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店到开店:内容基因如何改造传统餐饮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03:10 2

摘要:每天上午11点,重庆渝北区金龙路的一家贵州小吃店就会热闹起来。这家叫做“姊妹洋芋花”的小吃店,被街坊邻居戏称为“土豆王国”,炸土豆片是这家的招牌,老板之一叫雯仔,是个98年的女生,在和小伙伴合伙开店之前,她是抖音上流量不小的探店达人@富婆雯仔(100道路边摊)

每天上午11点,重庆渝北区金龙路的一家贵州小吃店就会热闹起来。这家叫做“姊妹洋芋花”的小吃店,被街坊邻居戏称为“土豆王国”,炸土豆片是这家的招牌,老板之一叫雯仔,是个98年的女生,在和小伙伴合伙开店之前,她是抖音上流量不小的探店达人@富婆雯仔(100道路边摊),所以自然而然用镜头记录了从签约到开店的全过程。

小店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可最近,每到7点半左右,食材就已售罄。到了4月23日那个周三,更是刚刚7点就卖空了所有食材,连调料都被消耗得干干净净。

这里的客流已经逐渐开始稳定,甚至越来越火爆。回头客们与老板熟悉地打招呼,一到了放学时间,小店就会喜提一大群小学生的包围,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开车穿越半个城只为这家的豆腐圆子和冰浆。而4月23日,距离这家小吃店开始试营业,还不足一个月。

创业契机:从镜头后到灶台前的身份蝶变

开店是雯仔一直以来的梦想,作为一个贵州人,在重庆探店多年,她始终没能找到一家足够让她满意的正宗贵州小吃店,于是逐渐萌生了“不如自己来开”的想法。

用内容撬动和放大店铺影响力的过程,她在心中模拟了不知多少次,但始终缺一个让她决意放手一搏的契机。

机会真正被催化成熟,是在2024年末。她偶然参加了一次抖音生活服务的官方活动。这个叫做“人间烟火”的活动,鼓励达人发布优质吃喝玩乐打卡内容,如果登上品类赛道榜首,同时有开店想法,官方可以给10万元梦想基金作为助力。

一开始,雯仔没想过得奖。她回忆接到获奖通知那天的心情,自觉像是听到了命运的声音:“钱还是次要的,因为那份奖金并不能覆盖掉所有的成本。但大人们不是总说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吗?那天我觉得我等来了那个契机。”

而等到了契机的,不止有雯仔。其他获奖并开店的探店达人,几乎每一个都是雯仔这样看到了机会,怀揣着梦想,积累了许久,如今只欠一阵东风的年轻人。

老牛是另一个典型,他真名叫刘俊豪,重庆人,同样出生于1998年。自2023年8月以来,他已经跑遍全国17个省市,探了近300家店,大多都是充满烟火气的路边小摊,通过他的抖音账号@老牛不吃路边摊讲述了许多普通小店老板的动人故事。

刘俊豪在云南曾和一家冰淇淋店一见钟情,在遇见的那天就在想,以后时机成熟,一定要开一家这样的冰淇淋店。

这种一见钟情并不只是来自于他的个人喜好,也来自于他的专业判断。这家现场制作冰淇淋的店,制作过程完全透明,无论用料、口味、形式,都很出色。以他探店的经验来看,这是最有前途的那种产品,“我拍过那么多夜市,那么多美食街,吃过很多很多冰淇淋,它是最让我惊艳的。”

老牛甚至当时就询问过那家店的老板是否有合作的想法,只是彼时两方都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在收到“人间烟火”活动获奖的消息时,老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那位冰淇淋店的老板通了数个小时的电话,最终达成一致,这才有了如今在重庆开业的“臻冰匠手工冰淇淋”。

抖音账号@开封美食(旅行版)的运营者吴洋,也是早就想要开店的达人之一。他是个店二代,从小就有自己开店的想法,探店的7年时间里,他渐渐明确了自己应该开什么样的店,学会了用社交媒体的方式去判断产品,积攒客流,学会了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进行宣发。如今以吴洋母亲姓氏命名的“杨记年糕”也已经在开封开业。

这些年轻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因为短视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业方向。社交媒体平台成了这些人从“内容创作” 到 “实体创业” 的跳板,无论是探店还是开店,他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从探店到开店:从好内容到好产品的转型

从探店到开店,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次从“好内容” 到 “好产品” 的转型思考,而二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一个店二代,吴洋见证了母亲那一辈人的开店方式,也在内容创作中找出了自己的开店方法论,用探店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帮助自己新开的开封年糕店步入了正轨。

在做内容的时候,他就总结出了一套关于传统小吃获取流量的“秘诀”:要给出别人没拍过的增量信息点,引发大家的好奇。于是,那些开封街头本地人习以为常的切、炸、剁、片、腌、烤、熏、卤,全都被他拍进了视频里。

这种“内容创作”的思路,如今被延续到了他自己的店铺经营中,为了稳定线上流量,吴洋每天早晚分别开一次店铺直播,因为“早晚两个时段最有内容可拍”:早上是年糕制作过程,晚上是学生放学时的热闹场景。

他说,没有好产品留不住顾客,所以还在思考开发新品,拍摄更有观赏性的上海年糕制作过程,来促进小店的销售。而他坚信,好的内容能让好的产品更快地被市场接受。

(吴洋在开封挖掘美食)

