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意思的是,盯上电商带货这块蛋糕的不止腾讯,连OpenAI在今天(4月29日),也宣布ChatGPT搜索新增网购功能。
全员带货的时代要来了!
近日,微信小店发布新规,明确无违规记录、未缴过保证金的带货者,可以享受0元保证金带货了。
而几天前,腾讯才给微信小店开放了朋友圈。也就是说,现在朋友圈也可以带货。
很显然,腾讯决定用微信的方式,好好再做一次电商。
有意思的是,盯上电商带货这块蛋糕的不止腾讯,连OpenAI在今天(4月29日),也宣布ChatGPT搜索新增网购功能。
除此之外,爱奇艺在一周前也表示,爱奇艺内容电商上线,内容会涉及爱奇艺的IP内容、艺人明星等,主要是做直播带货......
不得不说,宇宙的尽头,果然是带货!
微信小店放大招了!
就在前几天,微信小店发布了一则《「0 保证金带货权益」管理规则》意见征集,正式将“0保证金带货”从试运营推向全面开放。
要知道,在微信小店1月发布的《微信小店「0保证金试运营」管理规则》中,仅限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且从未缴纳保证金、未上架过商品才能开通0保证金带货。
此外,带货还有类目限制,仅仅开放了部分低风险类目,比如如日用百货等。
而现在起,所有无违规记录、未缴过保证金的带货者,都能直接进入选品中心,全品类商品自由上架,彻底摆脱“商品不得超过100件”的束缚。
不难看出,微信正通过放宽主体资质要求,打破类目经营限制,为中小商家与个人带货达人敞开大门,以低门槛策略加速扩充平台商品及服务供给规模。
除此之外,根据新规,只有30个自然日带货GMV超过5万元的时候才需要补缴保证金,相对之前,可以说是也进一步放宽了标准。
不过,0保证金带货期间,带货者唯一的限制是无法提现佣金。
这也意味着,新规正式出台之后,虽说商家可以无上限铺货,更灵活地测试爆款。
但与此同时,在平台为防范交易风险,采取冻结佣金的举措之下,商家只有在满足补缴保证金条件后,方可提取佣金。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这段时间,微信小店为了吸引新商家入驻,可谓是动作连连。
早前,在玩法上,微信推出了送礼物「微信蓝包」功能,让微信小店送礼物迅速出圈。
近期在打通带货者权限后,微信小店还直接以图文形式登陆朋友圈,好友只需轻轻一点商品卡片,便能即刻无缝跳转至微信小店,顺畅开启“逛店” 与 “下单购买” 流程 。
毫无疑问,这一便捷设计可以极大地缩短微信电商从“分享推荐” 到 “交易达成” 的路径,让购物环节一气呵成,提升了用户购物效率与体验。
微信电商挤上牌桌!
其实,腾讯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停下探索电商市场的脚步。
早在2005年,腾讯就对标淘宝,成立了拍拍网,一度曾与淘宝、易趣并称为三大C2C平台,但后来一路没落,也没再激起什么水花。
2010年,腾讯又推出QQ商城,2011年整合为QQ网购,试水B2C模式,但最终也是无疾而终。
愈挫愈勇的腾讯2012年还成立了单独的电商控股公司,不过隔年电商业务就亏出8个亿,这还是刨除仓储成本的结果。
于是,2014年,一度灰心的腾讯无奈将QQ网购、拍拍网等电商业务打包出售给京东,换取京东15%的股份。
但老天为腾讯关上了一扇门,却也打开了一扇窗。此后,腾讯不再执着于自营电商,而是将战略转向开放。
通过战略投资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腾讯借助合作伙伴的专业能力与资源,以更灵活的方式参与电商市场竞争。
甚至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后,腾讯一度为京东、拼多多开辟小程序流量入口,进行商业深度绑定。
当然,不信邪的腾讯仍是没放弃自己做电商,在经历过微视的关停后,微信视频号如救星登场。
视频号发展势头迅猛,上线短短五个月,日活跃用户数就突破2 亿。
到了2022 年,更是迎来爆发,月活跃用户飙升至 8.13 亿,超越抖音的 6.8 亿和快手的 3.9 亿,成为短视频赛道的强劲竞争者。
电商业务也不负众望。2022年视频号直播带货GMV同比翻了八倍,次年同比翻了三倍,据方正证券估算,去年微信小店全年GMV约为3000亿左右。
于是,2024年,腾讯作出战略调整,将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打通商家商品与微信生态的链接与融合,“使其更像微信电商”。
从腾讯最新财报也可看出微信小店的崛起的速度。
数据显示, 2024 年微信小店 GMV 达到 2023 年的 1.92 倍,订单数量增长 125%。
尤其是去年底微信推出的送礼功能“微信蓝包”,更是让部分业界人士直呼这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
电商平台们也似乎如临大敌,赶在年夜饭前,抖音、淘宝、美团、京东全员跟进,接连推出送礼功能。
显然,2025 年,商家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电商平台得加上“微信”了。
淘宝的对手不止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朝着“带货”狂奔的平台,不止腾讯。
4月29日凌晨,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宣布,正在更新网络搜索工具ChatGPT Search,新增网购功能,以改善用户的在线购物体验。
用户搜索商品时,它会给出推荐商品,展示相关图片、评论,附上购买链接,实现一站式购物。
OpenAI还表示,用户可以通过自然的对话与ChatGPT互动,获得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并且ChatGPT还会记住用户的偏好,在后续的推荐中精准匹配用户的需求。
而且推荐的商品都是基于第三方网站的结构化数据,不是广告,OpenAI也不会从中抽成。
作为一个新的开始,这项功能目前只适用于少数几个商品类别,包括时尚、美妆、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以后将会纳入更多商品类别。
在 AI 与电商深度融合的当下,虽说ChatGPT 强势加入电商战局后,会不会重蹈谷歌线上购物的覆辙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无疑开拓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为电商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4月23日,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在“2025爱奇艺世界·大会”上也宣布,爱奇艺正式上线内容电商板块,进军直播电商领域。
显然,平台们正以截然不同的姿势争夺“带货宇宙”的制高点。
可以预见,2025年的电商竞争绝不会局限于传统巨头。当腾讯重拾野心、OpenAI跨界奇袭、内容平台押注带货,这场“万物皆可卖”的狂欢,注定会颠覆更多想象。
随着电商赛道的玩家愈发多元,商家们的选择空间也在不断拓宽。
当然,从另一个视角看,每一个新平台的入场,都在倒逼商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策略。
如今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平台的流量争夺,而是如何在全域生态中精准卡位,将商品与用户需求无缝对接。
商家需要更敏锐地捕捉不同平台的特性:在微信生态中深耕私域信任,在AI工具中借力数据洞察,在内容场景中讲好品牌故事。
面对这场浪潮,唯有跳出固有模式,拥抱变化,才能在用户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用差异化的服务与体验抢占先机。
毕竟,当渠道的边界被不断打破时,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既敢冒险试错,又能快速迭代的先行者。
来源:信息百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