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在这次袭击中,共有2,403名美国人丧生,1,178人受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珍珠港的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其余严重受损。188架飞机被击毁,159架飞机受损。港口设施、油库、维修厂和机场遭到严重破坏。太
谁之罪,谁之错?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日裔之悲催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在这次袭击中,共有2,403名美国人丧生,1,178人受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珍珠港的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其余严重受损。188架飞机被击毁,159架飞机受损。港口设施、油库、维修厂和机场遭到严重破坏。太平洋舰队瘫痪,美国暂时失去西太平洋制海权。次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讲,且于当日下午签署了对日宣战书,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大获全胜之际,也就是在美国日本人厄运到来之时。彼时,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已有两代,共12.7余万人。第一代为日籍日本人(Issel)约4.7万人,他们在日本出生,但因美国《排外法案》无法入籍,只能持长期居留权,即所谓绿卡。第二代为日裔美国人(Nisei)约8万人,他们出生在美国,拥有美国国籍。分布在美国西海岸(加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夏威夷。
19世纪移民美国夏威夷的第一代日本人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社会对日裔的敌意和怀疑激增,加之媒体和政客的煽动,认为日裔将成为协助日本对美发动袭击的力量。平心而论,那些上了年纪的第一代日本移民或许还有些对故乡的眷恋,但第二代日裔则完全认为自己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甚至还对自己的故国心怀鄙视。尽管如此,美国民众却将珍珠港遭受的奇耻大辱发泄到了这些日裔身上。对日裔的群起而攻之从民间开始,尤其是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民众抵制日裔经营的商店和企业,暴力事件频发,如焚烧房屋、人身威胁等。因华人与日本人长相相似,亦常被误当日本人遭到攻击。
华裔女子露丝·李在迈阿密海滩上插着自制的青天白日旗以示自己不是日本人
尽管日裔美国公民联盟,这个美国最大的日裔组织紧急向美国政府提交备忘录,表示“我们与残忍和贪婪的敌人并无瓜葛,只是由于血统和身体特征的缘故才成为了焦点。为了证明我们的“忠诚”,联盟愿意尽一切力量帮助美国消灭敌人。” 然,对如此的“表忠心”,美国人不但并不买账,而且对日裔的敌视和惩罚不断加码,后来上升到了地方政府层面。如加州州长卡伯特宣布,将在加州政府部门的日本移民全部开除公职,从事律师、医生等职业的全部吊销资格证书。禁止日裔渔民出海打鱼。生活在夏威夷的日裔被保险公司取消了其原有的保单,饭店、酒店、商店也拒绝为这些日裔服务,加油站也拒绝为他们加油......
这件事儿很快就捅到了罗斯福总统那里。1942年2月13日,太平洋国会委员会给罗斯福提交一封信件,建议立即驱逐所有日本血统的人,包括美国公民。1942年2月19日,罗斯福颁布9066号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066),授权军方将西海岸的日裔强制迁往内陆拘留营。约11.2万日本人,包括7万美国日裔公民被迫抛弃家园,被关押在荒凉的“战争搬迁中心”。然,夏威夷的日裔却未被大规模拘留。原因在于夏威夷日裔占总人口的1/3,日裔是劳动力主力,强制拘留会瘫痪当地经济。最终,夏威夷仅拘留了约1,200名“可疑分子”,其余日裔仍可相对正常生活。很快,强制迁移的命令贴到每个日裔美国人的门口,他们只能带上自己的个人物品,刀片和酒都是不允许携带的,而且家庭的所有银行资产会被没收。
强制美国西海岸日裔迁移的通知
美军用废弃牧场改建了10个安置中心,且花费7个月时间才将把日裔全都赶了进去,整个迁移过程中,日裔的表现应该说是顺从听话,并未发生任何冲突或反抗,尽管没有任何一个日本人愿意背井离乡,抛弃财富,来到这种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说是安置中心,其实更像是集中营。在营区内,日裔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随便离开。四周建有瞭望塔和岗哨,全天对日裔进行监视。营内被分为数个区域,按照家庭的人口数来分配面积,一个六口之家只能分到30平米。数个家庭共用一个餐厅和厕所,拥挤异常。由于居住、食物、卫生、医疗等条件极差,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被圈进安置中心的11万日本人中,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竟逾万人。
迁移至安置中心的日本人
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待遇,虽有日裔对此表示过不满或抗议,但从未发生过任何逃离、暴动等事件。每日清晨,所有日裔都按时起床参加升旗,当然升的是美国的星条旗。每周六晚集体唱歌,唱的是那首“美国第二国歌”的《美丽的阿美利加》,似乎每个被关押的日裔都在用行动表达他们对美国的那份忠诚。
