王爷爷,你有家人吗?要不要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可能担心你。”

老人摇摇头:“没有家人,不用麻烦了。”

“那你住在哪里?等你好一点,我送你回去。”

“我...暂时没有固定住处。”老人低下头,似乎有些尴尬。

我没再问下去。老人看起来不像是流浪汉,他的举止言谈都很有教养,但又不愿多谈自己的事,我也不好追问。

接下来的三天,我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处理着邻居和房东的疑问和不满。

“方雅,听说你领了个老头回家?”住在对门的刘阿姨一见到我就八卦起来。

“是我在路上碰到的,他生病了,我就帮他一把。”

“年轻姑娘家家的,要注意安全啊,万一是个骗子呢?”

“没事,他就是个普通老人,病好了就走了。”

刘阿姨啧啧两声:“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什么人都敢往家里带。”

更糟糕的是房东张姐的态度。她专程来了一趟,敲开我的门,脸色不善。

“方雅,听说你把个流浪汉带回来住了?”

“不是流浪汉,是个生病的老人,我帮他一把而已。”

“我不管是谁,租房合同写得清清楚楚,不允许留宿外人,尤其是这种来历不明的人。”张姐板着脸,“你要是再这样,我只能请你搬出去了。”

我咬了咬嘴唇:“张姐,就几天,他好了就走,行吗?”

张姐冷哼一声:“最多三天,再不走我就报警了。”

回到屋里,王明正坐在沙发上,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他歉疚地看着我:“给你添麻烦了,我明天就走。”

“没事,你的烧才刚退,再休息一天吧。”我倒了杯水给他,“不用管房东,她就那样。”

王明接过水杯,沉默了一会儿:“你为什么要帮我?”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看你需要帮助而已。”

王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

第四天早上,我起床时发现王明已经换好了衣服,正坐在餐桌旁等我。

“方雅,我感觉好多了,是时候离开了。”他的声音恢复了一些力气,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这么急啊?再休息一天也行的。”

“不了,已经麻烦你够多了。”王明站起身,“这几天谢谢你的照顾。”

我点点头:“那你打算去哪里?”

“我有地方可去。”他没有具体回答。

临走前,王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递给我:“这是我的联系方式,如果你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联系我。”

我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一串电话号码,旁边简单写着“有用时可联系”,落款是“王明”。

“你真的不需要我送你去车站或者什么地方吗?”我有些担心。

“不用,我自己可以的。”王明坚定地说,然后向我鞠了一躬,“再次感谢你的帮助,方雅,愿好人有好报。”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我的公寓。我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楼道尽头,心里莫名有些空落落的。

回到屋里,我把那张纸条随手放进了抽屉里,然后开始收拾屋子,准备第二天去上班。

渐渐地,这段奇遇被日常生活冲淡,我偶尔会在下雨天想起那个叫王明的老人,但除此之外,生活依然按部就班地继续着。

03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十二年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单身姑娘了,嫁给了大学同学李海,有了一对儿女,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李海是一名工程师,工作稳定,人也老实肯干,对家庭很负责。我们的儿子李鹏今年十岁,女儿李晶八岁,都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婚后头几年,我还在医院当护士,后来为了照顾孩子,就辞了职,在家相夫教子。孩子大一点后,我接了些兼职,主要是给社区医院做些临时工,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我们家住在市郊的一个小区里,两室一厅,虽然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李海的父母住在隔壁小区,时常来帮忙照看孩子。

生活平静得像一潭水,偶尔有些涟漪,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这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喂,是方雅女士吗?你有一个包裹,请问你方便现在下来取一下吗?”是小区保安的声音。

“包裹?我没买东西啊。”我愣了一下,“是不是送错了?”

“地址写的就是你家,送货员说是一位老先生特意嘱咐送到你这里的。”

我放下手中的活,想了想,还是决定下去看看。

在保安室,我签收了那个包裹。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木质外壳,包装简单但很精致,没有任何商标或者寄件人信息,只有我的名字和地址。

“这个包裹是什么时候送来的?”我问保安。

“就刚才,一个送货员送来的,说是专门配送的。”

我抱着包裹回到家,丈夫和孩子们刚好也都回来了。

“这是什么啊?”李鹏好奇地凑过来。

“不知道,刚才保安说有人送来的包裹。”我把盒子放在茶几上。

李海也走过来:“谁送的?”

