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嫦娥六号更先进?印度月船4号要采5公斤月壤,超嫦娥采样量2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1 10:22 3

摘要:印度的野心与中国的实力,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功登月带回月壤,下一步计划建立月球基地,印度大受刺激。近期高调宣布月船4号计划,要从月球带回5公斤月壤。

印度的野心与中国的实力,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功登月带回月壤,下一步计划建立月球基地,印度大受刺激。近期高调宣布月船4号计划,要从月球带回5公斤月壤。

对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印度向来是不服气的,总觉着中国能做到的,印度肯定能做得更好,登月又成为印度赶超中国的新目标。

印度的登月野心显露无遗,但真的能变成现实吗?

当中国的嫦娥六号成功执行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任务之后,印度航天研究组织坐不住了,同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凭什么中国要比印度更先进?

为了追上中国的步伐,印度航天研究组织制定了一份超级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实施月船4号计划,准备从月球采集5公斤月壤样本返回地球

消息公布之后,迅速引起全球热议,印度媒体更是高调宣称,这是“印度探月技术超越中国的标志。”为何超越中国?因为采集的月壤重量是中国的两倍多。

印度媒体的自嗨,在印度民众中快速传播,印度网友兴奋地表示:“印度航天正将中国甩在身后”

印度航天研究组织对这份计划非常重视,已经上报给印度政府并获得内阁批准,这就意味着登月采样,接下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印度航天领域的首要任务。

虽然很多人认为印度在吹牛,拿出一份PPT就敢当作事实来吹,但印度航天研究组织这次却是动真格,制定了详细的登月规划。

月船4号计划被设定在2027年至2028年,计划飞船在月球85°至90°的南极地区采集样本,然后将装载这5公斤月壤的容器送回地球。

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印度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月壤采集的许多关键技术,如钻机、样品分析机器和采样返回系统等,都还没有明确的方案。

也就是说,在月球上如何采样,怎么将月壤装到容器里然后送回地球,这些都还停留在设想阶段,根本没有成熟的技术。

从现在到2027年,哪怕到2028年,满打满算也只有3年多时间了,看起来很长,但对科研技术攻关来说,这点时间转瞬即逝。

在3年多时间里,印度要攻克的技术可不只有这些,使用什么火箭把月船4号送到月球上,也是一个大难题,毕竟印度的火箭可是出了名的难捉摸,发射之后就连印度自己都不知道会走什么路线。

到月球采集月壤样本,可不只是有了登月器和返回器就可以了,还需要推力强大的火箭,否则连地球大气层都出不去,登月更是一个笑话。

月船4号登月器和返回器总重达到9.2吨,而印度目前最强的火箭LVM-3火箭,最多也只能将4吨载荷送到月球轨道

为了确保登月采样计划能顺利实现,印度航天专家被逼无奈之下,想出了“搭积木”的方式,将月船4号分开发射。

先把登月器发射到地球轨道,再用另一枚火箭把采样返回器发射升空,这两部分在地球轨道上组合起来,然后再一块去月球“愉快玩耍”

在火箭运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这样虽然解决了月船4号发射的问题,但能不能准确组装到一起,又成了新问题。

地球轨道对接可是一个技术活,两个航天器在高速飞行的情况下,对接误差还要控制在厘米级。

你可以把这想象成两辆飞驰的汽车,后车和前车逐渐靠近,然后两车贴到一起继续高速跑动,堪称地狱级模式。

如此精细的活,显然不是印度能做到的。2024年,印度进行过4次卫星对接试验,无一例外全部失败,最后为了挽回面子,印度做了一段“成功对接”的动画安抚民心

对于印度航天专家的奇思妙想,很多印度网友并不买账,公开嘲笑印度的火箭像外卖员,“一顿餐要分成两次来送”。印度航天也不想这样,但谁让火箭运力不够呢?

月球上恶劣的环境,对登月器也是不小的考验,夜间温度低至零下173℃,会一直持续14天。太阳照射的时候,温度又会急剧升高,冰火两重天正是如此。

月船4号如何扛过极寒和高温,印度专家并没有具体说法,因为电源和保温设备还在研发,还没有成熟的方案

专家只是说“会尝试月夜生存”,言下之意就是一切全凭天意,扛过去就继续干,扛不过去就死球。

印度雄心勃勃地表示,要从月球采集5公斤月壤带回地球,我们只能说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

就算是印度成功解决了登月器和采样返回器,在地球轨道的对接问题,在月面的生存问题,还有另一个问题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在成功月球着陆。

说起来很简单,但印度做过多次试验,迄今为止还只有一次成功的案例。月船2号在着陆过程中,突然失控坠毁导致任务失败。

月船3号历经波折,勉强实现了软着陆,但只在月球表面进行了简单探测。在着陆过程中是否受到损坏,印度方面讳莫如深。

更重要的是,月船3号虽然实现了软着陆,但因为技术精度不足,最终着陆地点和预设落点误差极大,这对精细化的采样任务而言,无疑是巨大考验。

毕竟在月球上移动,可不像在地球上那么轻松,我们的探月器在月球上那么久,也只走了几百米的路程而已。

虽然印度宣称要在月球采集5公斤月壤样本,但目前只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想要以此来证明印度航天领先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且不说印度还没采集回5公斤月壤,就算能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最终采集回5公斤月壤,其难度也比嫦娥六号要小得多

登陆月球的国家有好几个,采集回样本的国家也有那么几个,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在正对着地球的月面采集月壤样本。

而嫦娥六号想常人只不敢想,直接跑到了月球背面着陆采集月壤,这可不是多绕一点路的事情,背后隐藏着强大的自动控制技术。

人类看不到月球背面,被月球阻隔通信也无法实现,而我国通过鹊桥中继卫星,让月背和地球建立通信联系,同时嫦娥六号具备强大的自主控制技术,采样返回全部自动完成。

印度此次登陆的月球南极地区,依然还是正对着地球的月面,从通信和控制方面来讲,比嫦娥六号的难度要低很多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制定了“绕-落-回”的探月计划,至嫦娥六号成功登陆月背并采样返回,“三步走”战略完美收官

之前制定的计划已经完美实现,但中国没有停下探月的步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燕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接下来的探月计划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2026年,嫦娥七号将前往月球南极进行探测。如果印度的月船4号计划一切顺利,很可能会和我国的嫦娥七号前后脚降落月球,而且都是在月球南极地区。

之所以选择月球南极着陆,是利用这里100多天的光照时间,寻找月球水冰存在的证据,确认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存在过。

嫦娥七号并不是一次性的探测器,它还会给后续的嫦娥八号打前站。到2030年左右,我国会发射嫦娥八号登月器,同样降落在月球南极地区。

两个着陆器到时会组合到一起,成为我国搭建月球科考站的主体结构。后续随着中国科学家入驻,科考站规模进一步扩大,“月球小镇”将逐渐成形

这将是人类在月球建立的第一个前沿基地,利用月球的便利条件,对宇宙深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以后人类探索宇宙打好基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目前正在加紧研制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50吨,地月轨道运载能力超50吨。

中国航天发展很快,但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得很稳,我们从来不好高骛远,也不会为了追赶对手而冒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然后再一步步将其变成现实。

我国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不惜花费20年验证每一个环节;而印度月船4号,连“挖土”的铲子都还没造出来,就喊着要带回5公斤月壤样本。

印度一直以我国为目标,但我们从来没有把印度当作对手,实在是对方实力太弱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把广阔太空变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无限空间。

来源:说宇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