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巨变:英国高街店铺五月大撤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30 12:23 1

摘要:五月的英国高街,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从快餐店、百货商店到连锁超市,十多家知名零售品牌不约而同地宣布了闭店计划。这场撤离浪潮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个体的经营困局,更是多重社会压力下传统零售业的集体喘息。

五月的英国高街,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从快餐店、百货商店到连锁超市,十多家知名零售品牌不约而同地宣布了闭店计划。这场撤离浪潮折射出的不仅是企业个体的经营困局,更是多重社会压力下传统零售业的集体喘息。

零售业的三重挤压

今年春天的英国高街,仿佛被拧紧了最后一颗螺丝。政府预算调整后,雇主缴纳的国民保险比例增加,用人成本显著提升。伯恩茅斯百年老店Beales的掌门人托尼·布朗坦言:"税收和工资上涨使经营变得不可持续。"这家始于1881年的百货公司,最终在本月14日关停了最后一间门店。

比人力成本更尖锐的,是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能源价格上涨让24小时恒温的肉铺与冷藏超市难以为继,全英最大的玩具零售商The Entertainer位于坎布里亚郡的门店,正是因此结束了营业。与此同时,商业租金持续走高,占据黄金地段的伯明翰快餐店The Meat Shack在租约到期后,不得不另寻新址——原址将被拆除或重新开发。

更令人忧心的是顾客的流失。利兹的贸易商店Trade Me In在告别信中写道:"大公司正在吞噬高街的多样性。"当线下客流逐渐被电商分流,曾经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愈发冷清,店铺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位顾客身上,显得愈发沉重。

十家店铺的退场倒计时

这场撤离潮中,每个闭店决策背后都暗藏着不同的生存密码。

在考文垂,经营多年的Wetherspoons酒吧选择在25日画上句号,企业声明中将此定义为"纯粹的商业决策"。相距仅百余公里的达灵顿零售园,快时尚品牌Next的门店正进行最后的清仓,去年提出的闭店预警如今成为现实。

租赁合约成为压垮多间店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弗内斯的文具品牌Smiggle,在5月21日租约到期后选择离去;利物浦Belle Vale购物中心的Poundland分店,则随着母公司Pepco的出售计划,成为五月首批休业的店铺。

成本控制与效益考量的博弈无处不在。鞋类连锁Shoe Zone在德文郡路门店的玻璃窗上,从去年十一月就开始张贴闭店预告,"商业税率上涨、工资增长和反常天气"的三重打击,让这个折扣品牌在本月13日彻底离开海港小镇。

规模企业同样难逃震荡。莫里森超市关闭了17家便利店及附属服务设施,约克郡哈克斯比分店的灯光将在14日熄灭;拥有107家门店的The Entertainer,在坎布里亚郡巴罗因弗内斯的闭店行动中,仍坚持强调调整是"商业布局优化"。

#图文打卡计划#高街未来的生存启示

细究这一波闭店浪潮,既有企业主动的战略收缩,也有被动应对的无奈抉择。政府财政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叠加效应正在改写零售业规则,传统"重资产"运营模式面临着重新洗牌。

短期来看,近万名从业者面临着岗位调整的压力,社区居民则失去了熟悉的购物选择。以普尔镇为例,Dolphin购物中心百年老店的退场,不仅带走了一个时代的生活印记,更消解了部分商圈的地标性吸引力。

但硬币亦有另一面。Trade Me In在告别信中恳切呼吁:"请继续支持独立咖啡馆、手工市集和小型企业。"这恰好揭示了一个新的可能性——当连锁品牌开始收缩,灵活的小型商业或许能在细分市场获得生长空间。当前伦敦肯顿市集里蓬勃发展的手作店与主题快闪店,似乎正在印证这种转型趋势。

五月的闭店清单既是时代的注脚,也是变革的序章。当大型零售集团陆续撤离高街核心地段,空置的商铺或将迎来新的入驻者:可能是更具创意的概念空间,或是线上线下结合的体验店。正如零售分析师约翰·帕尔默所说:"真正的危机不是店铺数量变化,而是能否找到与新时代消费者对话的方式。"

这个夏天,行走在英国高街的人会看到更多"本店即将关闭"的告示,但橱窗前打折甩卖的红色标签下,或许也藏着商业新芽破土的契机。正如伯明翰The Meat Shack主理人所言:"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他们正在寻找的新店址,可能预示着社区商业形态的重构:更小的体量,更灵活的运营,更精准的服务半径。

零售业的生命力,或许就藏在这场撤离与重生的轮回里。无论是继续坚守的独立店铺,还是悄然入局的新锐品牌,适应变化的勇气和创造力,终将写就高街的下一个篇章。

来源:麓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