“不清楚,没写寄件人。”

全家人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神秘的包裹。老实说,我自己也很纳闷,最近没有什么亲戚朋友说要寄东西给我。

04

轻轻拆开外层的包装,里面是一个精美的红木箱子,做工细腻,一看就很贵重。箱子上有一个铜扣锁,旁边还附着一把小巧的黄铜钥匙。

“哇,好精致的箱子!”女儿李晶惊叹道。

李海皱起眉头:“这么贵重的东西,会不会是送错了?”

“不太可能吧,地址和名字都写得很清楚。”我拿起那把钥匙,端详着箱子,“会是谁送的呢?”

“会不会是什么促销手段?”李鹏猜测道,“像那种房地产广告,送个小礼品,然后里面是他们的宣传册。”

正说着,婆婆从厨房里走出来,看到茶几上的箱子:“这是什么?”

“有人送来的包裹,不知道是谁。”我解释道。

婆婆凑近看了看:“现在骗子可多了,小心是什么诈骗手段。前两天电视上还说有人收到莫名其妙的包裹,结果里面是什么违禁品,然后被人敲诈。”

“妈,你想太多了。”李海笑着摇头,“应该不会那么复杂。”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李鹏迫不及待地说。

我拿起钥匙,试着插入锁孔,但怎么也打不开。钥匙似乎能插进去,但转不动。

“怎么回事?”李海也试了试,“卡住了?”

“要不找开锁公司来开?”婆婆建议道。

“别急,再试试。”我又尝试了几次,突然,当我以一个特定的角度插入钥匙时,锁“咔哒”一声开了。

全家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集中在箱子上。我深吸一口气,慢慢掀开盖子。

箱子打开的瞬间,屋内瞬间寂静无声。一家人都愣住了,只能目瞪口呆地盯着箱子里的东西,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

“这...这是真的吗?”李海声音颤抖,打破了沉默。

箱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样东西:一封信、一本红色封面的账簿、一份文件和一张银行卡。

我首先拿起那封信,手指微微发抖。拆开信封后,我默默阅读起来。信中,一个名叫王明辉的人自称是十二年前那个雨夜我所救助的老人。他在信中解释了他当年因家族纷争失去一切的遭遇,以及我的救助如何让他重获力量。最令人震惊的是,他表示箱中的物品——银行卡、股份账簿和房产证明——都是他留给我的遗产,作为对当年救命之恩的感谢。

读完信,我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明辉?那个在雨夜中被我救起的老人?十二年过去了,我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却没想到他一直记着。

“怎么了?”李海关切地问,我默默地把信递给他。

他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变成了震惊:“这...这是真的吗?”

“什么信啊?”李鹏好奇地问。

李海没回答儿子,而是抓起那本红色账簿翻开来看。随着一页页翻过,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

“这是...华泰集团20%的股份转让协议,还有董事会的决议......”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方雅,这些都是真的吗?”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拿起那份文件看了起来。那是一份房产证明,上面清楚地写着我的名字,地址是市中心罗湖区的一栋豪宅。

婆婆和孩子们都凑过来,看着这些文件,屋子里一时间鸦雀无声。

“妈,这个叔叔是谁啊?”李晶小声问道。

“一个......一个我很久以前帮助过的人。”我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海拿起银行卡,看了看:“要不要查查这张卡里有多少钱?”

“密码是我以前租房的门牌号。”

我们立刻拿出手机,登录银行APP,输入卡号和密码。当账户余额显示出来时,全家人都惊呆了。

“天哪......”李海喃喃道,“这是真的吗?”

卡里的余额足以支付婆婆的手术费、孩子的教育费,甚至可以让我们一家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这位王先生是谁啊?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婆婆睁大了眼睛问道。

我开始回忆十二年前的那个雨夜,那个看似落魄的老人,那几天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如果他真的是个有钱人,为什么会那么落魄?又为什么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

信封里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个西装革履、精神矍铄的老人的照片,背面写着“2018年”。我仔细看了看,惊讶地发现这就是王明,只不过比我记忆中的那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精神多了。

“我好像在哪见过这个人。”李海盯着照片说道。

“在哪里?”我问。

“等等......”李海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然后把屏幕转向我,“你看,就是他。”

手机上显示的是一则新闻,标题是《知名企业家王明辉去世,享年78岁》。文章配的照片正是箱子里那张照片中的老人。

“华泰集团创始人王明辉因病去世......”我轻声读着新闻,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华泰集团是本市最大的企业之一,涉足地产、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市值数百亿。而这个叫王明辉的老人,居然就是我十二年前在雨夜中救起的那个落魄老人?

