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月29日,义乌市首届国际文化才艺交流大赛启幕。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近百名浙江传媒学院的留学生,来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奇妙之旅。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月29日,义乌市首届国际文化才艺交流大赛启幕。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近百名浙江传媒学院的留学生,来到“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融合多元文化的奇妙之旅。
中外文化交流共融 各国才艺同台绽放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义乌市首届国际文化才艺交流大赛拉开帷幕。舞台之上,各国留学生轮番献技,马来西亚组合带来中文歌曲《我知道》,阿富汗的托希带来传统阿富汗歌曲,来自巴勒斯坦的珠玑热情舞蹈,哈萨克斯坦的阿布巴卡尔用民族乐器冬不拉演奏了一曲《Erkesilkim》,还有一段段Freestyle惊艳全场,多次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本次活动,留学生们在诠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同时,又融入了其母国文化元素,形成了“文化共生”的独特表达,塑造了“和而不同”的文明对话样本。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鸣” 国际青年叙事的全新表达
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日用品、小家电、玩具……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留学生们猎奇驻足。来自伊朗的法蒂玛举着相机边走边录,“回去之后,我要剪成Vlog放在我的Insatagram 和Tiktok上,让大家认识真实的义乌。”
“义乌市首届国际文化才艺大赛落地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宣传契机。”义乌二区本次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留学生们来到这里,亲身感受、自发传播,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义乌的商贸和文化。”
校媒携手共育“Z世代传播者” 提高中华文化传播声量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深化背景下,浙江加速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高地”,浙江传媒学院启动“Z视界”国际传播工作坊,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国际传播经验,助力浙江高校讲好教育故事、传播浙江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本次活动精准对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需求,契合学校培养‘知华友华、知浙友浙’优秀国际学生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周佳丽认为,此次与杭州日报联手,充分发挥“传媒+”优势,放大传播声量,展现了中国高校开放包容的办学形象,为校媒共建、国际传播提供了创新实践案例。下一步,浙江传媒学院将继续与杭州日报深度联合,通过资源互补的“物理叠加”激发创新活力的“化学反应”,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技术素养与文化自信的“Z世代传播者”,为国际传播中心注入学术智慧与青年创造力。(张杰)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