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相关情况。该《条例》已于近期在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
4月29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相关情况。该《条例》已于近期在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川菜承载着巴蜀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四川亮丽的文化名片、产业名片。“川菜烹饪技艺”于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四川出台系列政策,推动川菜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条例》紧扣川菜特点和发展需求,总结凝练过去的工作经验,注重将川菜产业布局与资源产地、地域文化、品牌优势相结合,健全促进川菜发展的工作机制。
《条例》共29条,主要从促进川菜产业发展、推动区域协作和川菜国际化、加强川菜文化传承和弘扬、优化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地方性法规的力量,促进川菜高质量传承发展。
“立法一方面能让群众吃到更正宗的川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川菜文化的普及。”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表示,立法将促使从业者按照规范制作川菜,同时促进川菜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推广,并且从长远来看,规范的川菜产业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目前,川菜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形成较完善的名录体系。四川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0余人、市州级和县(区)级等数百人。四川有“中华老字号”57个、“四川老字号”200余个,其中80%跟川菜相关,“龙抄手”“夫妻肺片”“赖汤圆”等享誉全国。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表示,将落实《条例》要求,以文化为根,加强川菜文化发掘,让川菜“活起来”;以创新为翼,支持川菜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发,让川菜“潮起来”。
四川有60余所院校开设川菜烹饪等相关专业,年输送专业人才近2万人,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全链条培养体系,推动川菜教育从“师徒相传”向“标准化、科学化”跨越。
四川旅游学院副校长王冲表示,《条例》的出台,更加坚定了学校办好烹饪专业、培育烹饪人才的信心,将从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研创新方面推动工作,助力川菜高质量发展。
“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餐,有中餐的地方就有川菜。”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川菜专业委员会主任杜莉表示,川菜专委会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沟通联系,以川菜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形式,加强川菜国际传播,不断提升川菜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来源:敦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