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治理难题千头万绪,如何找到破局关键?4月29日下午,东塘街道首期“书记沙龙”在七里庙社区“温暖里”治理服务中心火热开讲,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党建专干等20余人化身“解题人”,通过“示范观摩+靶向献策”,解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为社区品
基层治理难题千头万绪,如何找到破局关键?4月29日下午,东塘街道首期“书记沙龙”在七里庙社区“温暖里”治理服务中心火热开讲,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党建专干等20余人化身“解题人”,通过“示范观摩+靶向献策”,解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为社区品牌建设注入全新活力。
01 以“实景课堂”破题激活经验共享新范式
活动伊始,七里庙社区书记庄伟引领参会者沉浸式体验“邻聚力·温暖里”党建品牌建设历程。以紧扣党建品牌主题的场景化呈现,生动讲述“温暖里”治理服务中心空间规划、服务功能整合与品牌理念提炼,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居民需求导向+党建赋能”为方向的服务模式创新。
同时,庄伟分享了自己在社区治理、阵地建设、品牌打造方面的经验与困惑,坦诚讲述自己作为社区书记,如何行之有效地解决困难,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出出招”“带带路”。通过这种分享案例和实践心得的方式,共融各位书记的独特工作经验和解决问题思路,既互学互鉴共享经验,也群策群力共话治理。
02 以“靶向献策”为径探索基层治理新航向
“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阵地该如何破局?”“老年食堂怎样实现可持续运营?”在“靶向献策”环节,一个个直击基层治理难点的问题被抛出,与会人员围绕“阵地布局优化”“服务精准化”“品牌差异化”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面对空间效能提升的课题,有社区书记提出建设“流动服务角”构想,计划打造可灵活移动的“暖新驿站”,让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在奔波途中也能享受歇脚、充电、饮水等便捷服务;针对服务精准化需求,多位书记聚焦“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建议通过建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开设“四点半课堂”等举措,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民生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谈及品牌建设,“深挖特色”的理念成为共识,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社区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塑造品牌特色……
党政班子成员也从专业视角出发,为社区治理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强调品牌建设要“接天线、接地气”,治理工作要紧紧围绕民生痛点发力,让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居民。
03 以“长效赋能”实现“单点开花”到“全域繁茂”
此次沙龙打破传统会议模式,采用“沉浸体验+会商研讨”的创新形式,不仅凝聚了区域治理合力,还为社区治理队伍培育了新生力量,更激发了创新思维,探索出多元治理路径。
东塘街道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感悟,她将“书记沙龙”比作基层治理的“能量补给站”。她说:“这里不仅是经验共享的平台,更是情感共鸣的港湾。希望大家重视基础、重点和特色工作,同时将事业进步与个人成长有机结合,相信所有努力终将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绽放硕果。”
近年来,东塘街道以“选育用”作为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上发力。创新实施“双向选岗”,优化全员绩考,先后开设“培优班”“笔杆子训练营”“复合型干部培训班”“书记沙龙”等,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社区“领头雁”5人、副职3人,街道中层3人。
据悉,东塘街道已将“书记沙龙”“复合型干部培训班”纳入年度赋能计划,未来将持续聚焦各类前沿课题,着力打造基层治理和党建品牌建设的“思想策源地”。
正如现场书记们所说:“这次活动是构建街道层面治理共同体的新起点。”未来,东塘街道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试验田里,培育更多基层治理能手,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丨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祎玮 东塘街道
编辑丨吴求花 一审丨黄靖康
二审丨符雅梅
三审丨李蕾
- END -
分享
在看
留言
来源:雨花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