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名家名师校园创意巡讲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广财”)举办。本次活动由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组委会组织,广东省教育厅、大广赛广东赛区组委会主办,广财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全省各高校数百名
4月28日,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广东赛区名家名师校园创意巡讲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广财”)举办。本次活动由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组委会组织,广东省教育厅、大广赛广东赛区组委会主办,广财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全省各高校数百名师生参与。
广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杨长春在致辞中介绍,作为我国规模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文科类竞赛,大广赛以“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宗旨,为全国学子搭建了展示创意才华、锤炼专业能力的舞台。巡讲会既是大赛的动员会,也是一堂汇聚行业前沿智慧的“大师课”,特别邀请了广告领域的顶尖专家和领军人物,分享创意理念、解析命题趋势、传递实战经验。
近年来,广财学子在大广赛中屡创佳绩,彰显了学校“湾区融合、产教融合”教学育人的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行业、兄弟院校的协同合作,推动广告艺术教育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杨长春鼓励参赛学子,立足中华文化基因库,以智能技术为创作工具,在作品中平衡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
广东赛区组委会副秘书长严嘉伟作赛事说明,参赛作品可主要围绕“审题精准度、内容原创性、技术规范性”三大核心维度构建竞争力,青年学子在创作中既要追求创新表达,更需严守专业底线。针对历年出现的高频问题,他特别提醒,需避免命题偏离、品牌要素误用、非授权素材依赖等风险,建议参赛团队注重参赛全流程的自查。据悉,本次大赛官网增设“版权登记”快速通道,构建从创作到确权的完整保护链路。此外,启用学生证、学信网双重身份核验,严打作品代购等学术不端行为,明确要求使用AIGC工具须标注技术路径并提交原始生成文件,通过透明化溯源机制保障参赛作品创作的合规性。
随后,企业品牌讲师代表郑佳翰(朗圣)、胡舟(XPPen)、管毓星(云南白药)分别作命题解析,详细介绍了用户特征、品牌调性、产品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在主题报告环节,大广赛资深评委、广州阿喀琉斯品牌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标以《创意有Ai——AIGC的技术逻辑与创意实践》为题发表演讲,系统拆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广告行业的颠覆性影响。他指出:“AI本质是统计学模型,其创造力源于人类赋予的提示词(Prompt)体系与专业训练。”针对“AI幻觉”问题,杨海标剖析其根源在于数据池污染及算法“讨好用户”的底层逻辑,而专业素养是识破AI幻觉的核心武器。
杨海标提到,AIGC技术平权化正加速行业变革,但专业从业者凭借跨模态工作模型构建能力,可有效规避风险,实现技术工具与创意价值的精准协同。面对AI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杨海标建议高校建立“学习-合作-应用”三级应对机制:开设AI通识课程,与行业共建实验室,引导学生构建个性化AI工作流。“工具不会淘汰人,但会用工具的人将淘汰其他人”,他呼吁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拥抱AI技术迭代,以批判性思维驾驭AI工具。
广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宋琦表示,当前学院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广财特色的“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学校在通识必修课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二是学院各专业在学科基础课或专业课模块中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智能体和AIGC辅助等方面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三是学院各专业开设一定数量的数智交叉融合型课程,以AI赋能设计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周欣颖告诉记者,本学期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都鼓励同学们以大广赛命题为作业主题。通过本次巡讲,她学会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思考设计。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刘俊豪
图丨活动方供图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