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岷江蜿蜒流经的川南小城井研县,法治的种子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生根发芽。这座拥有38万人口的县城,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四川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位以法律为剑、以情怀为盾的司法行政工作者——四
>>余瑶带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 受访者供图
在岷江蜿蜒流经的川南小城井研县,法治的种子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生根发芽。这座拥有38万人口的县城,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四川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位以法律为剑、以情怀为盾的司法行政工作者——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司法局副局长余瑶的默默付出。
从2011年踏入司法行政部门,余瑶倾注的司法温度,在弱势群体间架起正义桥梁、在校园田间播撒法治火种、在政府决策中筑牢法律防线,成为她法治实践的三重使命。这个梳着马尾辫、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干部,用基层法治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井研篇章。
暖心护民 织就司法温情之网
2014年,余瑶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成为井研县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名法律援助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状代书、民事诉讼代理、刑事辩护等专业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是民生实事,可以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每一次为未成年人争取到抚养费、为农民工群体讨回劳务报酬,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听到他们衷心的感谢,都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余瑶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在众多的工作之中,法律援助已融入到她的血脉之中。
2017年8月,井研县法律援助中心迎来一位特殊访客——80多岁的退伍老兵王建国(化名)拄着拐杖,颤抖的手里攥着法院执行通知书。因去世儿子遗留的车贷纠纷,这位老兵的退休金账户被冻结,本人也被列入失信名单。“我拿过枪上过战场,现在却成了‘老赖’!”老人浑浊的眼里闪着屈辱的泪光。
经过仔细调查问询,原来是老人已经去世的儿子生前用老人的名义作为保证人向某汽车公司贷款购买汽车。儿子去世后,汽车公司因车贷无人偿还便将老人及其儿媳一同告上了法庭,但上了年纪的老人以为法院的通知信件是诈骗并没有打开看,也没有参加庭审。法院判决老人向汽车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银行卡被冻结后,身患腿疾、独自居住的老人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
束手无策的老人找到了井研县法律援助中心,时任井研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的余瑶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决定受理老人的法律援助申请。之后,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办案人员带着老人进行了免费的笔迹鉴定,证明《汽车贷款合同》“保证人”处的签名并不是出自老人之手,还陪同老人一起去北京申请再审,最终汽车公司撤回了对老人的执行申请。
这个历时3个月、跨越两省市的案件,最终为老人追回12458元案款。但余瑶的思考并未停止:“有多少老年人因不懂法律程序错失维权机会?”由此,她推动建立“银发法律直通车”,在辖区内各个乡镇设立老年人维权岗。
“法律援助不能止于个案救济,更要形成制度性保护。”余瑶在7年法律援助工作中,逐步构建起“三阶式”维权网络:前端预防,在农民工聚居区设立“法治夜校”;中端介入,建立“1小时响应机制”,对家暴、欠薪等紧急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后端保障,引入案件质量评估系统,对承办律师实行“一案三评”(当事人评、专家评、交叉评)。
7年间,余瑶为困难群众提供解答咨询、代书等法律服务1200余人次,办理涉及妇女和未成年人的民事、刑事案件近200件,切实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余瑶走访养老院,关心关爱老年人。受访者供图
余瑶表示,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自己的“认真事”,广怀爱民之心、多办利民之事,为群众答疑解惑、排忧解难,是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自己时刻谨记的工作导向。
春风化雨 筑牢妇儿防护墙
“同学们,如果遭遇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在井研县来凤小学的法治课堂上,余瑶化身“法治魔法师”,通过情景剧《小明的烦恼》,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五年级学生张小雨在模拟法庭中穿上法袍,扮演了法官的角色。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敲下法槌的那一刻,仿佛听见正义的回响。”
法治副校长是余瑶的另一个身份。“普法从娃娃抓起”,这是余瑶一直秉持的理念。在余瑶看来,普法教育就像是一场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始终与法律同行。“小时候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辈子都会记得中国共产党的好。法治副校长能经常开展法治讲座,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树立起法治的意识,长大后也会遵纪守法。”余瑶感慨道。
>>余瑶进校园开展普法教育 受访者供图
