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舟十九号,欢迎回家!”这本来是4月29日这一天全国人民所期待的“太空大片”的结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沙尘暴,却让这次航天员的返程计划按下了暂停键。
文 |鳄娱海棠
编辑 |鸣乔
“神舟十九号,欢迎回家!”这本来是4月29日这一天全国人民所期待的“太空大片”的结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沙尘暴,却让这次航天员的返程计划按下了暂停键。
原定于4月29日实施的返回任务,却因为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东风着陆场突遭大风沙尘天气,当地的平均风速超过了6级、能见度更是直线骤降,这使得这次返航不得不被迫推迟。
而对此相关部门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强风天气会影响降落伞开伞的姿态,甚至会让返回舱偏离预定的落地点,而严重的沙尘更是会阻断通信信号,使得搜救的难度陡增。
而这种“宁可推迟、绝不冒险”的态度,则正是中国航天“零失误”的底气。
而就在48小时前,着陆场上还刚完成最后一次的全系统演练,近百台车辆集结、5架直升机待命、卫星通信分队严阵以待,准备在“黄金十分钟”内传回航天员成功返回地面的第一画面。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万事俱备之际,当地的天气却成为了最大的“拦路虎”。
而面对这突发的气象危机,着陆场的指挥部也紧急连夜会商。
根据相关的消息透露,飞船的安全返回需要满足“平均风速≤15米/秒”的这一项硬指标,而当天的实测风速已经超标,这是使得这次返回推迟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更加棘手的是,4月底这会儿正值该地区的大风高发期,因此当地的沙尘天气可能会持续数日之久。
以往的神舟飞船大多都会选择地形平坦的西区着陆,但为了避开恶劣的天气,于是团队决定启用面积更大的东区。
但这里遍布着梭梭林、盐碱地和湿地,车辆通行的难度较大,不过这一点我们的航天指挥团队也提前想到了,相关的搜救队已经提前了一个月在当地演练复杂的地形救援,确保“落哪救哪,万无一失”。
飞船返回需精准匹配空间站过境时机与着陆场天气,科研人员根据轨道参数的反复测算,最终锁定了一个最佳的落地时间窗口——此时的风力减弱,且飞船能以“5圈快速返回”模式在50分钟内完成从分离到着陆的全流程。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个无网络信号的1300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如何能够确保此次的搜救行动万无一失呢?其实答案就藏在两支“特种部队”当中。
为航天员们保驾护航的,首先就是我们的 卫星通信分队,他们与开舱手同时抵达落地点,扛着便携式的卫通设备,像搭积木一般的快速组装天线、主机和摄像机。
仅仅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他们就能过让现场的画面顺利传回北京指挥中心。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测控团队,这支被称为“戈壁天眼”的雷达团队,用升级版的设备以“百米外看清头发丝”的精度去锁定返回舱,为返航提供最后一层至关重要的保障。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返程最让人惊艳的,还是莫过于我国航天事业上“5圈快速返回”技术的实战应用。
让我们说的更加形象一点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如果把地球比作是一个操场,那么以前的飞船就像是刚学开车的新手一样,要在操场上转十几圈才能够找到出口,而现在的神舟飞船则更像是一个老司机,能够很快的找准时机一脚油门就冲出来。
这次的飞船返航,从脱离空间站到落地,全程仅需要50分钟。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在早期的神舟飞船返回地面时需要整整24小时才能够顺利落地。
而现在所用到的时间还不到以前的二十四分之一,这就相当于你去北京到上海以前坐的是火车,现在改成了飞机。
在取得这一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智能算法的实时轨道计算,还有推进器的毫米级姿态调整,正是这些先进的技术,保障了这一新技术的伟大突破。
不过最刺激的环节还是穿越“黑障区”的时候,当返回舱以每秒7。9公里的速度冲进大气层时,此时航天飞船表面的温度瞬间飙升到了1500℃以上,使得周围形成了等离子体的“火墙”。
这时候飞船会与地面暂时失联4分钟左右,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我们就只能祈祷航天员们好运了,但现在咱们有了另一个强大的黑科技——量子通信中继系统。
这一强大技术让飞船能够在冲进大气层后的这种高温环境下仍然能够与地面保持联系畅通,这位飞船的安全着陆提供了非常大的保障。
在这次惊险的48小时里,真正让人动容的不是技术参数,而是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紧紧的盯着屏幕上天气的变化和飞船的位置,其它的航天工作者们也都没有闲着,在这四十八小时内,他们真正的做到了万事具备。
而在万事俱备的背后,是他们默默的付出和奉献,让我们致以崇高敬意的不止是那些航天英雄们,还有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航天工作者,他们都是我国航天事业的脊梁。
另外,于此相对比下,美国的“星际客机”飞船曾经因为漏气故障的缘故险酿了大祸,而我国航天的“双保险”策略却更显稳健,这就是我国航天失误率极低的秘诀。
相信大家在看飞船返航直播时都会和我一样,手心里全都是汗,每次飞船顺利落地的那一刻,心里都充满了兴奋与自豪,都会为祖国科技的强大而骄傲!
对于这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航天人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践行“安全不是概率,是必须做到的100%。”这句话。
从神五到神十九,22年的载人航天路,中国用“零失误”完美的诠释了对生命的敬畏。
而这48小时的波折,相信也终将胜利,这也正是对这份敬畏的最好注脚。
来源:脑洞大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