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144 | 特朗普2.0是否仍选择波兰?政治格局变迁下的美波关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30 20:07 2

摘要:《美国观察》是在中华美国学会青年分会支持之下,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CISS Youth)推出的专注于观察美国的栏目,既有围绕美国问题的基础研究,也有针对美国问题的深度思考。投稿要求和联系方式详见:《美国观察》长期征稿启事。稿件一旦录用将提供有

编者按:《美国观察》是在中华美国学会青年分会支持之下,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CISS Youth)推出的专注于观察美国的栏目,既有围绕美国问题的基础研究,也有针对美国问题的深度思考。投稿要求和联系方式详见:《美国观察》长期征稿启事。稿件一旦录用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单篇400-500元),并有机会参与CISS实习生项目和战略青年的后续活动。优秀稿件将推荐至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已有部分稿件被“中美聚焦”、澎湃新闻等转载。

本文作者:吴亦恒,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2级本科生

波兰是前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批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国家,也是中东欧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波兰与美国的关系自波兰开启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历史上多次遭俄罗斯瓜分或控制,波兰对俄罗斯具有极强的不安全感,冷战结束后波兰长期依赖美国及北约安全保障。波兰是议会制国家,由于议会和总统选举时间不同,2023年议会大选后波兰处于“左右共治”的政治局面,即总统和政府分属不同政治派别,波兰对外政策也受到内部政治分歧影响。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美国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法律与公正党掌控的波兰政府和总统进行较为深入的合作,并与波兰总统杜达(任期2015-2025)发展了良好的私人关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波兰将支持乌克兰视为内外政策重点,是对乌克兰支持力度最大的欧洲国家之一。

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在安全领域要求北约欧洲成员国独立承担防务责任,并提出“GDP 5%”的防务开支要求。波兰在2024年的防务开支已经达到GDP的4%左右,是欧洲防务开支占比最高的国家,波兰总统杜达甚至呼吁2025年将防务开支提升到GDP的4.7%。特朗普的外交模式偏好意味着他更倾向于单独与欧洲国家谈判并达成协议,考虑到在多个领域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和强烈的亲美情绪,波兰具备更多与特朗普政府展开合作的条件。

本文将从外交、防务、能源与经贸这四个波兰国内具有较大跨党派共识且对国际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领域入手,简要分析特朗普政府未来在这些领域与波兰开展合作的情况,并尝试论证未来波兰是否可能成为美国用于防范俄罗斯军事行动和牵制欧盟决策的“战略支点”。

全新的政治局面:图斯克和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

2015年,波兰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法律与公正党(Prawo i Sprawiedliwość)赢得波兰议会选举,成为波兰转轨以来第一个具有独立组阁能力的政党,该党候选人安杰伊·杜达(Andrzej Duda)在同年举行的波兰总统大选中获胜,波兰保守派在政坛取得优势地位。2020年,杜达连任波兰总统,执政至2025年。

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选举后,作为波兰保守派的杜达和特朗普发展了亲密私人关系,美波关系也取得新发展。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向波兰增兵,杜达提议美国在波兰永久驻军(注:美国在波兰原有驻军属北约体系下的轮换驻军)。美国在波兰召开与中东和平密切相关的“华沙进程”,将波兰打造成美国在中东欧“新代言人”的意图明显[1]。特朗普出席波兰主导的中东欧区域合作机制三海倡议峰会,美波签署《核能合作谅解备忘录》(Nuclear Cooperation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波兰与美国贸易额不断增长[2]。

2023年波兰议会大选中,法律与公正党失去议会多数,中间派政公民联盟(Koalicja Obywatelska)再次掌权,2007-2014年担任波兰总理并与此后担任欧理会主席的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于2023年12月成功组阁,结束了右翼政党在波兰长达8年的执政。图斯克政府采取积极融欧政策,修复与欧盟关系。在乌克兰问题上,继续旗帜鲜明支持乌克兰。由于波兰总统和议会选举时间不同,波兰有时会出现“左右共治”的情况。由于波兰宪法并未明确划分外交领域的归属,出现“左右共治”时,双方往往争夺在外交领域的话语权[3]。

