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担任科主任以来,他率先在花都区内开展多项高难度腹腔镜手术,包括肝癌解剖性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脾脏切除加贲门血管离断术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在区域内填补了技术空白。
马克强深刻理解“大医精诚”的精髓,他勤勉治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精进医术,获评“花都区最美学科带头人”。
在临床领域,他敢于直面挑战,从基础手术起步,循序渐进,直至攻克诸多高难度手术。
前排中间为马克强
精于医技!他用手术刀书写“肝胆”春秋
2018年,马克强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引进担任普通外科主任。
担任科主任以来,他率先在花都区内开展多项高难度腹腔镜手术,包括肝癌解剖性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脾脏切除加贲门血管离断术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等,在区域内填补了技术空白。
2018年,他率先推行腹股沟疝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间手术模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聚焦科研!他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
连续多年,马克强带领团队不断开拓新技术,大力建设学科特色,进一步扩宽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
他的努力不仅提高了肝胆疾病的治愈率,还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医生,对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荣获“广东省加速康复外科示范单位”称号,并于2022年被列为院内重点学科。同年,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外科合作,在花都设立分中心;2024年,更获花都区卫健局批准,成为花都区疝病中心。此外,肝胆胰疝外科也是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消化病学科的组成科室之一。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更是孜孜不倦,多项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术期刊采纳,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为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马克强积极开展手术直播,不仅充分展示了肝胆胰疝外科及疝病领域的微创技术实力,更为同行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搭建了平台,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服务患者!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比翼并举
马克强深知,医疗的本质是服务,而优质的服务则是医疗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他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就医体验。
据了解,2018年他便敏锐地洞察到加速康复理念的重要性,并毅然将其引入普外科的临床实践中。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举措,如VTE预防、多模式镇痛、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饮食调整等,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2025年4月,“马克强加速康复外科创新工作室”被评为2025年花都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45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1周入院,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马克强主任采用“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仅通过脐部单一小孔完成操作,兼具美观与功能性优势,尤其适合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出院当天,患者就为他送上锦旗,感谢肝胆胰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高超医术和悉心照料。
除了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外,马克强还非常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科室文化的打造。他倡导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建立患者沟通微信群,定期进行术后随访。此外,他还创立了科室微信公众号、病区读书角,通过视频、图文、书籍等多种形式向患者传递健康知识、就医指南与人文关怀,让患者受益匪浅。
从医感言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医生,要不断求实创新,精益求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
专家简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马克强
肝胆胰疝外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担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组副组长、广州市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癌分会委员以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任职。
主要研究肝脏肿瘤,胆道肿瘤与结石病,胰腺疾病,尤其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及综合治疗。精通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腹腔镜腹壁疝、切口疝、造口旁疝等复杂手术,擅长腹腔镜肝癌根治术,腹腔镜胆肠吻合术,腹腔镜脾脏切除+贲门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开展各种超声介入手术,包块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腹腔镜辅助肝脏肿瘤射频、微波消融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胆管穿刺、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上午(上午08:00-12:00)
出诊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总院区3号2楼3307室
文|薛仁政 吴嘉敏 刘聪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