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一泵站正式开闸供水。随着闸门启动,涓涓流水涌入管道,拉开了西格拉滩及其沿线几个乡镇春耕灌溉的序幕,西格拉滩6.9万亩粮食作物即将喝到第一口“饱水”,为今年粮食生产筑牢第一道“生命线”。
4月25日,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一泵站正式开闸供水。随着闸门启动,涓涓流水涌入管道,拉开了西格拉滩及其沿线几个乡镇春耕灌溉的序幕,西格拉滩6.9万亩粮食作物即将喝到第一口“饱水”,为今年粮食生产筑牢第一道“生命线”。
“1号机组启动!”随着操作指令下达,中部供水工程南干渠一泵站中控室屏幕亮起,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一下令、二复诵、三执行”“一指、二批、三操作”倒闸操作,1号机组轰鸣启动,汩汩黄河水涌入管道。24小时后,平川区西格拉滩6.9万亩农田春灌供水全面展开,为沿线乡镇玉米播种、小麦苗期管护送上“及时水”。
甘肃中部供水工程南干现场办技术负责人张明鑫:“今年我们计划供水1000万方,灌溉面积大约69000多亩,灌溉区域是平川区西格拉滩。”
智能管控+精细巡检筑牢供水安全线。在泵站控制中心,技术员通过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机组运行参数,屏幕上跳动着进水池水位、管道压力等关键数据。机组运行期间,专职人员及时巡查设备状态,确保供水全程“零隐患”。
甘肃中部供水工程南干现场办技术负责人张明鑫:“开机前工作人员全面检查水泵、电机、阀门、管道等设备。开机后密切关注进水池和出水池的水位变化,安排专职人员监测管道压力和流量,确保管线运行正常。另外,我们对用水户的蓄水池也进行了安全检查,并签订了用水协议和安全合同。”
作为甘肃中部重点民生工程,南干渠泵站群采用“远程操控+人工联动”管理模式,8座泵站蓄水池蓄水量可稳定保障输送沿线农业及人畜用水。
来源:平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