即使两派存在显著分歧,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刺激波兰人的创伤记忆,使支持乌克兰主权和独立以及融入西方成为波兰的跨党派共识。乌克兰危机延续三年后,双方大体上仍同意波兰需要继续支持乌克兰,并主张欧洲参与俄乌停战谈判。

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拜登一年内两次访问波兰。拜登政府鲜明的大西洋主义倾向在使得特朗普一任内美波关系在能源,军事和安全领域取得的诸多成果得以保留。2023年美国正式在波兰进行永久驻军[4],美国企业开始承建波兰核能项目。

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7任总统。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职。相比于其第一任期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特朗普接手的美国政府此时已经深度介入俄乌和巴以两场军事冲突。以色列与哈马斯于拜登政府末期实现了临时停火和战俘交换协议,至特朗普上任时,俄乌战场却仍处僵局。特朗普在上任前提出“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并在上任两个月以来,推动俄乌谈判在美国和沙特的参与下逐步进行。

相比拜登政府任命参与欧洲事务起家的布林肯担任国务卿以及卡特政府的波兰裔国安顾问布热津斯基之子马克·布热津斯基(Mark Brzezinski)担任美国驻波兰大使,特朗普挑选政治素人赫格赛斯(Pete Hegseth)担任国防部长,拉美裔国会鹰派鲁比奥(Marco Rubio)担任国务卿,前共和党国安官员麦克华兹(Mike Waltz)担任国安顾问,并提名一名激进保守派商人担任美国驻波兰大使[5]。

特朗普没有改变一任内对欧洲盟国立场,即要求这些国家增加国防开支,而赫格塞斯访欧期间直接提出欧洲不应在安全领域继续依赖美国[6]。特朗普政府还猛烈攻击欧洲的进步主义政治思潮,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大肆攻击欧洲左翼政党“破坏民主自由”[7]。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不再主张维持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要求乌克兰与美国签订“矿产能源协议”作为美国对乌克兰援助的补偿,特朗普政府还直接绕开欧洲国家单独与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

对极端重视乌克兰的领土主权完整以及安全的欧洲国家而言,特朗普的政策和做法完全忽视盟国利益,特朗普新政府对欧洲国家的态度使得这些美国的长期盟友陷入震惊和不满,欧洲国家领导人猛批美国政府忽视盟友采取单边主义行动,与俄罗斯“单独媾和”损害欧洲和乌克兰利益,美欧关系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痕。

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指控并不适用于防务开支在2024年达到GDP的3.9%且社会整体偏向保守的波兰。但有强烈亲欧倾向的图斯克执政的波兰并非与美国完全没有分歧。图斯克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期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与欧盟产生贸易摩擦,经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巴黎协定》等一系列不符合欧盟利益的决定后,图斯克曾发文称“有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成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欧同盟面临挑战的象征。

在图斯克担任波兰总理后,乌克兰问题成为美波关系中的敏感话题。在2024年,图斯克就发文抨击阻碍美国对乌克兰援助的共和党议员[8]。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图斯克在乌克兰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立场的差异进一步显现。2025年2月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争吵后,图斯克在公开场合发文表达对泽连斯基的支持[9]。

高涨的防务开支与若即若离的外交合作:美波外交安全关系2024年波兰的国防开支达到GDP的3.9%,2025预计达到4.7%,远超特朗普要求北约欧洲国家达到的防务开支门槛,甚至接近特朗普政府新提出的5%开支门槛。美国与波兰的军事合作十分密切,在北约框架下美国与波兰军队共同参加多次军事演习,驻波兰美军成为美国在北约东翼部署的首个永久驻军。在军事装备采购上,美国对波军售记录充分展示了两国防务合作的密切。美国通过外国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为波兰购买美国军备提供支持。2024年12月,美国国务院宣布对波兰提供40亿美元的FMF贷款,美国对波兰FMF贷款达到110亿美元[10]。波兰政治经济体制转型以来,波兰军队长期购买美制装备以逐步替代苏式军备。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波兰军队加快向乌克兰捐赠苏式坦克和战机,并通过美国外国军事融资购买美式军备填补空白。波兰是中东欧国家获得美国外国军事融资贷款最多的国家,远超2024年同期美国向罗马尼亚提供的9.2亿贷款。

