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12315平台来信,要帮助消费者办理尚德机构线上课程的退费事宜?要退费,必须先下载特定软件并购买推荐的基金?面对精准无误道出个人信息的“客服”,黄女士掉进了“套娃”套路,在支付了近5000元之后惊觉上当。
全国12315平台来信,要帮助消费者办理尚德机构线上课程的退费事宜?要退费,必须先下载特定软件并购买推荐的基金?面对精准无误道出个人信息的“客服”,黄女士掉进了“套娃”套路,在支付了近5000元之后惊觉上当。
“我们怀疑尚德机构将我们的信息‘卖了’,不然骗子不可能掌握这么准确的信息。”近日,在尚德机构报名线上课程但退费无果的黄女士,向读特新闻热线报料,讲述了她维权未果掉入新骗局的过程。
2万元学费退费两年无果
“全国12315平台”来相助?
来自深圳的消费者黄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她父亲于2023年退休在家,经常刷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尚德机构的广告,称可以系统了解国学知识,便花费两万多元报名该机构推出的“易经国学课”。黄女士发现后,觉得课程费用过于昂贵,便想在未上课的情况下,与机构协商退课,但对方以“已经过了退费时间”为由,拒绝全额退费,需要收取上千元的服务费,黄女士当即表示拒绝,并在12315平台上进行投诉。
2025年3月,黄女士突然收到一个神秘的快递,快递里只有一封盖有北京原驰蜡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尚德机构后变更为该名称,记者注)的信件,信件抬头打着“全国12315平台”,以《尚德机构退费公告》为题,表示要帮助消费者退费。
黄女士以为在尚德机构的线上课程退费迎来希望,因此,她立即扫描信件中的二维码,但无法识别。随后几天,她的QQ邮箱陆续收到5封邮件,要求黄女士添加QQ号,推进退费事宜。
一个“套娃”套路的故事就此展开。
先下载软件再买基金?
消费者陷入新骗局
添加指定的QQ号后,对方发来办理流程,让黄女士下载一款名为“万家售后”的手机软件,虽手机弹出风险提示,但她仍按要求完成了下载。随后,在软件内一名叫“李某某”的客服通过该软件后台聊天页面联系到黄女士,其自称尚德机构售后,并准确说出黄女士父亲所缴纳的学费金额和其具体身份信息。随后,李某某推荐黄女士选择购买基金退费方案(由尚德机构的“专业基金规划师”推荐购买基金直到赚回学费)。接着,这位售后人员为黄女士推荐了多种购买基金的退费方案,投入100到10000元不等,档位越高,增益和提现金额越多。
紧接着,一名“金牌规划师”通过后台联系到黄女士,向她推荐基金,对方先转了158元到黄女士银行账户,让她“熟悉提现流程”,并推荐黄女士先后购买了100元、500元基金,每次都成功提现还拿到增益。三次下来,黄女士除去本金,拿到收益378元。看着实实在在到账的钱,黄女士逐渐放松了警惕。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黄女士在这名“金牌规划师”的推荐下购买基金、提现,如此几番操作之后,黄女士被拉进一个QQ交流群中,“群里都在晒退款成功截图,我也选择了5000元档位,支付后又进了新的QQ交流群,群中都是在跟随‘金牌规划师’选购基金的消费者。不久,这名‘金牌规划师’说我操作失误,导致退款失败且连累了其他人。但我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这名“金牌规划师”随后又给出高额基金购买方案,并称该基金收益高达5万元,群里有人马上转账。与此同时,客服发来 4400 元支付码,“我就要扫码支付了,多亏我孩子提醒,才惊觉差点陷入诈骗陷阱。”
记者在社交媒体梳理发现,多位此前未退费成功的消费者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所谓的“客服”都是通过告诉消费者在尚德机构的报名信息来获取信任,并借机让消费者下载软件购买基金。
机构未回应消费者信息外泄相关问题
近年来,尚德机构因一系列问题引发消费者投诉。退费困难是“重灾区”,且其“缴费7日后不能退款” 等不合理限制消费者权益的条款被消费者质疑为霸王条款。
根据企查查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该公司以在线教育为主的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如自考等学历类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采用直播+配套资料的模式开展业务。企业于2022年6月20日更名为“北京原驰蜡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历史行政处罚11次,涉及虚假商业宣传、虚构价格等方面,因“学费退款却要扣除25%注册费”等相关问题被约谈。
记者根据近期消费者反馈的情况联系北京原驰蜡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工作人员称公司2023年就已发布防骗声明。记者在其官方微博看到,该企业于2023年发布一则名为“关于谨防网络诈骗的声明”中提到:企业陆续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尚德机构工作人员散播谣言,并伪造所谓的“清退”文件骗取用户信任,通过境外电话、短信、QQ群及第三方APP等途径诱导用户上当并实施诈骗手段。
关于近期消费者收到的“尚德机构退费公告”的诈骗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疑似为不法分子冒充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发布虚假信息公告,诱导不知情的学员去添加他们的个人联系方式,从而逃避平台的有效监管,进而在私下对学员进行资金诈骗等违法行为。”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目前,伪造的尚德机构法人、地址、公司名称、公章等信息均与真实信息不符,且其老师全部采用企业微信沟通并接受集团监测管理,严禁用个人微信添加学员。”
至于“不法分子”为何能够精确掌握消费者的报名信息与消费金额,截至发稿该机构还未回复。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来源:读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