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在跑步、跳舞或上下楼梯后,频繁感到膝盖内侧隐隐作痛,有时夜间睡觉时疼得翻不了身,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累到了,这很可能是“鹅足滑囊炎”导致的。
如果你在跑步、跳舞或上下楼梯后,频繁感到膝盖内侧隐隐作痛,有时夜间睡觉时疼得翻不了身,千万别以为这只是累到了,这很可能是“鹅足滑囊炎”导致的。
鹅足滑囊炎是一种以膝关节内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运动爱好者、运动员、舞蹈演员等需要频繁屈伸膝关节的人群。它的发生与膝关节周围肌腱的反复摩擦、滑囊的慢性损伤有关,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日常活动及运动表现。
图源网络侵删
滑囊是人体内充满滑液的囊状结构,多位于骨骼与肌腱、韧带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缓冲压力的作用。鹅足滑囊位于鹅足腱与胫侧副韧带之间,正常情况下薄如纸片,但当其受到过度刺激时,会充血、肿胀,分泌异常滑液,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
图源网络侵删
1、运动过量与动作模式异常
高强度重复动作:跑步、跳跃、深蹲等需反复屈伸膝关节的运动,会导致鹅足腱与滑囊的持续摩擦。肌肉失衡:股薄肌、半腱肌力量薄弱,而拮抗肌(如股四头肌)过度紧张,可能引发骨盆前倾或膝关节内旋,加剧滑囊压力。不良姿势:久坐导致半腱肌痉挛,或长期内八字步态,均会增加肌腱对滑囊的牵拉。2、意外损伤与基础疾病
直接撞击、跌倒等外伤可诱发急性炎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因关节力学改变,更易合并鹅足滑囊炎。1、疼痛特点
位置:膝关节内侧,胫骨髁内侧下方约4cm处(按压可触及明显痛点)。加重动作:上下楼梯、久坐站起、膝关节外翻外旋时疼痛加剧。时间规律:晨起较轻,夜间或运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2、伴随表现
局部肿胀或发热感。跛行,活动时膝关节屈曲内旋(类似“内八字”步态)。严重时夜间痛醒,影响睡眠。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定位压痛区,并让患者做被动伸直、外旋外翻膝关节的动作诱发疼痛。需与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炎等疾病鉴别。
2、影像学检查:超声或MRI可显示滑囊增厚、积液,排除其他膝关节病变。
1、急性期处理(RICE原则)
休息(Rest):暂停跑跳等高冲击运动。冰敷(Ice):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减轻肿胀。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膝稳定关节。抬高患肢(Elevation):促进血液回流。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镇痛凝胶或膏药。3、物理治疗与运动康复
理疗:超声波、冲击波治疗促进滑囊修复。拉伸:重点放松股四头肌、腘绳肌,改善肌肉紧张。强化训练:通过臀桥、蚌式开合等动作增强臀肌和股薄肌力量,纠正力学失衡。臀桥
蚌式开合
4、严重情况干预
局部封闭注射(糖皮质激素+局麻药)。极少数慢性顽固病例需手术切除滑囊。5、日常预防策略
运动前充分热身:动态拉伸下肢肌肉,激活臀肌。纠正错误动作模式:避免跑步时膝关节内扣,可借助镜子纠正。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防止半腱肌挛缩。强化薄弱肌群:侧卧抬腿、坐姿抗阻内收等动作增强股薄肌力量。选择合适装备:穿支撑性良好的运动鞋,必要时使用矫正鞋垫。如果说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疼痛持续超2周,且休息后无改善;膝关节红肿、发热,或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出现关节卡锁、打软腿等异常表现。通过规范治疗与主动预防,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
来源:夜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