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际舆论场里,偶尔会飘出些刺耳的杂音——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妄言“中国人不懂礼貌”。这论调简直荒谬至极!翻开五千年的文明长卷,“礼仪之邦”四个字早已刻进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可咱们的礼貌,向来是分人的。面对真心相待的朋友,我们捧出的是热茶与真心;但要是遇上心怀恶意
在国际舆论场里,偶尔会飘出些刺耳的杂音——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妄言“中国人不懂礼貌”。这论调简直荒谬至极!翻开五千年的文明长卷,“礼仪之邦”四个字早已刻进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可咱们的礼貌,向来是分人的。面对真心相待的朋友,我们捧出的是热茶与真心;但要是遇上心怀恶意的来者,对不起,咱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和锋芒。这和日本见了美国就弯腰低头的“奴颜婢膝”,有着天壤之别。
说起中国的礼仪,那可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早在周朝,周公旦就制定了《周礼》,将祭祀、朝聘、婚丧等方方面面的礼仪规范得明明白白。这些礼仪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融入了“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孔子周游列国,毕生都在倡导“克己复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把礼仪看作是个人安身立命、社会和谐运转的根基。
到了民间,礼仪更是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走亲访友时,长辈没动筷子,晚辈绝不敢先吃;见面打招呼,拱手作揖的姿势都有讲究——左手抱右手为吉拜,右手抱左手为凶拜;书信往来,“谨启”“钧鉴”等敬语体现着对对方的尊重。就连普通人家盖房子,也要讲究邻里间的“留滴水”,避免屋檐雨水溅到邻居家,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谅,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礼貌。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里,描绘着盛唐时期万国来朝的场景。各国使节前来进贡,唐朝皇帝不仅设宴款待,还会回赠丰厚的礼物,安排专人陪同游览长安,让他们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郑和七下西洋,船队满载丝绸、瓷器、茶叶,却从不以武力掠夺,而是以礼相待,与沿途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传播和平与文化。这些历史故事,都在诉说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大气与包容。
反观日本,他们的“礼貌”常常让人觉得变了味儿。在东京街头,你能看到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对上司点头哈腰,角度精确到30度、45度、90度,不同的弯腰幅度对应着不同的身份等级。但这种“礼貌”,本质上是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产物,更像是一种机械的表演。
二战结束后,美国以占领者的姿态进驻日本。曾经高呼“玉碎”的日本,瞬间换上了另一副面孔。日本官员见到麦克阿瑟,腰弯得比虾米还低;普通民众对美国大兵笑脸相迎,甚至主动让出资源。这种“礼貌”,与其说是礼仪,不如说是对强者的恐惧与谄媚。而当面对周边国家时,日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在历史问题上,他们拒绝真诚道歉,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暴行;在领土争端中,对韩国、俄罗斯态度强硬,毫无礼貌可言。
日本茶道讲究“和、敬、清、寂”,但在现实外交中,他们却常常违背这些精神。比如核废水排海事件,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排入太平洋,损害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与他们所标榜的“礼仪”背道而驰,暴露了其“礼貌面具”下的虚伪本质。
中国人的礼貌,从不是无原则的妥协。2014年,APEC峰会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为了迎接各国来宾,中国不仅精心布置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会场,还准备了苏绣、宫灯等精美礼品。各国领导人品尝着中国美食,欣赏着《丝路绽放》的文艺演出,无不赞叹中国的热情好客。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基础设施,开展经贸合作,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帮助许多国家摆脱贫困,这份真诚的合作,就是中国人对朋友的礼遇。
但面对不友好的挑衅,中国人也绝不会客气。2023年,加拿大军舰擅闯中国西沙海域,解放军南部战区立即组织海空力量进行跟踪监视,并予以警告驱离;当某些西方政客恶意抹黑中国的新疆政策、香港事务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犀利的言辞回击,有理有据地揭穿他们的谎言。这不是“不懂礼貌”,而是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必要手段。
在国际体育赛场上,中国运动员同样展现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态度。2021年东京奥运会,日本体操选手桥本大辉在跳马项目中出现明显失误,却凭借裁判的“偏心”获得金牌。中国网友纷纷为中国队鸣不平,中国体操队也用实力证明自己——在后续的比赛中,中国选手以完美的表现夺得多项金牌。这种用实力说话、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中国人礼仪观的生动体现。
如今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我们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敞开大门欢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这些行动,都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新时代的延续。
但我们也始终牢记:礼貌是相互的。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时,中国立即采取八项反制措施,包括取消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暂停中美涉气候变化商谈等;当澳大利亚恶意炒作“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中国果断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煤炭等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这些反制,不是中国人“不懂礼貌”,而是对恶意挑衅者的有力回应。
中国的礼仪文化,就像一幅双面绣——一面绣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好客,一面绣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坚定立场。这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该有的样子:对朋友,我们以礼相待,肝胆相照;对敌人,我们寸步不让,捍卫尊严。那些企图抹黑中国“不懂礼貌”的言论,终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沦为跳梁小丑的闹剧。
来源:小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