日裔安置中心每日早上的升旗仪式
然,日裔们表达忠诚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还体现在行动上。为表忠心,这些日裔青壮年纷纷要求参战,不惜与自己的同胞刀对刀,枪对枪的“刺刀见红”。二战期间,超过3.3万名日裔加入了美军。其中约6,000名日裔进入美军事情报局(MIS),担任了美军的翻译和破译日军密电的工作,为太平洋战场立下汗马功劳。1943年4月1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被美军击落在南太平洋布干维尔岛茂密的雨林中。这位偷袭珍珠港的主帅未曾想到,他命殒荒岛竟死于自己同胞之手。正是参加谙熟日语语法的日裔,成功地破解了山本出行计划的密电,才使美军成功地截杀了这个珍珠港事件的刽子手。
山本五十六遇袭登机前的最后留影
大部分加入美军的夏威夷和本土日裔被派往了欧洲战场,他们被编为美陆军第100步兵营和第442团。令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始料未及的是,这两支由日裔组成的部队成了盟军中的“虎狼之师”,尤其是第442团的战果更是令盟军瞠目结舌。1945年4月,受命攻击德军防守的哥特防线。该防线盟军久攻半年均未拿下,但在442团出现在德军防线当面时,仅用了一天便拿下了这个“固若金汤”的铜墙铁壁,并在三周之内就将德军赶到了波河流域。战斗中日裔士兵显现出来的那种“武士道精神”,高呼“万岁”的那种自杀式冲锋的身影,着实令是盟军指挥官和士兵刮目相看,钦佩置之。当然,442团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其伤亡率竟达314%,也就是战斗是在连续补充兵员的状态下完成的。
日裔士兵组成的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
442团在二战期间共有18143人次获颁各种勋奖章,其中包括7次总统部队嘉奖。此等嘉奖,美军著名的101空降师只获得2次,陆战1师仅获得3次。该部队所获勋章还包括21枚荣誉勋章、52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1枚优秀服役勋章、560枚银星勋章、22枚军团优异勋章、15枚士兵勋章、4000枚铜星勋章、9486枚紫星勋章等。442团成为了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部队。二战结束后,第442步兵团被选派到了华盛顿特区,参加了1946年独立日的阅兵仪式。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检阅和高度赞誉。
美国总统杜鲁门检阅第442步兵团
随着战争形势的好转,自1944年起,美国政府开始逐步关闭日裔的安置中心。12月17日,美国军方宣布终止《排除令》,允许日裔返回西海岸。然,因许多人因担心种族歧视和暴力,并未立即返回。1945年1月,首批被关押者获释。同年10月,最后一个安置中心“托帕兹战争安置中心”(Topaz War Relocation Center) 关闭。1946年3月,最后一批被关押者获释。然,当这些日裔返回家园时,看到的是自己的房子没了,企业没了,财产也没了,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没了。而此时的美国政府给予的仅仅是每人25美元的补贴和返回家园的火车票,既远远无法弥补损失,更无法维系生机。
面对战后如此窘迫的困境,被囚禁在安置中心近四年的日裔们如梦初醒,他们逆来顺受为那个日本孰的那份罪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为美国表的那份忠心所付出的生命和财产的代价已问心无愧。然,他们的付出换来的不仅是贫困,而且还有更多的歧视和不信任。他们不再沉默,而是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为自己争公平,争正义,争权益。经过不懈的斗争和努力,这个迟到的正义终于到来了。
1976年,时任美国总统福特正式废除9066号行政命令,并承认错误。
1980年,国会成立 “战时平民拘禁委员会”(CWRIC)调查此事。
1988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总统 签署《公民自由法案》(Civil Liberties Act of 1988),正式道歉,并向每位幸存者赔偿2万美元(总计约16亿美元,惠及约8.2万人)。
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追加拨款,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幸存者获得赔偿。
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表彰二战日裔老兵
2010年10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仪式,表彰二战期间的日裔美军老兵,授予他们国会金质奖章(Congressional Gold Medal)。奖章上刻有日裔部队的格言“全力以赴” (Go For Broke!),象征他们的无畏精神。此次表彰既是对日裔美国人双重牺牲“含冤被关押和血洒二战疆场”的官方认可,也是美国社会对二战期间不公正政策的进一步反思。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争议将删除之
来源:心若沉浮安之若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