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申请改名周天紫薇大帝被拒:行使姓名权是自由,但要自负其责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30 12:03 2

摘要:湖南一00后小伙因神级改名引发全网围观。从“朱云飞”到“朱雀玄武敕令”,再到申请“周天紫薇大帝”被拒,三次改名操作堪称当代姓名权活体样本。这波操作不仅让网友直呼“修仙小说照进现实”,更撕开了传统姓名文化与现代个体自由间的微妙裂痕。

湖南一00后小伙因神级改名引发全网围观。从“朱云飞”到“朱雀玄武敕令”,再到申请“周天紫薇大帝”被拒,三次改名操作堪称当代姓名权活体样本。这波操作不仅让网友直呼“修仙小说照进现实”,更撕开了传统姓名文化与现代个体自由间的微妙裂痕。

事件背后藏着三大争议点:一、法律赋予的改名自由边界在哪?二、奇葩姓名是否该被公序良俗“套牢”?三、频繁改名背后的社会成本谁来买单?

这年头,名字早就不是身份证上那串冷冰冰的符号了。有人靠名字逆天改命,有人因名字社死现场,最近湖南有个00后小伙直接把名字玩成了行为艺术。

两年内三次改名,从“朱云飞”到“朱雀玄武敕令”,最近还想冲个“周天紫薇大帝”的仙侠风ID,结果被户籍民警一巴掌拍在审批表上:这名字太上头,通不过!

这事儿要搁十年前,妥妥的“吃饱了撑的”系列。但放2025年,立马炸出三派观点:道系青年狂刷“原地飞升”,务实派吐槽:这哥们怕不是游戏玩魔怔了,法律圈则开始掰扯姓名权的边界问题。

毕竟《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可“周天紫薇大帝”这种名字,你说是文化自信还是碰瓷神仙?


先说这小伙的改名轨迹。2024年5月从“朱云飞”变“朱雀玄武”,2025年1月又加俩字成“朱雀玄武敕令”,这两次审批能过,说明公安系统对传统文化符号还算宽容。

但“周天紫薇大帝”翻车,问题就出在“大帝”俩字——道教尊神的名号,普通人扛着上户口本,就跟把“玉皇大帝”印在名片上似的,容易让街坊邻居怀疑你是不是中二病晚期。

法律条文里其实藏着隐形红线。《民法典》第1015条虽然开放了姓名权,但后半句“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才是终极杀招。

就像你不能改名叫“李二狗子·奥古斯都”,也不能把“支付宝”“王者荣耀”这类商标词往身份证上贴。不过“朱雀玄武敕令”能过审,说明审核标准像薛定谔的猫,全看具体语境和审核员心情。


别以为改个名就是填张表的事。这哥们要是真成了“周天紫薇大帝”,接下来得跑多少个部门?银行账户、学历证书、社保记录、房产证……每张纸上的名字都得跟着变,有些部门还得开奇葩证明。

更绝的是,有些证件根本不支持改名,比如高考准考证,到时候监考老师举着“朱雀玄武敕令”的准考证,对着真人喊“周天紫薇大帝”,这画面想想就魔幻。

台湾地区2021年闹过更离谱的“鲑鱼之乱”。为吃顿免费寿司,全台156人集体改名叫“陈鲑鱼”“张鲑鱼之梦”,结果有人发现改名次数用完了,这辈子都得顶着这条鱼过日子。

这事直接催生台湾《民法》新规:每人终身只能改三次名。反观咱们这位湖南小伙,两年内折腾三次,离红线就差临门一脚,下次再想改名,怕是要去派出所门口唱《征服》。


“朱雀玄武敕令”这名字,本质是场传统文化符号的错位拼贴。朱雀玄武好歹是四象神兽,敕令更是道教符箓术语,堆在一起像把故宫房梁上的彩绘抠下来贴手机壳上——看着炫,但经不起细琢磨。就像有人把“青龙偃月刀”纹在背上,结果被长辈吐槽“你当自己是关二爷转世”。

这种文化符号的降维使用,在Z世代里早成风潮。某游戏主播叫“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某网红ID是“女娲补天专用胶”,连奶茶店都敢叫“孟婆汤”。但当这些名字要刻进法律文件时,争议就来了。毕竟法律是底线,不是cosplay秀场。


争议的核心在于:谁有资格定义“公序良俗”?有人觉得“周天紫薇大帝”无伤大雅,就像有人管自己狗叫“玉皇大帝”;有人则认为这涉及宗教尊称,容易引发误解。

这让我想起2018年某地有人想改名叫“法拉利”,被拒后起诉公安局,法院最终以“易引发商业联想”驳回。

但法律标准从来不是铁板一块。2020年有对父母给孩子取名“北雁云依”,法院以“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为由驳回,可要是孩子叫“张北雁”“李云依”,是不是就合规了?这种模糊地带,恰恰是姓名权争议的温床。


说到底,这哥们儿折腾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就像他自曝因名字被拒面试,你很难说这是因果关系还是自我暗示。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朱雀玄武敕令”真能成为他的个人品牌,就像“李子柒”“手工耿”那样,那名字反而成了记忆点。

可现实是,他还在为高考奔波,频繁改名带来的更多是麻烦。

这让人想起明末画家朱耷,一生换了七八个字号,最后“八大山人”四个字反而成就艺术传奇。但朱耷的时代没有身份证,没有学信网,更没有HR拿着简历嘀咕“这名字太玄乎”。


当00后开始用姓名权对抗平庸,当传统文化符号沦为个性标签,我们究竟该为个体自由喝彩,还是为公序良俗站岗?

或许真正的答案藏在历史褶皱里,唐朝诗人李白字太白,王维字摩诘,这些雅号放在今天,怕是连派出所大门都出不去。但千年后,谁又会在意他们的本名?

如果给你三次改名机会,你会选择稳妥的“张伟”“李娜”,还是搏一把“齐天大圣”“嫦娥仙子”?

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的脑洞ID,毕竟在这个连微信名都能三天一改的时代,身份证上的名字,或许才是最后一块需要破除的“封建枷锁”。

来源:大先生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