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拔苗、移栽、人工除草,在勐腊县勐捧镇曼贺南村的橡胶林下,“山乌龟”苗长势正好,村民们正忙着给根茎已有小锤状规模的“山乌龟”换个更宽敞的地方生长。在植物旺盛生长的四月,“山乌龟”橡胶林下种植项目成为了曼贺南村的新产业。
林下长出好产业
拔苗、移栽、人工除草,在勐腊县勐捧镇曼贺南村的橡胶林下,“山乌龟”苗长势正好,村民们正忙着给根茎已有小锤状规模的“山乌龟”换个更宽敞的地方生长。在植物旺盛生长的四月,“山乌龟”橡胶林下种植项目成为了曼贺南村的新产业。
“山乌龟”是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的统称,因其块茎形似乌龟而得名,也叫“金不换”,傣药名为“波波罕”,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药材。曼贺南村种植的山乌龟,是西双版纳绅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培育的西双版纳特有黄心品种,药用含量最高可达7.4‰,在同科属中属于较高水平。据该公司负责人郭金权介绍,通过承包橡胶林下土地,目前已经发展了山乌龟种植1850亩,亩产预计能达到4吨,按现在的市场价4000元/吨估算,每亩的净利润在3000元左右,合作村集体也能按协议得到利润分红。出于对中药材市场的预期和信心,公司未来1年内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
同样,在西双版纳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景洪市勐养镇、大渡岗乡、勐腊县勐远等地的橡胶林下砂仁种植基地,砂仁也在静静汲取养分,等待下个季度的收获。据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砂仁的种植及开发利用,目前发展林下种植砂仁面积5000余亩,建立了中药材初加工及分拣、储存仓库,实现产地收购加工一体化,从2023年以来,连续两年产值超1000万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州(含磨憨)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33.17万亩,而我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465.81万亩,探索适宜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前景广阔。记者也从州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专班了解到,优质中药材良种繁育、种植项目是当前我州的重点项目建设之一,目前已建成黄精、白芨等多个直播育苗基地。
科研助力“药草生金”
全州现有傣药院内制剂43个、“国药准字”制剂45个、处方发明专利9个、傣成药38个品种、经典名方18首、傣药材饮片标准品种103个,101个傣药地方饮片标准得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复。在我州的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重点项目中,傣药标准研究项目赫然在列,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万元,完成100个傣药标准(傣药材标准、傣药饮片炮制规范、对照药材、标准修订)的研究。传统傣医药知识正在以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式得到繁荣发展。
依托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和傣医药文化知识,加之科研机构的助力,我州发展傣医药产业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州两家规上制药药企之一,公司拥有中药提取和胶囊、片剂三条生产线,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4年,该公司的益心舒丸和丹参胶囊两个品种中标国家中成药集采目录。据公司总经理李友谊介绍,去年公司五款药品创造接近3千万元的产值,主打的龙血竭产品生产了约300万盒,产值近2000万元,新厂房建成投产后,产能将提升4—5倍,后续也将致力于傣药南药的研究和开发。
据州科学技术局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科长谢伟介绍,州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专班成立以来,为加快推进《西双版纳州生物医药(傣医药)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实施,配套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校及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2023、2024年累计立项实施项目45个,划拨资金3185万元。2024年度招引医药企业到西双版纳落地投产,共签约项目8个,投资总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72.6%),落地4户,完成投资1.2亿元,傣医药产业成为了招商引资的热点项目。此外,如主营傣药特色制剂及健康产品开发的云南煌雅傣药业有限公司傣中药饮片厂等产业重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州内科技、发改、工信等多个部门在专项经费、金融贷款方面给予的支持帮扶。
“傣医药+”的多种可能
日前州人大常委会正式公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药条例》(下称条例),该条例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的利好规定,让有关从业者满怀期待。
2023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的西双版纳林艳芳民族医院,是一家将傣医特色诊疗方式、民族药用植物运用、傣医传统外治疗法与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医康养”临床医疗机构。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接诊服务了患者6万4千余人次,其中接受傣医慢病疗愈“医康养”服务超过8千人次。院长李祯说,条例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傣医医疗机构,鼓励支持傣医药与康复、养老服务行业融合发展,为州内群众及旅居人群的健康养生、优质养老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条例相关规定同样利好傣医药企业的发展,更加坚定了她对从事傣医诊疗服务、投资相关产业的信心。数据显示,2024年,我州中傣医疗机构实现收入4.68亿元,这一可观成绩也映证了傣医药+康养服务的巨大潜力,中傣医“治未病”的疗效正日益被看见。
条例的公布,也让在2024年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以傣药文创及周边产品吸引众多关注的西双版纳傣药有限公司,有了将概念产品和企业蓝图付诸实践的底气。据介绍,2024年该公司与上海灸愈医疗集团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共同从事药食同源食品、傣药贴敷及健康日用品的生产经营,公司拟推出融合旅游观光、傣药采摘、傣医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康养文旅项目,同时在药食同源产品方面,开发研究了傣味药膳汤料包、雨林草本软糖、傣式咖啡等产品,量产计划已提上了日程。
民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部分,正催生傣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助力“链上开花”。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