“这不可能吧?”婆婆也凑过来看,“这么大的富豪,怎么会沦落街头?”

我仔细阅读着新闻,其中提到王明辉十年前曾有一段时间神秘失踪,引起业界猜测,回归后性情大变,更加专注于慈善事业。

“可能是真的......”我喃喃道,回想起那个雨夜,那个虚弱但有着特殊气质的老人,似乎一切又都说得通了。

“那这些......”李海指着箱子里的东西,“都是真的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整个人还沉浸在震惊之中。

“我们要不要报警?”婆婆突然说道,“这么多钱,万一有问题怎么办?”

“信上说他的律师会联系我们,我们等等看吧。”我说道,虽然自己也充满疑问。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05

门铃声在这个时刻显得格外刺耳。全家人都愣住了,互相对视一眼,似乎都在猜测门外是谁。

“会不会是那个律师?”李海小声问道。

我站起身,走到门前,透过猫眼看了看。外面站着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子,看起来像是商务人士。

“请问是方雅女士家吗?”其中一个男子问道。

“是的,请问你是......”我谨慎地问道,并没有立即开门。

“我是王明辉先生的侄子,王瑞。”男子说道,“我们得知我叔叔可能留给你一些东西,所以特地来拜访。”

我回头看了一眼客厅里的家人,李海已经站起来,走到我身边。他悄声说:“小心点,不要急着相信他们。”

我点点头,打开了门,但留了条安全链。

门外的确是两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高档西装,气场强大。其中一人递过来一张名片:“王瑞,华泰集团副总裁。”

“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我礼貌地问道。

“方女士,我们想和你谈谈我叔叔的遗产问题,能进来谈吗?”王瑞直截了当地说。

我和李海对视一眼,最终还是放他们进来了。毕竟,这件事迟早要面对。

客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孩子们被婆婆带去了他们的房间,客厅里只剩下我、李海和这两位不速之客。

红木箱子和里面的东西还摆在茶几上,王瑞的目光立刻落在了上面。

“看来我叔叔的东西已经送到了。”他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锐利。

“是的,我们刚刚收到。”李海说道,坐在我身边,明显是一种保护的姿态。

“方女士,我想你可能不了解事情的全貌。”王瑞坐下来,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我叔叔晚年有些...认知问题,做事不太理性。他把公司大量股份和财产随意赠送给陌生人,这让家族非常担忧。”

“我和你叔叔并不是陌生人。”我平静地说道,“十二年前,我曾经在一个雨夜帮助过他。”

王瑞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我知道这件事。我叔叔确实提起过你,说你帮助过他。我们家族非常感谢你的善举。但是......”他顿了顿,“一次善举和价值数亿的财产,这之间是不是有些不成比例呢?”

“你的意思是?”我直视着他的眼睛。

王瑞放下茶杯:“坦白说,我们认为我叔叔的这些安排有问题。作为他唯一的亲人,我们有权质疑这些突如其来的馈赠。所以,我们希望你能放弃这些遗产。”

“放弃?”李海皱起眉头,“凭什么?”

“我们愿意给予方女士适当的补偿,比如说...五十万元。”王瑞说出一个数字,“这已经是对你当年帮助的丰厚回报了。”

我和李海面面相觑。五十万元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与箱子里代表的财富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我们需要考虑一下。”李海谨慎地回答。

“当然,但请不要太久。”王瑞站起身,递给我一张名片,“三天内给我答复,否则我们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

送走王瑞后,我们全家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接受他们的提议吧,五十万已经很多了。”婆婆忧心忡忡地说,“得罪这种有钱人家没好下场。”

“可这明明是王老先生自己的决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李海有些激动,“我们什么都没做错!”

“爸爸说得对。”李鹏插嘴道,“这是那位老爷爷送给妈妈的礼物,为什么要还回去?”

