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要想脱颖而出成为“卷王”并非易事。然而,长安启源Q07做到了,自其在车展亮相后,凭借12万级别的售价,续航与配置双碾压的实力,迅速成为车坛焦点,引发消费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要想脱颖而出成为“卷王”并非易事。然而,长安启源Q07做到了,自其在车展亮相后,凭借12万级别的售价,续航与配置双碾压的实力,迅速成为车坛焦点,引发消费者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一、续航:城市与远方的双重自由
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来说,续航焦虑一直是心头大患。长安启源Q07搭载智慧新蓝鲸3.0插混系统,在续航能力上可谓是重拳出击。它提供了两种纯电续航版本,分别为145km和215km,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400km以上 。这意味着,在城市日常通勤中,若每天行驶里程在50公里左右,选择215km纯电续航版本的Q07,一周仅需充一次电,就能满足一周的出行需求,完美契合城市上班族的节奏,经济又环保,大大降低出行成本。
而当你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长途旅行时,它超1400km的综合续航更是底气十足。从北京到上海,全程约1200公里,驾驶长安启源Q07,途中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桩或加油站,能够一气呵成抵达目的地,彻底告别续航焦虑。而且,它还支持3C超级快充,只需短短15分钟,电量就能从30%充至80% 。想象一下,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片刻,喝杯咖啡的时间,车辆电量就已补充完毕,又能继续轻松上路,这样的续航与充电能力,在同级别车型中堪称佼佼者。
二、配置:科技与舒适的双重保障
(一)智能科技配置
长安启源Q07基于新一代SDA天枢架构打造,拥有同级独有的五联屏设计,包括AR - HUD、15.4英寸中央“向日葵”可旋转显示屏等 。AR - HUD抬头显示系统,将重要的行车信息如车速、导航指引等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信息,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能让驾驶者更专注于前方道路。
15.4英寸中央“向日葵”可旋转显示屏,不仅科技感满满,实用性也极高。当驾驶者需要操作导航、多媒体等功能时,屏幕可自动旋转向驾驶者,方便操作;而副驾驶乘客想要观看视频娱乐时,屏幕又能旋转向副驾,提供舒适的观看角度。配合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一句简单的指令,就能实现导航设置、音乐播放、车窗升降等操作,解放双手,让驾驶更加便捷。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它搭载了丰富的传感器,具备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辅助、AEB自动紧急制动等一系列驾驶辅助功能 ,达到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水平。在长途驾驶中,ACC自适应巡航可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减轻驾驶疲劳;LKA车道保持辅助能防止车辆偏离车道,避免潜在危险;AEB自动紧急制动则能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刹车,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为驾乘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
(二)舒适豪华配置
车内空间布局上,得益于2905mm的超长轴距 ,长安启源Q07拥有宽敞的内部空间。前排驾驶位,即使是身高1.8米的驾驶者,头部和腿部也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不会感到丝毫局促。后排空间更是其一大亮点,后排层高超过1.2米,儿童可以在车内自如站立;后排横向宽度超过1.4米,结合超过1米的后排纵向空间,三个成年人并排乘坐也不会觉得拥挤,为家人和朋友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而且,后排座椅还支持多角度调节,能让乘客轻松找到最舒适的坐姿,仿佛置身于移动的客厅之中。
座椅方面,副驾驶席配备了“零重力”座椅 ,能够提供出色的支撑和包裹感,有效缓解乘坐疲劳。同时,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加热、通风等功能,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能让乘客感受到舒适的乘坐环境。车内还提供了霞光橙、玄夜黑、浅云白3种内饰配色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打造个性化的驾乘空间。
在静谧性方面,长安启源Q07也下足了功夫。整车采用了大量的隔音材料,对车身缝隙进行了优化处理,有效隔绝了外界的噪音。在高速行驶时,车内依然能保持安静,乘客可以尽情享受宁静的驾乘时光,不会被车外的喧嚣所干扰。搭配高品质的音响系统,播放一首动听的音乐,仿佛置身于私人音乐厅,为旅途增添更多乐趣。
三、价格:高性价比的有力一击
长安启源Q07的售价区间为12.98 - 17.18万元 ,在同级别新能源SUV中,这个价格极具竞争力。以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为例,其售价区间为15.48 - 21.68万元 ,相比之下,长安启源Q07的入门价格更低,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拥有。而且,长安启源Q07在续航和配置上并不逊色于宋PLUS新能源,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同样的预算,选择长安启源Q07能够享受到更高的配置和更长的续航,性价比优势不言而喻。
长安启源Q07以其超长的续航能力、丰富且领先的配置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在新能源SUV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卷王。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款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选择,也推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期待。
来源:汽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