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安贞医院知名儿科专家邓腾兰教授指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影响绝非仅限于表面的肢体抽动或发声异常。这种疾病犹如一柄双刃剑,在生理与心理层面对患儿造成双重冲击。
北京安贞医院知名儿科专家邓腾兰教授指出,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影响绝非仅限于表面的肢体抽动或发声异常。这种疾病犹如一柄双刃剑,在生理与心理层面对患儿造成双重冲击。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观察,患儿大脑基底节区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的异常活跃,如同失调的交响乐团,导致运动神经系统频繁出现不自主的"短路"现象。临床表现为眨眼、耸肩等简单抽动可能逐步演变为复杂的跳跃、旋转动作,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伤性行为。更值得警惕的是,约30%-50%患儿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与抽动频率呈显著正相关。
在心理社会影响方面,这种疾病如同无形的枷锁。学龄期患儿由于异常行为常被误解为"故意捣乱",导致社交孤立率高达67%(中国儿童健康协会2022年数据)。青春期患者因症状反复产生的病耻感,使其焦虑障碍发生率较正常儿童高出4-5倍。邓教授特别强调,未经规范治疗的患儿成年后,其职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质量会呈现断崖式下降。
不过,邓教授也指出,通过药物联合行为疗法的"双轨干预"模式,约75%的轻中度患儿可获得显著改善。正如她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所示,早期干预组患儿的社会功能评分较延迟治疗组提升达42.6个百分点。这提示我们,科学认知和及时干预是化解这一"神经风暴"的关键钥匙。
来源:儿科医生邓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