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远离内耗的终极秘诀,只有 4 个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7 05:26 2

摘要:与其给自己定一堆目标, 不如找到最核心的那一个, 集中火力拿下它。

简单,是内耗最好的解药。

我以前,是个内耗特别重的人。

因为太想变好。

给自己定了一堆目标。

每天安排十几件事,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没完成,会自责;

完成了,又觉得没意义。

长时间这样活着,哪怕坐着不动,脑子都像在打仗。

结果就是——得了轻度抑郁。

后来去做了心理咨询,才慢慢看明白:

我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努力,

而是把生活,过得太复杂了。

后来干脆把目标聚焦到 一两个,

把事情做“少”,

反而整个人松下来了,状态也越来越好。

那一刻才明白:

多则惑,少则得。

远离内耗的终极秘诀,只有四个字——简化一切。

01 简化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

内耗的根源是什么?

就是目标太多太杂,想要的太多。

教员在《毛选》中曾经说过:

"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些已经说明白了:

与其给自己定一堆目标, 不如找到最核心的那一个, 集中火力拿下它。

你可能会问:这样真的有效吗?

看看历史就知道了。

苏中战役中,粟裕的华中野战军一开始想保卫多个解放区。

结果把3万兵力分散在200公里战线上,处处被动。

教员连续发电,强调"每次集中三倍以上兵力歼敌一部"。

粟裕采纳后,将主力集结于邵伯、如皋一线,结果七战七捷,歼敌5.3万。

这不是孤例。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作者加里·凯勒创立的房地产公司曾陷入困境,尽管团队拼命加班,业务却毫无起色。

他的导师给了一个建议:

只保留一个目标——找到14个关键岗位的胜任者,其他事务全部暂停。

加里主动辞去CEO职务,专注于这一件事。

找到这14人后,他又规定团队每周只聚焦一个问题:哪项工作一旦完成,会让其他事务变得简单或不重要?

结果公司利润连续10年以40%的年均增速成长,从区域小企业变成全国巨头。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盯着那份未完成的目标清单,感到窒息?

我们都曾以为自己不够努力,其实是被野心拖垮了。

正所谓逐二兔者不得一兔。

成功不在于你能踏上多少条船,而在于你能为哪一条船倾其所有。

02 简化思维,抓住核心打蛇七寸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

明明什么都没干,就躺在沙发上,却感觉比搬了一天砖还累。

身体没动,脑子却在超速运转:

"今天那个会议我说错话了吗?"

"朋友圈没人点赞是不是内容太无聊?"

"晚上吃什么好呢,但又不想点外卖..."

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大脑思绪的本质就是追求熵增,稍不注意就容易想太多。

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有次只是要给客户发个方案,却在脑中预演了八百种可能性:

"这样表达会不会太直接?"

"那样写又显得不够专业?"

"如果客户不满意怎么办?"

结果纠结三小时,连个微信消息都发不出去。

毛选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

汉代郑玄也提到: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说白了,当思绪乱如麻时,找到最核心的问题就够了。

就像打蛇只需打七寸,一击即中。

当年,党内很多人对革命高潮何时到来纠结不已,陷入内耗。

教员却只关注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否在加剧?

只要答案是肯定的,其他都是噪音。

于是他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念。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接到一个从未做过的工作,脑子顿时乱成一团浆糊。

所有可能的问题一股脑涌来,越想越乱,越乱越怕,越怕越拖。

这时候你只需要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件事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想清楚这一个问题,也许就能让你思路清晰不少。

所以当你感到思绪混乱、内耗严重时,不妨问问自己:

在这团乱麻中,真正卡住我的是什么?

找到了,一把剪刀剪断一根线,整团乱麻就松开了。

03 简化行动,迈出第一步最重要

有时候即使想明白了该做什么,却还是迟迟不动手。

这种情况你一定遇到过: 知道要做,就是做不起来。

可能是这事对你太重要, 也可能是对你太陌生, 还可能是你怕面对结果。

不行动更糟,越拖,心里越堵。

我就栽过这种跟头。

要给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发个项目合作消息,结果纠结了整整三天才发出去。

导致我连续失眠三晚,人都憔悴了。

这该怎么解决?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提出了"最小行动按钮"策略。

简单说,就是当你无法行动时,为自己设计一个小到不可能失败的动作,直到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李松蔚有个来访者患上了重返职场恐惧症,离职一年都没找工作。

她特别恐惧写简历,每次尝试都陷入内耗。

李松蔚给的建议很奇怪:每天拿出1小时写简历,但无论写成什么样,完成后就立即删除。

猜猜结果?

这位来访者从回收站里的5份简历草稿中,整理出了一份完整的简历,最终找到了工作。

教员也曾用类似方法解决苏区扫盲问题。

当时红军和农民文盲率超90%,但反围剿是工作重心,没有大块时间搞教育。

教员的方案是:把3000常用字拆解成每天学3个字,做成手掌大小的卡片插在草帽、枪套或农具把手上,利用碎片时间认读。

试点3个月后,60%学员掌握了500个基础字。

你看,解决所有困难的第一步,都可以简化到让人无法拒绝的程度。

别再想着完美起步,先迈出那一小步,哪怕只是抬抬脚。

04 掏掏心窝子

生活的重担,有多少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

教员早已揭示了内耗的解药——简化一切。

简化目标,只留最重要的那一个;

简化思维,只抓问题的核心矛盾;

简化行动,只专注于有意义的第一步。

我们常常被自己的野心打败,却被简单的行动救赎。

因为人生,本就该是简单的模样。

来源:幽默艺术家H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