波兰持续高涨的防务开支使得波兰大量购买先进美制武器。根据公开信息,近年重要美国对波军售如下:

波兰大量购入美制军备,主要是应对乌克兰危机给波兰社会带来的安全威胁。在人数上,波兰拥有20万军人,在北约中仅次于美国和土耳其的军队,是北约东翼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波兰十分依赖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波兰国防部长称欧洲需要提高军费以“保留美国在欧洲的存在”[11]。特朗普对波兰在防务领域的投入也给予积极回应。特朗普政府防长赫格塞斯首次外访就包含了波兰,在波兰期间赫格塞斯赞赏波兰的防务开支,并“将波兰视为欧洲大陆的模范盟友”。波兰总统杜达与特朗普政府俄乌特使凯洛格会晤后,杜达称“美国作出保证不会减少在欧洲的驻军”[12]。

特朗普政府的乌克兰危机解决方案可能导致美俄关系快速升温的结局,但即使美俄关系“触底反弹”,特朗普政府也不大可能彻底放弃依靠欧洲盟国对俄罗斯在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的军事行动进行震慑。美国政界对“第二次俄乌冲突”发生的情境以及应对措施尚未作出明确回应,但若特朗普政府主导构建的新欧洲安全格局无法在短期内有效遏制冲突,美国“以实力求和平”外交路线的效果将会受到严重质疑。特朗普政府削减对欧洲的防务投入,甚至要求欧洲“独立承担防务问题”的立场尚未出现变化,在这一前提下,特朗普政府在防务问题上对波兰的态度为两国未来防务合作提供了较多空间,装备大量美制装备的波兰有较大潜力成为美国在中东欧用于震慑俄罗斯的“防务支点”,即美国减少对北约体系的整体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支持波兰的国防力量建设将以较低成本实现对俄震慑和监控。

另一方面,两国防务合作仍然存在潜在挑战。图斯克政府的融欧倾向使得波兰作为欧盟成员国同时需参与欧盟的防务合作机制,即使欧盟已保证其防务力量建设将作为对北约的补充,波兰未来对欧洲独立武装力量投入的增加可能反过来减少其购买美国军备的数量和积极性。波兰政府极高的防务开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若因财政赤字而削减防务承诺或因其他原因减少防务开支,波美军事合作将增加不确定性。

在外交领域,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Radosław Sikorski)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2025年2月进行会谈,鲁比奥积极评价波兰防务开支,并表示将加强在国防和能源领域的合作[13]。但2025年3月,在美国宣布暂停与乌克兰共享情报后,西科尔斯基与马斯克在X平台进行骂战,西科尔斯基指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可能被关闭,鲁比奥则指责西科尔斯基编造虚假言论[14]。自特朗普提出“快速解决”乌克兰危机并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争吵以来,美国政府暂停了一系列与乌克兰的合作,以表达对泽连斯基的不满,这与波兰图斯克政府作为亲欧派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形成鲜明对比。即使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发生争吵后又恢复了交流,但目前特朗普亲信威特科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美俄外长进行单独接触仍然是美国介入乌克兰问题的关键渠道,包含波兰在内的欧洲国家并无直接参与。

在美乌领导人产生矛盾后,图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支持乌克兰,反映了波兰在支持乌克兰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乌克兰危机期间,波兰在欧盟影响力有所提升,图斯克政府上台以来波兰通过积极的融欧政策在欧盟内维持了相当的话语权。在外交领域,相比与欧盟产生较大分歧的法律与公正党政府,图斯克政府更倾向于与欧盟立场进行协调。在关乎波兰核心利益的乌克兰问题上,随着美国继续在欧洲缺乏参与的情况下推进俄乌和谈,双方立场之间的差距将会继续拉大,未来特朗普政府和波兰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可能出现较大分歧。

