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珍宝:中华民国十五年中心“川”贰百文偏打移位错版币寻新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00:17 3

摘要:在宁夏银川市,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罕见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中心“川”贰百文铜元偏打移位错版币。这枚钱币源自家族四代人的传承,其祖父早年经商,途经四川时偶然获得这枚“与众不同”的铜元。老人发现,钱币正面的“川”字海棠花纹竟与边缘文字形成明显错位,如同历史长河中一次调

在宁夏银川市,钱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罕见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中心“川”贰百文铜元偏打移位错版币。这枚钱币源自家族四代人的传承,其祖父早年经商,途经四川时偶然获得这枚“与众不同”的铜元。老人发现,钱币正面的“川”字海棠花纹竟与边缘文字形成明显错位,如同历史长河中一次调皮的转身。从此,这枚错版币成为家族茶余饭后的谈资,每逢春节都要用红布轻拭,见证着家族百年的沧桑变迁。

这枚错版币展现了民国时期四川铜元的特殊魅力。钱币红铜材质中掺入适量铅锡,历经近百年仍坚固如初。正面中心圆圈内套着一朵海棠花,花心中镌刻着清晰的“川”字,圆圈上环镌“中华民国十五年”,边缘下镌“每枚当贰百文”,左右两侧各饰四星花。背面阿拉伯数字“200”巧妙分布于四锐角之中,周围环绕着嘉禾纹饰,寓意五谷丰登。最独特之处是偏打移位现象——因铸造时铜坯偏移,导致正面图案整体向右偏移约3毫米,形成不可复制的错版特征。钱币表面包浆温润,局部呈现深褐色锈斑,边缘流通痕迹自然,透露出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

追溯历史,1926年的四川正值军阀割据时期,各地军阀为扩充军备,纷纷设厂铸币。这枚“川”字贰百文铜元,正是当时四川成都造币厂的产物。其铸造初衷是为解决军费需求,促进地方经济流通。然而,偏打移位的错版现象,却使这枚铜元成为万里挑一的“错误”。在严格的铸造检验中,此类错版币本应回炉重铸,但命运的巧合让它留存至今,成为见证民国初年四川货币史的活化石。

钱先生决定出手这枚家传珍宝,实有不得已的考量。家族后辈无人专精钱币收藏,而青铜文物需要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与其让错版币在普通藏盒中沉睡,不如为它在专业机构寻找新的归宿。选择通过推文发布,正是看重新媒体传播的穿透力。不同于传统拍卖的局限,推文能以高清图片展示错版币的移位特征,用短视频呈现其历史演变,吸引全球藏家关注。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让钱币承载的乱世风云与家族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来源:老蔡聊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