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祖国出征太空,我是幸福的。脚踏实地的感觉,也是幸福的。马上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以及天地一心日夜陪伴我们的战友们同仁们,我们也非常地期待……”
4月30日下午,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安全顺利出舱,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完成首飞之旅。
“为祖国出征太空,我是幸福的。脚踏实地的感觉,也是幸福的。马上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以及天地一心日夜陪伴我们的战友们同仁们,我们也非常地期待……”
“太空出差”183天,宋令东从神舟十九号返回舱出来时,回楼村的小广场上响起了热烈掌声,叫好声不断。
4月30日,宇航员宋令东的家乡菏泽市曹县侯集回族镇回楼村的小广场上,热闹非凡。十里八村的乡亲们聚在一起观看直播,见证航天员们返回地球。
宋令东是我国首个飞天的“90后”男航天员,也是山东第二位上太空的航天员。从一名乡村少年,到翱翔蓝天的空军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骄子,宋令东的故事点燃了不少追梦人的奋斗激情。
男子汉的飞天梦
4月30日一早,宋令东老家回楼村的农家小院里便热闹了起来。宋令冬的母亲智巧荣特意换上了一身喜庆的红色衣服,迎接宋令东返程。
村广场的直播大屏上,刚出返回仓的宋令东对着镜头打了个招呼,智巧荣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喜悦的泪水顺着眼角滑落。
二十多年前,为了尽可能给年幼的宋令东和姐姐提供好的学习条件,智巧荣和丈夫宋同争在孩子的学校附近租了一处平房,夫妻俩一边摆摊做生意,一边陪读。让孩子们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成为夫妻俩最朴素的愿望。
少年心事当拏云,年少的宋令东却有更大的梦想。
2003年,13岁的宋令东跟同学们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舟五号发射。火箭刺破云霄,奔向宇宙的画面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也就是在那时,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飞天的种子。
“宋令东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成武一中学习期间,班主任刘原伟向宋令东推荐了“招飞”这条路。在刘原伟的鼓励和帮助下,宋令东选择了离太空更近的天空,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2008年9月,初入航校的宋令东,训练中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为了克服晕眩,宋令东甚至让同学把自己绑在旋梯上,不到迫不得已坚决不停。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在单飞之际,宋令东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起落之星”。
“最好的男子汉去飞行”,这句航校教员写在黑板上的话,成为宋令东立志成为“最好男子汉”的起点。他不断磨砺飞行技术,成为空军航空兵某旅首位“90后”三代机飞行员,完成了从乡村少年到蓝天卫士的华丽转身。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20年9月,宋令东凭借出色的飞行技能和综合素质,成功入选中国第三批航天员。
在入队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宋令东需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训练等八大类上百个训练科目。然而第一次任务选拔,他却榜上无名。
欲“问天”,先问己。从天空到太空,虽是一字之差,但差别巨大。多年的飞行生涯塑造出宋令东冲劲十足的性格特质,而载人航天工程可谓是“万人一杆枪”,各分系统必须依靠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
宋令东决意改变自己。在训练、工作及生活中,他都刻意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稳下来、静下来,做到不骄不躁,不徐不疾,协作配合。为了磨炼心性,他还特意学习了钓鱼,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耐心等待和静心观察,一点点突破自己。
终于,2024年10月29日,宋令东入选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最好男子汉”的飞天梦更近了。
“太空出差”183天
“五、四、三、二、一,点火!”
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宋令东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刻。这一刻,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伴随着火箭尾部喷出耀眼的火焰,宋令东飞天了。
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回楼村农家小院里,宋令东的父母及亲朋好友,屏气凝神地注视着电视直播画面里的每一个镜头。直到宣布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从电视机里传出来,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
浩瀚太空迎来中国首个“90后”男航天员,在离地球400公里的“天宫”里,宋令冬继续耕耘着自己的飞天梦。
“太空出差”的183天里,宋令东和航天员同事们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宋令东也成为我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
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展了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80多项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当天,宋令东在太空中深情表白:“自立自强,才能挺起脊梁。站在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里,更加真切感受到‘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的分量。”
“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是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从一名乡村少年,到翱翔蓝天的空军飞行员,再到逐梦太空的航天骄子,宋令东的故事激励着不少追梦人努力奋斗。
在宋令东的母校成武一中,宋令东已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榜样。不久前,在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成武一中举办了“青春逐梦航天,致敬榜样宋令东”的主题活动。刘原伟深情讲述了宋令东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故事,将更多飞天梦的种子种到了同学们的心里。
“宋令东的微信号就叫‘守望者’,他曾说‘守望者’是他的一个梦想,他觉得做一名宇航员是在为人类的未来做探索,也是在守望未来。”刘原伟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宋令冬的一路成长。“男子汉就是男子汉,男子汉就要顶天立地。”刘原伟对学生宋令东不吝溢美之辞,他经常用宋令东的故事激励学生们,鼓励他们勇于追求梦想。
家乡牡丹迎接凯旋
4月30日13时8分许,搭载着宋令东等3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稳稳降落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九号乘组圆满完成了各项太空任务。
出舱后的宋令东说,为祖国出征太空,他是幸福的,脚踏实地的感觉,也是幸福的,马上就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以及天地一心日夜陪伴的战友们同仁们,他非常地期待。
实际上,在得知宋令东将要从太空回来的消息后,老家的乡亲们早早就开始做准备。
曹州墙绘师刘晓白专门来到回楼村,用了两天多时间,为村里广场的房前屋侧喷绘了火箭发射、天宫一号、宇航员等图案,他称之为“梦想星空”。村广场上还设置了火箭、天宫和宇航员模型等,打造出逐梦太空的科幻场面。
宋令东老家回楼村还新铺了沥青路,村容村貌也进行了改造提升。智巧荣用手机录下了村里的变化,说是要发给宋令东,“等他身体休养过后,让他回老家来看一看。”
回楼村的乡亲们自发组织秧歌队,庆祝宋令东从太空凯旋。来自田集村的村民葛大爷,骑了25公里的电动车,专门到回楼村广场大屏,看宋令东返回地球的直播。
为迎接宋令东“太空出差”归来,菏泽曹州百花园特意准备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神州红”和“神州紫楼”,送到宋令东老家的农家小院种下,以牡丹花开最美的姿态,迎接英雄凯旋。
“神州红”和“神州紫楼”都是“太空牡丹”。牡丹省级农高区研究员庞志勇介绍,2002年3月25日,约200粒菏泽牡丹种子搭乘“神舟三号”飞船进入太空,历经6天18小时,环绕地球飞行108圈,这是我国首次在失重环境下对牡丹开展变异实验。
菏泽曹州百花园太空牡丹繁育基地的高级农技师孙文海介绍,当年这批牡丹种子在曹州百花园种下,就展现出了比普通牡丹出土早、长势快、开花早、花期长以及颜色艳等的特性。曹州百花园便对多个特性表现强的太空品种进行了扩繁,目前百花园内已扩繁太空牡丹2000余株。
出征太空时,宋令东特意带了一幅牡丹图。
“在我的家乡,牡丹既寓意着吉祥如意,也寓意着繁荣昌盛。我打算把这幅画挂在我的睡眠区,它会激励着我更好地完成任务。”去年宋令东乘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前说过,“明年牡丹花开的时候,就是我们回家的日子。”
如宋令东所愿,牡丹花开时节,家乡的牡丹盛放,迎接着他的凯旋。
来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