REpowerPoland:大西洋联盟调整中的美波经贸能源合作

美波经贸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美国对波兰军售占据双边贸易的相当比例,除了军火贸易,美国向波兰出口包含航天零设备、电子产品和机械制品,波兰则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以及日用品。相较德国和法国等发达欧洲经济体,波兰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经济具有更多互补性而非竞争性,在美国与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发生“贸易战”可能性增加的情况下,位于中东欧、近邻德国并拥有较为低廉用工成本的波兰有机会承接部分美国企业在西欧的供应链体系,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美波之间的高额军备交易也更有可能使波兰满足特朗普对欧洲国家的要求,在政治交易大行其道时成为波兰政府保护国家利益的重要筹码。

在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前,波兰就开始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同时加强波美能源合作。2018年起,波兰就购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俄罗斯切断对波兰的能源供应后,波兰有意启动核能以确保能源安全。2022年11月,波兰政府选择西屋电气建设国内首座核电站。2023年9月,波兰核电(Polskie Elektrownie Jądrowe)与美国能源企业西屋电气(Westinghouse)和柏克德(Bechtel)签署波兰第一座核电站的服务合同,在场美国官员认为这一协议是美波民用核能合作的里程碑。在能源转型成为欧洲重要的社会政治议题后,波兰选择美国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发展核能以取代煤电,体现了波兰政商界对美国的高度信任,波美两国政府也对这一项目提供了融资。特朗普政府对核能抱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并希望通过核能出口维持自身在全球能源中的主导地位,美波民用核能合作有望成为双边能源合作的样板,在中东欧各国甚至乌克兰得到推广。

经贸能源合作作为维持美波关系活力的重要领域,未来具备较稳定的发展空间。由于对美国商品和核能有难以替代的需求,除非欧盟和美国在经贸和能源合作领域出现极为严重的裂痕和分歧,波兰国内政治变动不大可能影响美波经贸能源合作的前景。

波美关系展望:基于利益的双向选择

中东欧诸国中除了波兰,特朗普也与匈牙利右翼民粹主义者欧尔班建立极为深厚的友谊。但波兰具备匈牙利所不具有的优势,更有可能适应特朗普利益至上、交易盛行的做派。

即使双方看似有大量“共同话题”,但面临牵扯到真金白银的利益问题时,欧尔班等一众欧洲民粹主义者与特朗普MAGA运动本质上都是反全球化主义者,这也意味着欧洲民粹主义者不会接受高成本或放弃经济民族主义路线而与特朗普合作。加上欧尔班领导下的匈牙利选择欧洲以往低成本获取资源的传统对象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意味着匈牙利并不视其为最大地缘政治敌人,因此也缺乏足够“反俄”驱动力刺激匈牙利选择与美国合作。美匈合作仍然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保守主义者大联盟”,实质上无法取得太多进展,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无法与波兰相提并论。

由于对俄罗斯的高度恐惧,波兰社会存在强烈且稳定的对俄不信任感,冷战末期美国对波兰国内政治的巨大影响力奠定了当代波兰社会对美国的好感,波兰政府各党派也充分意识到美国作为能够满足波兰需求的合作伙伴价值。相比因与俄罗斯“眉来眼去”在欧盟内受到冷落的匈牙利,波兰更倾向于容忍美国提出的各种条件,接受美国作为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在法律与公正党执政时期,波美合作成为波兰外交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即使进入图斯克政府时期,亲欧主义者图斯克也保持一定程度的务实,波美合作未受到明显阻碍。

即使未来乌克兰问题上美波有出现分歧的可能性,但由于特朗普政府不大可能接受一个亲俄的乌克兰政权,因此维持一个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权符合双方利益,波兰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影响力使其有机会参与塑造战后乌克兰秩序,美波在乌克兰问题上依旧存在一定共识和弥合分歧的可能性。即使双方存在分歧,美波之间难以切断的纽带以及波兰对美国的高度依赖也有将使波兰对美妥协以保证长期利益。

来源:清华战略安全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