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我国第一时间采取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天塌不下来”的超绝松弛感,底气来自哪里?“我们现在的心态变得轻松多了,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拥有了相应的能力,这些年我国科技方面的政策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使得科技创新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中国科学
长江之畔,一座“创新雨林”正以惊人速度生长,芜湖“鸠兹科创湾”,托举起无数创业者的星辰大海。
芜湖市科创集团,“湾”有引力的“科”代表,从雏鹰展翅到独角兽腾飞,一路书写属于中国的“智”造传奇。
当长三角的创新脉搏在此共振,我们邀请你一起,透过顶尖专家与领军企业的瞳孔,看见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
长江潮涌处,创新正当时。2025年4月28日,芜湖皖江财富广场企业服务中心,一场关于中国科技与世界大势的对话,正在火热进行。
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我国第一时间采取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天塌不下来”的超绝松弛感,底气来自哪里?“我们现在的心态变得轻松多了,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拥有了相应的能力,这些年我国科技方面的政策体系建设卓有成效,使得科技创新有一个非常好的生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岚峰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杂志2014年提出了‘自然指数’这个指标,用来衡量国家或科研机构在一年内的基础研究产出。自提出以来,前三位一直是美、中、德,但2023年中国超越了美国。在量子等一些领域,中国逐渐成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当然,在其他一些指标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高引用研究者方面,中国跟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很长的时间追赶。”
安徽是中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板块,芜湖以省域副中心为目标定位,提出建设“创新之城”。在袁岚峰眼中,芜湖有着鲜明的科创气质,同时也有着“不认命、走正道”的发展信念。他认为,芜湖多年来在汽车、量子、机器人、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当下,芜湖市科创集团通过“科创中心+基金集群”模式布局硬科技赛道,科技传播如何帮助政府更好地决策?谈到这一话题,袁岚峰有很多感触,科技传播虽然看上去与产业不直接关联,但当科技革新风起云涌,科技成果不断上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向着前人未涉足的区域挺进,认知决定发展,科技传播也将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正以“创投新势力”的风姿,拉动产业加速“起飞”。
2025年一季度,安徽取得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双第一”的历史性突破。这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其中芜湖奇瑞更是安徽汽车的顶流。放眼江淮大地,从合肥“科大硅谷”到芜湖“鸠兹科创湾”,“北谷南湾”的科创因子,正成为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芜湖,坚定不移地走“产业+科创”之路,吸引科创型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在“鸠兹科创湾”聚势发展。
当天的活动中,来自芜湖各区的工作人员、企业代表聆听了访谈,并结合自身工作向袁教授提出了很多实操方面的问题。
“我来自招商系统,我想问下大家都在说大模型的算力需求下降了,那国产GPU项目还有没有投资机会?”“大模型的算力需求分为两部分,训练和推理。虽然训练大模型需要的算力下降了,但随着大模型得到广泛应用,推理需要的算力仍然会迅速增加,所以我认为整体算力需求仍然会提升。”
“如何提升城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留住人才有很多方式,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待遇留人。”
“我从事和搬运机器人、仓储物流相关的行业,请问机器人会重塑物流行业吗?”“最近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有过对话,他认为柔性机器人是未来十年机器人产业最大的增长点。在他看来,传统机器人技术路线的困难在于非封闭性,解决办法是尽量把场景封闭化,而大模型的训练语料也是非封闭的,处理的问题也是非封闭的,所以有点像‘以毒攻毒’,它会给机器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我来自芜湖湾沚区,航空低空经济是我们区主攻的产业,目前已经聚焦了200多家企业,请问空域管理是否对产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对低空经济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空域管理是这个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2024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低空经济司,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理顺这个问题。”
“鸠兹创变Talk”是由芜湖市科技局指导,芜湖市科创集团主办的系列主题活动。今后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市场趋势以及品牌战略等热点话题,邀请专家学者与政企代表,在这座被千年商埠基因与现代科创精神共同滋养的城市,不断开启思想碰撞的产业探索之旅。
来源:连接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