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媒曝光,两男子“人肉开盒”190余人,多名女网红被波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19:44 2

摘要:2023年12月6日,百万女网红小雨,在后台收到粉丝的私信,内容里说她的个人信息出现在国外一个社交群中,并且群里充斥着许多不堪入目的内容。

随着网络社会越来越发达,有些人的行为真是越来越猖狂了,竟然敢随随便便“开盒”普通人!

前有三月份孕妇被“开盒”网暴,仅仅才过去一个月,就又有新闻爆出,这次事件更加恶劣!

杭州的两名男子参与网络“开盒”共190多个人,甚至有多名女网红被波及!

2023年12月6日,百万女网红小雨,在后台收到粉丝的私信,内容里说她的个人信息出现在国外一个社交群中,并且群里充斥着许多不堪入目的内容。

就是从这天起,小雨像是被人偷窥了一样,短短一个月内,她接到陌生电话约150多个,社交平台的骚扰信息更是不计其数。

更恐怖的是,在小雨直播的时候,竟然有人将小雨的家庭住址发表在评论区里,还扬言说要来找她。

这可把小雨给吓坏了,饭都吃不进去了,整日心神不宁的,整个人瘦了好几斤。为了保护小雨的安全,她的家人们为此搬家。

但是从未停歇的网络暴力和隐私信息的泄露,让小雨每天都担惊受怕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不好。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像小雨这样被“开盒”的女网红有近百名,她们跟小雨一样,整日整夜承受着来自陌生人的骚扰,整日生活在担惊受怕中,精神上的折磨让她们不敢出家门。

当地公安机关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调查,他们寻着网络这条线索,发现从事舞台美术和皮影制作的小周,平时在境外社交平台上异常活跃。

于是公安机关对他展开了着重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查出来点猫腻!

据调查发现,25岁的男子小周从2023年11月开始便将各种明星、网红甚至普通人的个人信息发布到自己创建的社交号上,以此来赚取流量

社交号的关注度一天比一天高,就有人私信小周帮忙查找别人的个人信息。而小周有时间就会帮忙查,没有时间就将账号租借给对方借此牟利。

收费标准依靠信息获取难易程度,信息量大小等标准,最低20块钱,最高200块左右。随着小周的名声越来越大,还一跃成为该社交平台的管理员,并且同类型的三个频道也是他在管理。

这种轻易散播别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意味着不管网络对面是什么牛鬼蛇神都能够拿这些人的隐私信息去胡作非为,简直细思极恐!

与小周一起售卖他人个人信息的还有男子小唐,他是在网络上与人发生争吵时,对方买了他的个人信息。

为了报复,小唐有样学样,在社交平台上买下来对方的个人信息。因此了解到这个平台上竟然能用他人信息赚钱,于是小唐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小周与小唐两人由于社交号的内容相同,两个人不谋而合。他们互帮互助担任着对方账号的管理员并发布广告,为自己赚取更多的流量、和售卖他人的个人信息。

两人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承认自己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利用出售他人的个人信息分别获利4000多元、6000多元。

4月30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因此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4000元;唐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6000元。

借此机会,也给那些正在为非作歹或者想要去售卖他人的个人信息的人们,狠狠敲响了一记警钟,得让他们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好好掂量掂量。

同时,也告诉老百姓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开盒”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不要抱着“不会轮到自己”的侥幸心理。

那么“人肉开盒”究竟是怎么挖到我们的?我们应该怎么防范于未然,避免被“人肉开盒”?

现在社会越来越发达,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透明化”,想要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完全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光是我们朋友圈的日常其实就能透露出许许多多的信息,如果是学生光从校服就能够得知是哪个学校的学生 ,还有我们照片中的街景,随便打开一个地图软件上都能搜索到。

还有些心大的朋友们,喜欢发朋友圈的时候随手把自己所在地的定位发上去,你这不是给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可乘之机嘛。

我们每天光是忙工作就已经累得不行了,更别说回家自己做饭吃,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那么点外卖就成了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

那么外卖上的地址就是暴露我们个人信息的“隐形杀手”,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不知道还会发什么可怕的事情。

还有女生都爱的网购,我们留下的真实姓名和电话,都可能会让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许我们经常接到的骚扰电话、广告推销等等,都是我们个人信息泄露的信号。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经常会因为“留个电话号码免费测血压”或者“填写个家庭住址就能领十个鸡蛋”等等。

这种“小付出、大回报”的事情,诱惑着无数老年人纷纷掏出自己的手机,殊不知这正是坏人盗取他人个人信息的手段。

而老年人不懂他们的套路,还以为自己占到了大便宜,殊不知那些骚扰电话正在来找他们的路上,因此每年都有许多老人家被诈骗的新闻传出。

防范于未然

虽然坏人骗取个人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或者“设置成仅三天可见”。这样既满足我们分享自己的日常的快乐,又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还有信息泄露的“重灾区”,外卖单上的地址我们可以用记号笔涂黑或者撕掉。还有社交平台上,我们尽量不发自己的原图、家庭环境等等有关我们个人信息的东西。

另外,对于路边那种“注册免费领气球”或者“加社交账号免费体验的”一律拒绝,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究竟会拿我们的信息去做什么事情。

如果你已经遭遇了“人肉开盒”不要害怕更不要因此做出极端的行为,第一时间报警,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并联系泄露你个人信息的平台删帖。

最后,不管别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我们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被网暴。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明确知道网络不是坏人们逍遥快活的地方,我们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判了!两男子参与网络“开盒”190余人,多名女网红被波及 2024-04-30

来源:科学早班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