我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的红木箱子,思绪万千。十二年前的那个雨夜,我只是做了一件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情,从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回报。现在这笔意外之财突然降临,却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我们先别急着决定。”我最终说道,“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说。”

06

当晚,我彻夜难眠,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十二年前的那几天,以及今天的种种。命运为何会有如此奇妙的安排?那个雨夜中的善举,竟会在十二年后带来如此巨大的变故。

第二天早上,我正准备送孩子们上学,门铃又响了。

这次来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男子,他自我介绍是罗建国,王明辉先生的私人律师。

“王先生生前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法律手续。”罗律师展示了一份文件,“这是他五年前就立好的遗嘱,经过公证的。其中明确提到将部分财产留给你,方雅女士。”

文件看起来很正规,上面有公证处的印章和多位证人的签名。

“王先生还特别嘱咐我,如果他的家人试图阻挠,我要全力保护你的权益。”罗律师说道,“昨天王瑞来过了吧?他提出了什么条件?”

我告诉了他王瑞的提议,罗律师摇摇头:“典型的王瑞作风,想用小恩小惠打发你们。方女士,你现在拥有的财产价值至少是他提议的一百倍。”

“可是为什么?”我终于问出了这个困扰我的问题,“王先生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多?仅仅因为十二年前的一次帮助?”

罗律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王先生让我转交给你的,或许能回答你的疑问。”

我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段录音的转录稿:

“罗律师,如果你正在读这段话,那么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请把这段话转达给方雅女士。

方女士,十二年前的那个雨夜,我经历了人生最低谷。我的侄子王瑞勾结董事会的几个成员,策划了一场阴谋,夺走了我的公司控制权,冻结了我的所有资产。我被赶出自己创立的公司,甚至连家也不能回。那天晚上,我在街头游荡,不知道该去哪里,又淋了一场大雨,几乎绝望。

是你救了我,给了我避风港,让我有时间思考和计划。在你家的那几天,看着你简单却充满爱的生活,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离开你家后,我联系了几个老朋友,重新夺回了公司控制权。这些年来,公司发展得很好,我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报答你。但我知道你的性格,直接给你钱你可能不会接受,所以我选择了这种方式。

这些财产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是你应得的报答。请不要有任何负担,这都是我自愿的决定。

至于王瑞,他虽然是我的侄子,但他早已背叛了家族的价值观。我没有剥夺他的所有权益,但我也要给他一个教训。希望这件事能让他明白,人生中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方雅,谢谢你当年的无私帮助。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永远不会被辜负。”

读完这段话,我眼中噙满了泪水。原来那个雨夜对王明辉来说,同样是一个转折点。

“王先生去年查出了肝癌,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做了周全的安排。”罗律师补充道,“他一直记挂着你。”

“那我该怎么办?”我问道,“王瑞不会善罢甘休的。”

“你不用担心,我会处理所有法律事务。王先生的遗嘱非常明确,王瑞无法撼动。”罗律师安慰道,“你只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财产。”

送走罗律师后,我和李海又陷入了长时间的讨论。这笔巨大的财富带来的不仅是惊喜,还有责任和压力。

“我们该怎么办?”李海问道,眼中既有兴奋也有担忧。

我看着窗外,雨又开始下了,就像十二年前的那个夜晚。我想起了那个在雨中颤抖的老人,想起了他离开时的那句话:“愿好人有好报。”

“我们接受这笔财产,但要好好规划。”我最终做出了决定,“首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婆婆的手术,孩子的教育。然后再考虑其他的。”

李海点点头,握住我的手。

就在我们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时,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

第二天一早,我刚送完孩子上学回来,就接到了婆婆焦急的电话。

“雅啊,快回来看看,电视上在播你们的事!”

我匆忙赶回家,发现电视上正在播放一则新闻:《亿万富豪王明辉离奇遗嘱:巨额财产赠与陌生女子》。

新闻里提到了我的名字,甚至还有我们小区的模糊画面。记者用充满猜测的语气报道了这件事,隐晦地暗示了我和王明辉之间可能存在“不寻常的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谁把消息透露给媒体的?”我惊愕地看着电视。

李海脸色铁青:“肯定是王瑞干的,他想用舆论压力逼我们就范。”

果然,不到半小时,王瑞又出现在了我们家门口,这次他带来了更多人,包括几名记者。

“方女士,考虑得怎么样了?”他当着记者的面问道,语气咄咄逼人,“我们家族愿意给你一百万作为补偿,希望你能主动放弃那些不该属于你的财产。”

记者们的摄像机对准了我,闪光灯不停闪烁。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王先生,请你尊重一下我们的私人空间。”李海挡在我前面,“这是我们家,不是记者会。”

“方女士,你能解释一下你和王明辉先生的关系吗?”一名记者趁机发问,“为什么他会把如此巨额的财产留给你?”

