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下“加速键”——全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侧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20:17 1

摘要:4月27日,河南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周口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雷明出席会

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全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侧记

综治中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

4月27日,河南省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周口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政法委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雷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袁永新主持会议并就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提出要求。来自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省直有关单位的100余名同志齐聚一堂,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共同交流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和把握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政治考量、人民立场和法治属性,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周口市淮阳区、扶沟县综治中心运行情况,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信访局和洛阳市、周口市作了经验分享,参会的同志们深入交流、互学互鉴,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从“多头跑”到“一站式”

“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了房产、医疗、交通、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专业调解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法官、律师等组成专业调解队伍。”

“这边如果实在调解不成,到另一头的诉讼服务中心,就可以走诉讼程序。”

走进周口市淮阳区综治中心,大家以群众视角体验办事流程,大厅指引一目了然,各功能区划分合理,受理登记、分类流转、多元化解、闭环管理各环节,处处体现着方便群众,快捷、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量。在这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有矛盾可“调”,有诉讼可“裁”,为实地观摩的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治中心是服务群众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目前,我省156个县(市、区)中,建成运行的县级综治中心有154个,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85万起。全省综治中心工作实现“破题”到“破局”,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开展专项治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指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要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对照政策依据,明晰职能任务,树牢目标导向、法治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进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实现对群众各类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周口市按照权责明晰、运转流畅、方便群众的总体要求,以‘统’促‘建’,着力打造解难惠民的‘综合体’”,周口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波在经验交流时说,“周口市各级综治中心科学布局,推进‘四个中心’功能融合和相关单位入驻,建立‘统一受理、分流办理、评价反馈’事件流转闭环流程,健全完善研判分析、交办督办、激励评价等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联调、重点问题联治、社会治安联防、职能部门联动’于一体。”

鹤壁市综治中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淇和码上调”和“淇和民生热线”,群众足不出户,通过手机扫码或拨打热线就能反映诉求;

确山县在规范化建设中,对综治中心功能分区进行系统性优化,科学划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调整14个接待窗口、22个调解室布局,着力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与服务效率;

获嘉县综治中心采用“窗口+调解室”组织架构,合理配置资源,根据矛盾纠纷类别为接待窗口设置对应的调解室,分流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因地制宜的有益探索,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注入了创新活力、积累了宝贵经验,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让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得到实质性化解。

从“小独奏”到“大合唱”

“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冲动轻易把‘离婚’挂在嘴边,不仅伤害夫妻感情,也在无形中伤了孩子的心……”在周口市扶沟县综治中心“娜娜法官工作室”,一场正在进行的线上普法直播,让观摩的与会人员纷纷驻足。

“娜娜法官工作室”深度融合心理疏导、反家暴援助及老年人关爱等服务,通过“诉前调解+审判修复+判后回访”闭环机制,将法律温度融入家庭关系修复。除了日常开展线上调解,法官范娜娜还与同事变身“主播”,用典型案例为观众解答、分析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家长里短”,通过释法说理、普法宣传,为矛盾纠纷“润滑”“减压”。

综治中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解决老百姓利益诉求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实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会议指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源整合、条线指导、督办落实、宣传推介,协调推动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实现“综治中心搭台、入驻部门唱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全省法院立足职能定位,积极参与、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在调解、审判中始终坚持法治原则,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尚志东介绍,目前我省符合入驻条件的119家基层法院已经入驻县区综治中心,通过“融进来”,汇聚解纷合理,提供便民诉讼服务;通过“走出去”,做实指导调解,助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增强调解能力水平,努力让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基层、在初期、在前端。

共下“一盘棋”,共绘“同心圆”。将自身工作法治化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有机融合,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全省司法行政机关立足职能定位,积极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统筹调解、律师、公正、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解纷资源,与综治中心协同形成解纷工作合力,依照‘三定’履职,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省司法厅副厅长时志强发言时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定期协商研判等方式,指导入驻综治中心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调解工作,让矛盾纠纷从‘有结’变‘有解’。”

以往,矛盾纠纷调处资源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和单位,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交叉”问题,导致治理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各地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枢纽作用,统筹整合部门资源力量,着力构建协同联动、高效运转的矛盾纠纷调处新格局。

洛阳市老城区综治中心延伸触角,依托街道、社区,打造“和事老城”街道工作站、景区工作站和微法庭,成立“周雪萍”“老黄牛”“蓝马甲”等民间调解组织,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武陟县综治中心组建“新媒体+调解+普法”“政法李帅”调解室,以“武陟政法”视频号为载体,通过在线调解、以案普法、调解释法、人物说法等方式调解案件100余起,视频浏览总量超过1000万。

…………

“来这儿就对了”“一定给你们个说法”,城乡阡陌间,一件件闹心事、烦心事得到解决,一张张笑脸交织成热气腾腾的生活交响,这正是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有力回响。

从“美好蓝图”到“平安实景”

基层既是产生矛盾纠纷的“源头”,也是化解、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近年来,省委政法委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制发具体指导意见,制定县级综治中心工作流程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示范引领、督促指导。

此次会议,为各项目标落地落实描画了“施工图”“任务书”。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源整合、条线指导、督办落实、宣传推介,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既是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力军,也是综治中心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明说,“全省公安机关主动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大局,各级公安机关选派业务骨干,采取‘常驻+轮驻’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在做好职责范围内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协调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群体服务管理等工作,形成‘公安机关+综治中心+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推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上报、法治宣传教育等纳入网格管理服务事项,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基层基础。”

“洛阳市锚定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目标,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已打造了老城区‘和事老城’、偃师区‘偃之有理’、伊川县‘为伊解忧’等一批亮点品牌,形成全链条解纷矩阵。”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治群在发言时说,“通过编印《‘定分止争 最多跑一地’工具书》等,从法律条文、文件规定、部门职责、文书范本、运行机制和典型案例6个方面详细解读,指导推动各县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制度化,保障综治中心高质效运行。”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这次会议,勾勒出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清晰路径。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定信心决心,明确目标任务,把握重点关键,纵深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法治河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开封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