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00-2閟宫注释5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17:12 2

摘要:前面几节分析了,本诗为赞美诗。诗人回顾了鲁国的高贵历史,描述了鲁国的富庶和强大。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24.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25.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26.既多受祉,黄发儿齿。徂徠之松,新甫之柏。

27.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

28.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u

□□□◙,□□□◙。□□□□◙,□□□◙。i

□□□◙,□□□◙。□□□□,□□□◙。i

□□□●,□□□◙。□□□◙,□□□●。o

□□□◙,□□□●。□□□●,□□□◙。o

附注:只截取第24-28阕。

前面几节分析了,本诗为赞美诗。诗人回顾了鲁国的高贵历史,描述了鲁国的富庶和强大。

接着分析:

1、锡:=赐。通假字。

2、纯嘏:=醇酤。通假字。美酒。这里代指美好的祝福。

3、眉寿:长寿。如果本诗赞美的是鲁幽公,则鲁幽公在位14年。不算长寿。

如果本诗赞美的是鲁僖公,则鲁僖公在位33年。还算可以。

不过,鲁幽公的弟弟,鲁魏公,在位50年。这最符合。鲁魏公(姬晞)也是鲁炀公之子,周公旦的重孙。

因此,本诗赞美的对象可能是鲁魏公,在位时间:前973年-前924年。

4、常-许:地名。都应位于中原。其中

①许:许邑。在周成王时,建立许国。本诗创作晚于周成王时,因此诗人提到鲁公居许,应该是许国弱小,鲁国强大,鲁国的势力范围延伸至许国。

②常:=堂。通假字。堂邑。位于现代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或唐庄镇。诗经中出现过,例如

诗经第50篇《定之方中》: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其中,楚=楚丘=新密,堂=登封,山=嵩山,京=偃师。具体分析,见: 诗经50-2定之方中注释3 ; 诗经50-2定之方中注释4 ;

在本诗的年代,西周早期,登封市应属于洛阳的屏障,属于周公经营洛阳的重点地区。这吻合后文: 复周公之宇。

可见,鲁国的势力范围在周初可能一直西延到了中原腹地,这符合周公一生征战的功业。

如果像前人理解的那样,许-常都位于山东境内,则显示不出周公的伟业。

5、燕:=晏、安。通假字。安乐。

6、宜:美好。形容词动词化。

令妻-寿母-宜大夫:形成类比,应为同类结构,都是主语后置。

令妻=妻令=妻子长得美。

寿母=母寿=母亲长寿。

宜大夫=大夫宜=士大夫有才能。

7、邦国是有:有邦国。动宾倒装。

8、黄发儿齿:形容长寿,虽然头发花白,但长了新牙齿。

这种情况少见,我也只是听说过,老年人长乳牙,是长寿之象。

9、甫:=圃。古今字、通假字。苗圃。名词动词化。用苗圃培育树苗。

新甫之柏=刚从苗圃中移栽的柏树。比喻鲁侯的生命刚刚开始,吻合上文:黄发儿齿。

同理,徂徠之松=去来之松=到山上采集松子,回到本地播种而发芽的松树苗。近似上文:新圃之柏。都是暗喻鲁侯的生命刚刚开始。形容返老还童,高寿之人。

10、断-度-寻-尺:都是木匠动作。分别指的是:伐木,测量,制作家具。呼应下文:松桷有舄,路寝孔硕。

11、舄:=鹊。古今字、通假字。甲骨文舄画的是喜鹊。

松桷有舄=松木屋檐下筑有喜鹊巢。表明鲁侯的住所太平。现在各地方言仍有这类说法,有鸟巢的房子是太平的。

其中, 桷=椽子。因为椽子会超出墙壁一截,形成屋檐,类似牛角。

12、孔:=甚、很。通假字。路寝孔硕=路寝甚硕=院落和寝宫都很大。

其中,路=甬路,泛指院落。寝=寝室、寝宫、卧室,睡觉的地方。

13、奕奕:=赳赳。通假字。高耸。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14、奚斯:= 奚厮。通假字。一班工匠。

奚厮所作=这些宫殿和庙宇是由一帮男性工匠建造的。

15、曼:曼妙。美好。

16、若:=诺。通假字。唯唯诺诺,听话,顺从。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万民是若=诺万民=让万民唯唯诺诺,听话顺从。

来源:pluiepoc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