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互联网老兵的真心话:自媒体是赚钱的捷径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30 16:11 2

摘要:最近看了卢松松《500车马费都没有?自媒体基本沦落为网络民工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同样有着18年互联网经验的老兵,今天也简单说两句。

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最近看了卢松松《500车马费都没有?自媒体基本沦落为网络民工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同样有着18年互联网经验的老兵,今天也简单说两句。

自媒体真不是赚钱的捷径!

卢松松在这篇中提到两个观点:

一个是自媒体越来越难做,跑个活动接个广子还要自己掏路费、住宿费;

第二个则是别把自媒体当蓄水池,有工作就熬着,千万别辞职。

我很赞同他的说法,首先自媒体真不是赚钱的捷径,而且越来越难做。

如果放在10年前或者七八年前,大家要是想把自媒体当做一个来钱快的赛道,我举双手手脚支持你放开看,可如今时代真的变了。

一是自媒体这条赛道红利消耗的差不多了,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可池子就那么大,平台能分的流量就那么多,僧多粥少的局面只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这个现象从今年春节后就特别明显。包括我的大号“唐大业大实话”,去年一年都保持一个很高的推流水平,谁能想到年后上班突然就没了。

当时我做了很多分析,担心是不是哪里违规了,也怀疑是不是部分文章评论区不太和谐被限流。可我又观察了很多公众号,都或多或少存在限流甚至被踢出流量池的问题,所以猜测这是个普遍现象。

原因很简单,自从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后,更多的人开始尝试用AI写文章,甚至大批起号做自媒体矩阵。这就导致各个平台都充斥着AI无脑生成的低质文章,平台也看不下去了。

所以平台开始优化算法,甚至推出AI检测原创度的大模型,限制AI生成类的文章。

可能有人要问,我的文章是自己写的,为啥也没有推流了?

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一是平台识别AI的技术还不完善有误伤,二是就像上面我所说的,红利吃光了,做的人却更多了,流量这么一稀释,用心生产原创的人也跟着受影响。

大环境不好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就像卢松松说的,自媒体跑线下活动赚车马费的,多少在所处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连这样的大V都拿不到钱,说明自媒体上游的金主爸爸也没钱了。

这个问题同样体现在流量收益上。如果是前两年,一篇10万+的公众号爆文,单靠广告收益就有五六百,可现在能有二三百就烧高香了。品牌商家没钱,平台广告收益只会越来越低。

还有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不管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是以前自媒体躺赚的时代,做自媒体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如果一两个月不赚钱就熬不住,我劝你赶紧找个班上。

可我还是建议你做自媒体

说完自媒体不是赚钱捷径这个理,可我还是建议大家做自媒体。

这话听着像在打脸,可其实并不矛盾,因为你要去想另一个问题。

如果你现在工作不如意,收入下降想靠副业增加收入。或者干脆失了业,想一边找工作一边做点兼职,那自媒体就再适合不过了。

一边上班一边做副业,送外卖和开网约车肯定不现实,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下班那点时间赚不到几个钱不说,可能还会把身体搞坏。

做自媒体就不一样,不是捷径但也代表着门槛低投入少,只要有想法有特长,有手机和电脑就能多,最多再配点拍短视频和直播的设备。

而且自媒体是一扇窗口、一笔资源、一种方向。

这三个比喻要连在一起看,首先靠自媒体在特定的领域打造个人IP,给自己做传播,也给别人做宣传。不管流量高低、粉丝多少,只要用心做内容、精心包装自己,就能在这个行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一个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传播者;

然后呢,当你的个人IP逐渐成型,可以搞社群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私域。还会有品牌找你合作。这是一个慢慢积累资源的过程,哪怕赚得少,也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之前曾经关注过一个北漂的游戏博主,他一边上班一边剪辑游戏相关的评测视频,偶尔还会直播和粉丝聊天打游戏。粉丝不算多,微博和B站加起来差不多5万。

前两年由于公司不景气,他成了被“优化”的那部分。当时有点绝望的他表示已经弹尽粮绝,可能要回老家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账号接了几个广子。虽然钱不多,但简直是雪中送炭,暂时让他坚持住了。

后来他找到了新工作选择继续留在北京,很感慨地表示:“要不是业余时间做自媒体,这次绝对坚持不下去。”

最后再来说说什么是方向。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困境感到迷茫时,自媒体也许是你无奈中不得已的选择。

然而正是这种选择,给了很多人新生的机会。通过做自媒体,有人成了写作高手,有人成了视频剪辑大牛,总之在做的过程中,能逼迫你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去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通过自媒体提升能力之后我们会发现,求职的路变宽了,创业的方向也更多了,生活变得更美好。

所以啊,即使现在做#自媒体 很难,还是建议每个人都能尝试一下。不求迅速变现,至少多个收入来源。

来源:唐大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