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统计,中国约有1.2亿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成长期。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都表明,青春期是孩子们发育的关键时期。“叛逆”“抗拒”“敏感”等词汇成为了人们提起青春期的标签,但其实,在良好的成长状态中,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必经之路,其背后是渴望自己独立的需求。
解码青春期:从“叛逆”到独立
adolescence
据统计,中国约有1.2亿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成长期。生理科学和心理科学都表明,青春期是孩子们发育的关键时期。“叛逆”“抗拒”“敏感”等词汇成为了人们提起青春期的标签,但其实,在良好的成长状态中,叛逆是孩子在青春期的必经之路,其背后是渴望自己独立的需求。
而对学校来说
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的敏感期
更是教育的黄金期
4月28日,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协办的“校园如何温暖青春期”沙龙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香山中学举行,全市100余名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初中学校代表共同进行了学习与讨论。
本次活动立足学校角度,围绕青春期成长支持的学校组织与机制、课程规划与活动设计、学科育人、学习任务与教学方式变革、学生个性化成长支持、学生发展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面内容,思考探讨学校的“为”与“不为”。
透过孩子们
“不听话”“不配合”“无法沟通”的青春期表象
面对孩子们在成长阶段背后
关于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渴求
校园应该如何温暖青春期?
李希贵校长给出了一些关于他的思考
如何破译青春期的成长密码?
如何通过课程活动和机制的创新
为当下的青少年提供支持?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校长
就《校园如何温暖青春期》主题
分享了他的经验和想法
提到青春期,教育者们总是把这个阶段当作一个负面的概念,面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当中必然应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会觉得真的有问题。“墙上有脚印擦去就行了。”李希贵校长认为青春期不仅仅是教育的敏感期,也是教育最可能发生的阶段,是教育的黄金期。学校应该做的是在校园给孩子更多温暖,通过学校传递到家里。
关键词一:关系学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李希贵校长在如何处理好学生青春期的问题上,提出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关系学”。
师生关系的判定方在学生,主导方在老师。对待学生们,一位好的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尊重、公正和耐心。在这其中,“提前思考”是一个可以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思维。预先判断哪些问题处理时会引起学生的不公平心理,那就必须形成可预先告知的,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则;预判学生们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分析预知,才能有准备,更耐心地对待学生。
关键词二:删除
李希贵校长提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删除”。通过学校的课程活动和机制的创新,删除掉那些可能影响师生关系的元素,才能真正得到青春期学生们的爱戴。
他提到,在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泼水节就是润滑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师必须全员参加,这样学生们才能看到老师们的另一面。“泼到老师,他能收获一个星期开心。泼到校长就更搞笑了。”
缩小规模,强化对象感的分解集会活动设置;改变班级的评价规则,允许学生犯错,不把小事放大;不给孩子设定过多的道德评判,把他们培养为正常人而非某一类人;反思并改变那些“不允许”。这些都是学校用爱的能力,改善师生关系的杠杆。
关键词三:优化同伴关系
学校是家长认为学习的地方,但在学生们心里,学校首先是他们寻找同伴的地方。李希贵校长提出的第三个关键词是“优化同伴关系”。当把优化同伴关系作为学校工作的日常,青春期学生们的需求被尊重、满足,他们的“爆发”程度就会越轻。
青春期学生们的很多表现,其实是为了证明他的独立和他自己的想法。减少或拒绝与父母交流、开始喜欢散文和感情饱满的中篇小说,都是因为他们处于情感爆发期。这个时候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影响别人,就不要干涉他们的行为本身。
而学校要首先满足他的需求,帮助孩子在学校寻找同伴。李希贵校长分享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举办的同伴关系论坛,就是学生自己策划、组织,邀请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参加。“三个人的友谊如何维持?”“当关系破裂之后,如何继续保持一般性的关系?”当学生们公开探讨这些话题时,他的理性就会慢慢恢复。
在学校的管理设置之中,设计一些如道歉日、暂停键测试等推动和润滑关系的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关系。
在主旨分享的结尾,李希贵校长说,“踩所有学生的油门,而不误踩任何学生的刹车”。每位教育者都应该知道,所有的学生都有优越感,教育一定要面向个性,一定要找到学生自己甚至没有被发现的潜能。
温暖青春期:拨开教育前路迷雾
adolescence
作为用实践诠释教育理想的引路人,李希贵校长通过建构教育模型,以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他关于助力青春期学生健康成长的可操作教育方法。当学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人的情感与价值需求时,就可以跳过很多教育弯路,让青春期的学生们收获温暖,得到认可,拥有更好的成长。
信息来源,请认准官方渠道
】
编辑|小邹 校对|木子、石头
来源:暮光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