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 月 28 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走进 “2025 上海民生访谈” 节目直播间,围绕不同群体就业服务与职业保障等话题,带来最新政策分享。在这场时长两小时的直播中,公共就业服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其中,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进展更是备受瞩目。
4 月 28 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走进 “2025 上海民生访谈” 节目直播间,围绕不同群体就业服务与职业保障等话题,带来最新政策分享。在这场时长两小时的直播中,公共就业服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其中,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进展更是备受瞩目。
去年,上海全力打造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已建成 355 个站点,涵盖 331 个社区站点、22 个园区楼宇站点以及 2 个高校站点。今年,市政府将建成 500 个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以服务满意度为导向,积极探索将 AI 等新技术、新场景融入站点,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在此背景下,小砖块科技数字化就业解决方案助力淞南镇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上海 15 分钟就业服务圈首个智慧就业服务站点。
淞南镇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引入小砖块科技的数字化就业解决方案,成功开创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的全新模式。该方案由小砖块科技新形态就业平台“快结荐”、智能感应线圈技术和 1 号求职机共同组成,为招聘求职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同时也让就业服务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这一方案不仅契合当下行业对开放双边市场生态的需求,更是用实际行动打破传统人力资源服务的局限,为劳动者和企业搭建起高效、公平的对接桥梁。
智能感应线圈技术在招聘场景的应用极具创新性。布点该技术的企业和商户,通过手机利用线圈碰一碰功能与 AI 语音生成技术,即可完成 “一碰即登、一说即发” 的智能化招聘流程。以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咖啡店为例,以往店主招聘需经历填表、打字、四处张贴广告等繁琐流程,如今只需对着手机说出招聘需求,岗位名称、描述、工作地点等信息便能自动生成,不满意还可随时编辑调整,一键即可发布岗位,操作简单易懂,新手店主也能轻松上手。
在宝山,智能感应线圈技术的布点规模可观。保就业数据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淞南镇地图,白色图标代表已布点线圈感应技术的点位,目前超过 800 个。当点位通过线圈碰一碰技术发布岗位信息后,图标颜色会转为蓝色,大屏两侧同步实时呈现该区域招聘、求职活跃度,构建起动态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与智能感应线圈技术服务企业商户不同,1 号求职机专注为求职者提供服务。其搭载龙门就业大模型,推出 1 号数字人 “跃跃” 功能。求职者向 “跃跃” 说出自身需求,“跃跃” 便能依据位置和需求,精准匹配并推荐岗位信息,同时还提供职业规划、简历修改、面试技巧等实用建议,根据对话内容为求职者挖掘附近及周边岗位。刚毕业的杨同学使用 1 号求职机后表示:“感觉挺方便的,有很多附近的岗位,我正在筛选,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李弘介绍,智慧就业服务站点通过先进技术应用,为市民、企业商户带来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体验,为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目前,本市人社部门已在各区多个站点铺设自助求职终端设备,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杨佳瑛局长在直播中指出,淞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 15 分钟就业服务站点提质增效的典型代表。接下来,人社部门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统一提升站点功能,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落实公共就业服务基层赋能计划;另一方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赋能,探索 “AI + 就业” 新模式,运用数字技术精准匹配推送就业信息,让就业服务更智慧高效、触手可及。
宝山作为上海北部超大规模劳动力集散地,新就业形态求职需求旺盛。不久前,北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在淞南揭牌,新就业群体 AI 求职、15 秒简历投递、数据智能精确匹配等便捷服务,正是新兴领域党建与智能求职融合的生动实践。作为扎根淞南的科技企业,小砖块科技将继续在淞南这片创新热土上深耕,探索数字经济更多可能,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贡献力量。
来源:1号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