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公交车站附近,逮捕了一名在印度受训的巴基斯坦公民。
巴基斯坦军方公开指责印度直接参与策划巴境内多起恐怖袭击,
而且巴方掌握证据的就达到了71起。
让本就不平静的南亚地区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4月25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公交车站附近,逮捕了一名在印度受训的巴基斯坦公民。
这人身上带着2.5公斤重的爆炸装置、两部手机、一架印度制造的无人机,还有100万巴基斯坦卢比现金。
经过调查,巴军方发现他的移动设备里有和印度军官的通信记录。
在审讯过程中,嫌疑人承认在印度军官的直接指挥下,实施了四起简易爆炸装置袭击。
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在记者会上播放了一段录音,录音里能清楚听到被巴军方确认为印度军官的人,指示嫌疑人在公共场所实施袭击,乔杜里称这段音频是印度政府参与巴境内恐怖活动的“确凿证据” 。
印巴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明朗啦。
就是印度自导自演的4月22日本国恐怖袭击事件,
在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帕哈尔加姆镇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数名恐怖分子手持自动武器,冲向游客营地疯狂扫射,造成25名印度公民和1名尼泊尔公民死亡,多人受伤。
事发后,“克什米尔抵抗阵线”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但印度莫迪不管不顾,却在没有调查清楚的任何情况下,
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
是人都会想,他是这么做到的准确无误定位的,
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导自演的恐怖袭击,无需调查
随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它单方面暂停《印度河河水条约》,切断对巴基斯坦的水源供应。
要知道,巴基斯坦很多居民的农业灌溉和电力供应都依赖印度河的水,印度这一招对巴基斯坦的民生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印度还关闭了和巴基斯坦唯一的陆上通道阿塔里 - 瓦格赫口岸,
把巴基斯坦外交官赶出国门,取消所有巴基斯坦公民的签证,禁止他们入境,已入境的巴基斯坦公民也得限期离境。
在当地时间4月27日,在未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在印控的印度河上游开闸放水,造成下游巴基斯坦境内多地水位极速上涨。
下游决堤,那么顷刻间巴基斯坦就将泽国一片。到时候不但村庄城市工厂被洪水淹没,生产生活无法展开,民众的生命安全也将受到重大威胁。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造成农田的洪涝灾害。因为巴基斯坦领土面积仅为79万平方公里,但人口数量却达到2.4亿人。一旦造成粮食减产,会让本就粮食紧张的巴基斯坦雪上加霜,到时候发生国内动乱都不是虚妄之谈。
巴基斯坦谴责印度的行为是“水恐怖主义”。
巴方也采取了反制措施,暂停与印度的贸易往来,驱逐境内印度公民,关闭领空禁止印度飞机飞入,双方还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调动军队,局势一度剑拔弩张。
本轮印巴冲突如今已箭在弦上,掌握一手情报的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毫不犹豫地表示,印度的“军事入侵”迫在眉睫,未来两到四天内两国可能爆发战争,巴基斯坦已经做出“战略决策”。
这可是巴军的“话事人”,难不成印巴这个火药桶真要在48小时后炸响?
而此次巴基斯坦军方指控印度策划71起恐袭,更是让印巴矛盾进一步激化。
从印度的种种行为来看,其背后可能隐藏着诸多深层阴谋。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印度一直有在南亚地区称霸的野心,想成为地区绝对的主导者。
莫迪通过在巴基斯坦境内制造恐怖袭击,印度一方面可以抹黑巴基斯坦的国际形象,让巴基斯坦在国际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在克什米尔争端等问题上,印度也能借此占据上风,向其他周边国家展示自己的“实力”,巩固自身在地区的地位。
在经济利益方面,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对巴基斯坦和中国来说意义重大。
“一带一路”不仅能促进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能提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中国与南亚、中东乃至欧洲的经济联系。
印度却对此心怀不满,通过在巴基斯坦境内制造恐怖袭击,破坏地区稳定,试图阻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一旦项目受阻,印度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就能相对提升,也能减少一个强有力的经济竞争对手。
比如,在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关键项目投产,瓜达尔港至喀什的铁路动脉即将贯通时,克什米尔就发生了恐袭事件,这很难说只是巧合。
印度通过渲染巴控克什米尔“恐怖主义输出”,企图为美国制裁中巴经济走廊找借口,还想把反恐议题和“一带一路”安全挂钩,构建遏华包围网。
莫迪在印度国内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通胀率高,这让民众生活成本增加,对政府不满;农民抗议活动也时有发生,农民们对政府的农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存在诸多意见,这些都给莫迪政府带来很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把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问题转移到外部威胁上,塑造自己的强硬形象,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而且从数据来看,恐袭事件后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指数飙升38%,而对经济政策的负面评价下降21个百分点,这说明莫迪政府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另外,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也影响着它的决策。
美国一直推行“印太战略”,想遏制中国的发展。
印度作为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棋子,积极配合美国。
通过在巴基斯坦制造恐怖袭击,引发印巴冲突,印度可以帮助美国扰乱中国周边局势,牵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在印巴冲突中,虽然表面呼吁双方冷静,但实际上对印度的支持并没有减少,这也让印度有恃无恐。
莫迪在国际舆论方面也在积极运作。它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试图引导舆论,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虽然拿不出确凿证据,但通过这种方式,给巴基斯坦施加国际舆论压力。
而巴基斯坦拿出印度参与恐怖袭击的证据后,印度却一直没有公开回应,这种反差也能看出印度的心虚。
来源:我丫看世界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