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布会上,天津科技大学科研团队集中发布6项大健康领域成果,这些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落地生“金”,助力天津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28日,“健康科技 赋能未来—天津科技大学大健康产业成果发布会”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Bestown 创梦空间”成功举行。
发布会上,天津科技大学科研团队集中发布6项大健康领域成果,这些科研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快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落地生“金”,助力天津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通过前沿成果发布、政策精准解读、校企签约落地等环节,打造政校研企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新方向、注入新动能。
政校研企协同发力,构建创新生态共同体
在“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与“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本次活动以政校研企深度融合为特色,构建起跨领域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以及涵盖“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服务网络,有力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在致辞中表示,天津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将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全力推动大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学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通过技术转移和校企合作,成功将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路福平强调,未来学校将成立高级技术经理人队伍,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产学研深度对接,成果发布亮点纷呈
成果发布环节,天津科技大学科研团队集中发布6项大健康领域成果,涵盖功能性食品开发、生物活性成分制备、智慧公共卫生等前沿方向:“天然胶原蛋白多维高值化开发技术”突破传统提取工艺限制,实现从畜禽副产物到医美级胶原蛋白的高效转化,预计可使行业原料成本降低30%;“中药活性成分靶向递送技术”基于药食同源理论,为功能性食品与特医食品开发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助推相关产业创新升级;“功能益生菌资源开发”“低GI红曲膳食纤维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精准制备及产业化应用”等技术聚焦“精准营养”,针对老龄化社会慢性病防控需求,提供产品化路径;“数云赋能公卫监管平台”可实现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预警与非现场监管,并已在京津冀多地试点应用。这些成果兼具技术创新性与产业落地性,充分展现高校科研产业升级的“硬实力”。
政策赋能产业发展,校企签约落地转化
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活动特别设置政策解读环节,滨海新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及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相关负责人围绕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痛点问题,详细解读“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专利开放许可”“中小企业信用融资”三大政策“礼包”,旨在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引进门槛,盘活高校专利资源,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匹配,形成“技术供给—转化支撑—资金保障”的全周期服务链。
签约仪式环节,天津科技大学分别与启迪之星(天津)创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祁一堂药业(天津)有限公司、亿能药业(天津)有限公司3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高校科研成果从“项目对接”迈向“战略协同”,为校企深度合作树立典范,有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高校在大健康产业领域的科研实力,更通过政府端“政策供给”、高校端“技术输出”、企业端“需求牵引”、平台端“服务赋能”——政校研企协同机制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多方共担创新风险、共享发展红利的创新生态。下一步,天津经开区科技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高校、企业、平台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深度协作,为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次活动由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共同主办,天津市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天津滨海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心、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天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来源:天津经开区一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