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趣”到“众趣”,解码海淀这所集团校的教育生态升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9 22:38 2

摘要:4月25日上午,海淀区教科院台头未来实验小学举办了以“向未来•润童心”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未来教育”的融合实践成果,总结了学校加入集团后的发展成就,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家长的广泛关注。

4月25日上午,海淀区教科院台头未来实验小学举办了以“向未来•润童心”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展示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未来教育”的融合实践成果,总结了学校加入集团后的发展成就,吸引了众多教育专家、学者、家长的广泛关注。

2023年9月,学校加入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开启了集团化办学新征程。院校携手、科研赋能,确立了传统文化教育和未来教育为两大发展核心,助推学校发展迈向新高度。学校将文化核心从 “种趣” 升级为 “众趣”,构建 “有趣—兴趣—乐趣—众趣” 四阶成长模型,传承 “尊重生命节律” 教育传统。围绕新的文化理念,学校研发了奇趣评价体系,设计 “奇趣” 卡通形象及《小种子奇趣记》评价手册,以 “四阶四季、五色五育” 呈现,助力学生成长。

滑动查看

在集团化办学的时代背景下,学校进行了本土化重构,保持特色突围的核心竞争力。课程体系方面,在教科院专家及学校教师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构建了“三层五趣”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在教科院集团派下来的科研副校长万璐璐的牵头下,成立了教师研究中心。该中心包括全校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教师研究中心有具体的建设方案,其中包括中心定位、组织机构、工作目标、内容要点等方面,旨在培育学校和区域名师,打造学校教师队伍“领头雁”,促进学校教师队伍“雁阵式”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名师带动-骨干支撑-梯队明晰”的教师队伍,助力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办学”的新时代背景下培育面向未来的“大国良师”。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集团化办学带来的教科研赋能平台,汇聚了丰富、前沿的教科研成果,为干部教师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区域各优质校的桥梁。集团组织学校干部教师走进区域优质校进行一日观摩,开展跟岗访学、联合教研等活动,干部教师与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教育者共同探讨教育热点问题,与同行切磋琢磨、分享实践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参与集团组织的各类培训、讲座、研讨活动,干部教师得以深入接触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学校还牵头组织集团校、集团联盟教学合作活动,开展跨学区的校际体育、美育社团交流活动,教学创新工作取得实效。

滑动查看

在加入教科院集团近一年半来,师生在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教师获奖86人次,其中国家级10人次、市级11人次;学生有110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7人次,获得市级奖项24人次。同时,在教科院专家和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的支持下,学校完成了两本课题学术成果,并在本次活动首次亮相,呈现了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思考、真研究、真沉淀”的丰硕研究成果。其中,一本是学校生态教育工作探索成果《向未来 润童心——生态教育实践探索手记》。另一本是基于学校地理优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科学教育、美育为内容的《大美校园之植物世界奇遇记》。

滑动查看

教科研赋能平台和教师队伍建设平台为学校的发展持续赋能,两大平台联合形成资源共享平台,强大的动力支撑给学校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教科研赋能平台让学校能够紧跟教育前沿,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则为学校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两大平台合为资源共享平台,则让所有优质资源汇聚集成,并在集团内外、校园内外充分流动起来,使学校能够根据发展所需,因校制宜充分利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

在现场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台头未来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润童心”的教育理念。

滑动查看

活动现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诗文诵读表演。从清明四言诗、《三字经》《弟子规》到《论语》《礼记》诵读,幼儿园、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生动呈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海淀区教科院图书馆AI图书馆员“小阅老师”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八大主题坊课程群首次的亮相,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学生们或运用裸眼3D技术穿越神秘时空,链接古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感受古人智慧;或在虚拟仿真技术沉浸式教学中学会地震来临时如何避险;抑或在各个不同的主题坊中体验特色课程。

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创新的丰富成果。在教育教学上,台头未来实验小学从美育与环境育人、课程体系创新、科技融合教育、五育融合实践等方面塑造学生核心素养。

美育与环境育人

美育浸润,学校先后开展教师审美培训活动,以教师审美力涵养学生心灵。同时,学校也注重通过校园环境营造美育氛围。在区教育两委和集团的支持下,改造后的教室、食堂、长廊、阅览室等焕然一新。阅览室改造后,学生借书量同比增长62%,阅读人数达7000余人次。学校还建设了读书廊,满足学生户外阅读需求。校园内设置了 “会说话的墙”,通过展示学生在数字节、传统文化节等活动的作品,传递知识与温暖。

改造前(滑动查看)

改造后(滑动查看)

滑动查看

课程体系创新

在重构具有未来教育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时,学校采用三级分类的方式,形成“三层五趣课程体系”

何为“三层五趣课程体系”?

三层课程即基础课程,拓展类课程,荣誉类课程,分别侧重“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领导力的未来领袖”三个不同层面,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趣”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创新的体现,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全面、立体、有趣的学习环境。志趣课程作为德育课程,处于基础课程层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智趣课程作为学科课程,处于基础课程层,环绕志趣课程,注重的是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融趣课程作为跨学科课程,处于拓展课程层,强调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延趣课程作为社团课程,处于拓展课程层,强调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探趣课程作为社会实践课程,处于荣誉课程层,注重的是学生的校外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探趣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志愿服务、走进博物馆和校外劳动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滑动查看

围绕传统文化发展核心,学校研发了基于学校三层五趣课程体系的八大主题坊传统文化课程群。特别设立的八大主题坊传统文化课程群,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活态载体:匠心坊体验扎染、皮影制作,雅韵阁奏响古筝、空灵鼓,百草园种植中药材,烟火巷制作冰糖葫芦,买卖街化身传统文化市集……每个主题坊课程都为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提供平台。

百草园

匠心坊

竞技场

美食斋

农乐苑

清茶舍

雅韵阁

科技融合教育

学校依托海淀区教科院智慧图书馆资源赋能和课题领航,组织干部教师参与群体课题子课题,组建智慧图书馆主题的研究。智慧图书馆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环境及支持的使命,未来还要承担更多使命。在院图书馆指导下,学校利用 VR、AI等智能技术赋能,成功立项了北京市“十四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学校还与院图书馆深度合作引入院图书馆研发的AI馆员“小阅”老师。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五育融合实践

德育上,规范学生行为礼仪,通过视频播放和评价奖励机制引导学生。同时,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如在三八妇女节期间,让学生为自己的母亲做豆浆包、熬豆浆,传递爱意;智育上,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先后开展科技赋能等探索活动,点燃学生们的探索热情;体育上,举办校园马拉松长跑活动,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磨砺身体意志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美育上,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浸润活动,先后在第四届“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上等比赛上斩获佳绩;劳动教育上,学校以红十字教育的金色招牌为引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习惯。

滑动查看

此次“向未来•润童心”教育教学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海淀区教科院台头未来实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丰硕成果,也为区域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素材来源:海淀区教科院台头未来实验小学

摄影:姜震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来源:海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