除了将法治带入校园,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亦是余瑶关注的重点。2022年8月8日,为进一步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妇女组织在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的资源,形成“司法保护+社会支持”的全方位保护合力,在余瑶的推动下,井研县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该服务站独创“三个一”工作法:一站式服务,整合司法、妇联、民政等8个部门资源,实现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紧急庇护无缝衔接;一小时响应,对家暴等紧急情况,联动公安、医院形成快速处置闭环;一案一策,针对特殊个案组建“专家会诊团”,制定案件办理、纠纷化解及帮扶救助的策略。仅2022年,井研县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共办理涉及妇女的法律援助案件74件,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31件,调解涉及妇女儿童的案件8件。
智守正义 勇当法学智囊团
“如果说法律援助是从微观、个案上体现为人民服务,那合法性审查工作就是从宏观上保驾护航,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局。”作为司法局副局长,余瑶积极投身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将依法决策作为工作的核心准则。
平均每年,余瑶经手的审查文件达500余份,深度参与各类会议以及县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面对复杂疑难问题,她组织律师开展专题研究论证,积极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筑牢法治根基,有力推动决策朝着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方向发展。
在法治政府建设的道路上,余瑶牵头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活动。近两年,她组织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5次,邀请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参与执法案件讨论、“伴随式”执法监督等活动9次,邀请上级部门业务骨干、专家学者开展行政执法专项培训3场,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高度。
2022年12月,她成为井研县法学会的法学咨询专家,从行政管理的前沿走向幕后智囊。“从台前到幕后,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换的是职责,守的是正义。”作为法学咨询专家,她深知,自己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还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2024年的一起学生溺亡事件处理,是余瑶从事“法学咨询专家”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9月,井研县某中学学生请假期间外出发生溺亡,其家长要求学校、政府赔偿,还在网上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作为井研县法学咨询专家,余瑶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灭火”的责任,参与应对该起突发事件的研讨工作。
当地政府、教育、公安等部门快速缜密进行事实调查,并在研讨会上通报了事件情况,余瑶及其团队发现:学校有学生的请假手续,学生也是在校外发生的安全事故,学生溺亡排除他杀,有可能系自杀行为或意外落水。“从法律上来看,结合现有事实进行分析,学校或政府是不用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余瑶向记者介绍道,可当进一步了解到学生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在照看,家庭经济困难时,余瑶的心里却有了另外的看法,“该案如果由当事人起诉、法院判决,不一定能妥善化解矛盾。”
经过讨论研判,余瑶带领团队提供三重应对:法律层面,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厘清责任,撇清校方的法律责任;人文层面,启动司法救助基金,协调心理咨询师介入,对家属进行安抚;制度层面,推动全县中小学开设“生命安全教育周”。最终,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在两年多的履职过程中,余瑶凭借自己丰富的法律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参与政府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审查、法律风险评估和论证等疑难涉法事务处理30余件,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7件,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宣讲16次。
从最初的法律援助律师到如今的司法行政部门领导,她见证着中国基层法治的快速巨变。那些在田间讲解民法典的清晨,在信访接待室倾听民声的深夜,在县政府常务会会前据理力争的时刻,都化作法治长河中的朵朵浪花。
“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坚守。”余瑶办公室墙上的条幅这样写道,或许这正是这位基层法治工作者最好的旁白。当暮色降临,司法局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犹如岷江岸边的法治灯塔,照亮更多人追寻公平正义的航程。
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民主与法制》
2025,与您不见不散
《民主与法制》社融媒体出品
实习编辑:刘晨朦
审 读:宋鑫鑫
审 核:张 驰
投稿、合作邮箱:332633477@qq.com
视频素材征集邮箱:fxhrmt@163.com
《民主与法制》社是中国法学会主管的中央级新闻事业单位,拥有《民主与法制》杂志、《民主与法制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民主与法制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矩阵。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