“这完全是私人问题,请你们离开。”李海坚决地说道,然后关上了门。

07

屋内,我们全家人面面相觑。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预期,我们从一个普通家庭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下可怎么办?”婆婆担忧地说,“邻居们都在议论,孩子们在学校也会被问起的。”

“我今天就联系罗律师,看看能不能制止这种报道。”李海说道,显然非常愤怒。

下午,李鹏和李晶放学回来,脸上都带着委屈和困惑。

“妈妈,同学们都在说你的事,说你......”李鹏欲言又止。

“他们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知道事实。”我抱住孩子,“妈妈只是在很久以前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仅此而已。”

晚上,罗律师带来了一些消息。

“王瑞确实在背后操作舆论,试图逼你们就范。”罗律师说道,“但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行为反而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包括一些当年了解内情的人。”

罗律师打开平板电脑,给我们看了几条网络评论。有几个自称是华泰集团老员工的人站出来证实,十年前王明辉确实经历过一场家族政变,被短暂驱逐出公司。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是王明辉生前接受采访的片段。在视频中,他提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普通的护士给了我帮助和庇护。她没有问我是谁,也没有要求任何回报,就是单纯地伸出了援手。这让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不再质疑我和王明辉的关系,而是把这个故事当作现代版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是方雅吗?我是胡医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

“胡医生?”我努力回忆着这个名字。

“我是十二年前第三医院急诊科的医生,那时你在我们科室做护士。”

我一下子想起来了:“胡医生!当然记得,你后来调去了哪家医院?”

“我在市中心医院工作。方雅,我看到新闻了,那个王明辉,我记得他。”

“你记得?”我惊讶地问道。

“当然,在你把他带到你家后几天,他高烧不退,你带他来医院看过。我给他做的检查,还记得吗?”

我恍然大悟:“对!我都快忘了这件事,那时候我怕他是肺炎,就偷偷带他来看了急诊。”

“没错,我还记得他当时的样子,虽然衣着褴褛,但言谈举止不像普通流浪汉。”胡医生说道,“现在看新闻才知道,原来他是王明辉啊。”

胡医生的证词无疑给这个故事增加了真实性。当天下午,李海接到了单位领导的电话,让他暂时休假,避开媒体的关注。

与此同时,王瑞一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媒体开始挖掘他当年如何算计叔叔的往事,华泰集团的一些老员工和合作伙伴也纷纷表态支持王明辉的决定。

08

三天后,王瑞带着律师再次来到我家,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

“方女士,看来这件事闹大了。”他语气中带着无奈,“我们家族不想继续成为媒体的焦点,所以决定尊重我叔叔的遗愿。”

“这就是你的目的?”李海冷冷地说道,“用舆论压力逼我们让步,不成功就立刻改口?”

王瑞尴尬地笑了笑:“商场如战场,希望方女士不要见怪。不过我还是想说,我叔叔的决定太草率了,你真的准备好管理这么庞大的财产了吗?”

“这就不劳你费心了。”我直视着他的眼睛,“我们会有自己的规划。”

王瑞离开后,罗律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法院已经认定王明辉的遗嘱有效,我们可以正式接收这些财产了。

“接下来需要处理一些手续,我会帮你安排。”罗律师说道,“另外,关于华泰集团的股份,你可以选择直接持有,也可以委托专业人士代为管理。”

我和李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迷茫。从一个普通家庭突然变成拥有巨额财富的人,这转变太大了,我们都需要时间适应。

“先解决眼前的事吧。”我说道,“婆婆的手术不能再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逐渐适应着新的生活。婆婆的手术很成功,孩子们转入了更好的学校,我们也搬进了一个环境更好的小区。但我们都很克制,没有大肆挥霍或者彻底改变生活方式。

李海辞去了原来的工作,用部分资金创办了自己的工程咨询公司,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创业梦想。我则选择重返医院工作,但这次是以更灵活的方式,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

媒体的关注度渐渐降低,我们的生活逐渐回归平静。但每当下雨的夜晚,我都会想起十二年前的那个雨夜,想起那个我曾经帮助过的老人。

来源:一才体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