雯仔的探店生涯同样始于热爱,但能够量变到质变,则源于她在探店时,不断向遇到的老板们请教经验,还积累了不少供应链资源。

做内容的几年里,她一点点摸清了重庆餐饮聚集的地方,见过各种各样的老板,请教了许多开店的知识。每当吃到好吃的辣椒,好吃的土豆,她总要下意识地问问老板是从哪里进的货,留一个联系方式。

虽然10个老板听说她要开店,9.9个都要劝她别开,太累了,但最终大家还是倾囊相授。除了对供应商和开店经验的积累,雯仔探店经历带来的另一个重要财富,是对视觉效果的敏感性。年轻开朗的女孩子喜欢吃,喜欢逛,常常在各种平台搜索美食,还养成了拍照的习惯,后来更是将拍照升级为摄影,记录下美食的点点滴滴。

因此她从一开始就决定要做好吃也好看的品,酱料的色泽都会专门调试,店内陈设和动线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力图让大家一看就要很有食欲。她探店时,男朋友就常常帮她剪片子。如今开了店,男友成了店里的油炸小工,也成了店铺账号的“幕后英雄”之一。

老牛则在探店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IP化与产品推广的思路。比起不断去寻找新店,他的账号更愿意去挖掘那些“有梗”的老板们能拍什么新的“花活儿”。他因此察觉了个人IP的重要性,常常出一些创意脚本,放大老板们的个人特质,拍出了一群形象鲜明的小店老板。

到了自己开店,他也把塑造品牌IP作为先期的重要目标,正在围绕IP的构想,寻找团队做完整的设计和创意,找出一整套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包装,甚至是吉祥物的形象,来帮助自家冰淇淋产品提升吸引力和辨识度,用内容和创意,把好产品带给更多的人认识。

在这些抖音探店达人手里,好内容和好生意,像一个彼此促进的飞轮,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而越转越快。

模式创新和效率革命:用内容长板撬动更大生意

社交媒体的出现,为实体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而熟练使用社交媒体的这批从业者,正在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重塑着传统消费产业的逻辑。

首先是开店的启动期,因为内容的加持、探店过程的长期积累,和线上的直接导流,而被大大缩短了。

这些探店达人在各自店铺起步的初期,都通过探店,把原先积累的粉丝转化为了新店的第一批客人,更加迅速地完成了店铺初期的客流积累。吴洋干脆把之前的一个探店小号,改成了自家店铺的抖音官方账号。雯仔在内容制作中的长期积累,更是让她从决定开店到门店选址、产品确定,装修确定,一共只花了9天,一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了业绩翻倍增长,入驻抖音生活服务不到一周,店铺的收藏量就超过了一千。

其次是线下实体店的辐射范围,依托内容传播,被大大地拓展了。

过去餐饮店的原始积累靠熬,宣传顶多也不过发个传单,或者做做活动,口耳相传。而探店达人的视频创作和定期直播,却能让整个开封的人,汇聚到吴洋母亲家的羊双肠汤店和吴洋自己的年糕店里尝鲜;让许多小姐姐跨越山城开车跑到渝北区只为吃一口好吃的洋芋粑粑和豆腐丸子;让全国各地的顾客们到了当地旅游,按着这些人的探店视频一个个打卡美食。

内容创作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线下生意。而平台就像一根杠杆,让小微创业者的“内容长板” 撬动更大资源。

在上游,以内容起家的创业者们,通过优质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关注,积累了强大的影响力。并以此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们获得更平等的对话窗口,更优惠的条件,以及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而在下游,内容也成为了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桥梁,让小店老板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进而进行私域社群的运营。

尽管社交媒体改变了效率和商业逻辑,但没有改变生意的本质。无论是老牛的冰淇淋店,还是雯仔的小吃店,亦或是吴洋的年糕店,他们都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

雯仔说她不想只做漂亮饭,而是想把饭给做漂亮。老牛说之所以对那家冰淇淋店一见钟情,决定把这种冰淇淋做成“臻冰匠”的品牌,就是因为用料够实在,产品够厉害。吴洋说他见证过无数小店从开张到倒闭的经历,产品、味道、老板有没有开放的胸怀、会不会做生意,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探过越多的店,这些人越能清晰地感受到,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化,生意的本质永远不变——消费者追求的永远是好的品质、美的享受、实惠的价格。而雯仔、老牛、吴洋们做的,就是通过创作好内容,让好产品被更多人看到。

2025年4月25日下午13:40,雯仔在@姊妹洋芋花的抖音账号上,发送了一条“请假”视频,4月26日到4月27日不营业。

小店老板和炸土豆片的小哥哥,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对此雯仔的描述是:真的太忙啦,但要抽空结个婚。

在实体经济的赛道上,以内容入局的年轻人们,正在达成生活与事业的双重美好。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更多的精彩,也正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中悄然上演。

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店主,每一个人都很真诚地互相交流,你向我学习开店,我向你学习内容,雯仔说大家怀揣的是同一个愿望:我们知道只有整体的环境好了,我们这些个体才能更好。在那条请假视频下面,有人问:姐姐,28 号开门吗,好想吃冰浆。店主回复:开!

社交媒体像一条神奇的胡同,让她从胡同这头的观察者,走到了那头的掌灯人。而在更广阔的城市肌理中,无数个“雯仔”“老牛”“吴洋” 正沿着这条胡同奔跑 —— 他们用镜头收集人间烟火,在抖音播撒创业种子,让每个用心的故事都找到对应的食客,让每份真诚的手艺都遇见懂得的目光,成为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加速器。

这或许就是社交媒体时代最动人的生意经:好内容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颗种子,它终将在人间烟火里扎根,发芽,长成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好生意。

来源:斤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