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被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并在会上作为模范集体的唯一代表发言。
2025年4月2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被授予“北京市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并在会上作为模范集体的唯一代表发言。
作为办理行政争议案件的检察监督部门,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铭记“高质效办好每一案件”的使命担当,矢志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崇高追求,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图为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范晓蓉作为模范集体的唯一代表发言
从政治上着眼,为大局服务
“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聚焦安商惠企,走进工商联、走进企业,问需、问计、问效。当发现企业因不服26年后的“天降”巨额罚单,被列入失信名单、基本账户被冻结,无法正常经营、濒临解散;加盟小店因无法证实皂角米、雪梨、银耳炖在一块,是否还能“扶正固本、好处多多”,而遭受职业举报人索赔、面临巨额罚款时,检察官们感同身受,情同此心。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着力破解“趋利性执法”“小过重罚”等问题,两年来,共办理涉企案件1743件,以有力监督厚植营商环境的“法治沃土”。聚焦住房保障、百姓健康、社会治安等民生重点领域,以数据赋能助推溯源治理,推动收回违规使用的、市值14.7亿元的708套公租房,大力整治伪造健康证、违规办理户口等乱象,筑牢“住有所居、食有所安、行有所序”的司法保障。
从民生上着手,为人民司法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初心,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检察官多跑腿,让当事人少跑路。两年来,检察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20多个省(区、市),将释法说理送到田间地头,协同属地行政机关依法化解行政争议1513件,通过做好“送上门去”的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持续深化“检察+工会”协作机制,针对外卖领域劳动用工“层层转包”、劳动者权益保障缺位等问题,协同市总工会运用“一函两书”制度,推动破解企业逃避用工责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无门的行业症结;搭建“检察+工会”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为陷入生活困境的外卖骑手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为“快递小哥”优先办理工伤保险,将民生司法保障落到实处。
从监督上着力,为法治担当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持续强化履职,在精准监督中彰显行政检察促进公正司法、推进依法行政的法治价值。做实行政诉讼监督,抗诉数占全国检察机关八分之一以上;推动明确电子商务平台举证责任等裁判标准,以个案纠偏促推规则善治、守护司法公正。与行政机关携手共进,全力打造“行政检察+行政执法”的首都样板,以“信息共享、法律共研、争议共调”,共推法治政府建设。两年来,办理的3起案件被写入最高检“两会”工作报告,14起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全国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2个大数据监督模型在最高检获奖并向全国推广,12项工作成效被写入最高检2024年度《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成为全国行政检察领域的标杆;13人检察团队中有3人荣获“三等功”,8人获优秀嘉奖,13篇理论文章获奖。最高检新闻办专门组织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1家中央主流媒体对行政检察“北京经验”集中宣传报道。
赶考永远在路上,荣光永远在前方!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作为答卷人,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向人民交上更加满意的答卷!
来源:京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