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令长蔡旭哲那句“太空183天,最难忘舱外那抹中国红”还在热搜榜首挂着,另一条爆款词条#董某莹论文消失#已悄然冲上第三。
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稳稳扎进东风着陆场的戈壁滩。
指令长蔡旭哲那句“太空183天,最难忘舱外那抹中国红”还在热搜榜首挂着,另一条爆款词条#董某莹论文消失#已悄然冲上第三。
两位航天员朴实无华的“感觉良好”,与协和医学院“4+4”项目毕业生卷入的医疗丑闻,在舆论场上炸出两朵截然不同的蘑菇云。
蔡旭哲出舱时特意展示太空拍摄的祖国海岸线,王浩泽那句“把清澈的爱献给祖国”让直播间弹幕刷成瀑布。
这些在太空完成187项实验的航天员,面对镜头不提个人功绩,字字句句都是团队协作、国家托举。
而董小姐的履历却像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巴纳德学院经济学本科跨界学医,两年上四级手术,论文横跨医学影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被网友封为“六边形战士”。
航天员王浩泽用八年从火箭工程师转型航天员的故事正在刷屏,她戴着机械表训练的照片被做成励志海报。
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笨功夫”,与董小姐“一年顶三年”的规培速度形成刺眼对比。
“望族天才”堕国家规定医学生规培不少于三年,中日友好医院却给这位“天才”开了绿灯——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的她,被肖副主任违规留在胸外科,还闹出“把麻醉患者晾手术台40分钟”的恶性事件。
宋令东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刚被《国家地理》收录,他悄悄标注的“人类共同家园”引发跨国转发。
这种超越国界的格局,与董小姐论文致谢栏里清一色院士大佬的名字形成奇妙互文。
网友扒出她的家庭背景:父亲是中冶建研院高层,母亲是高校副院长,论文里感谢的导师覆盖骨科、泌尿科、影像科,被调侃“集齐七大学科能召唤神龙”。
神舟乘组返回后要隔离疗养六个月,董小姐的丑闻却像滚雪球般膨胀。
协和医学院“4+4”项目本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创新试验田,现在被质疑成了“特权直通车”。
航天员蔡旭哲复飞前啃完三尺厚的操作手册,董小姐却能在跨科手术中频频失误——有网友统计,她参与的12台手术投诉率高达25%,是行业平均水平的8倍。
当王浩泽在太空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时,董某莹正深陷“学术撤稿门”。
知网突然下架她所有论文,那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影像分析中的研究》被扒出仅12页,父母还跨领域挂名。
航天员出舱时佩戴的国产机械表被抢购一空,而涉事医院官微下挤满愤怒留言:“敢让这种速成医生给我开刀?
航天员宋令东父亲收废品供儿子读书的老照片登上热搜,60后感慨“寒门出贵子”,90后医学生却在哭诉:“我们规培月薪三千熬通宵,人家靠关系就能跳级”。
这种撕裂感在协和医学院最新声明下达后达到顶点——校方强调“4+4”项目选拔公正,却对董袭莹的论文异常三缄其口。
普通人家的孩子当航天员,努力告诉我们“脚踏实地才能触摸星辰”,而“豪门望族”却自甘堕落的“跨界天才”,也是掀起泼天“巨浪”,实在令人愤概!
评论区等你的发言。
来源:余大大一一86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