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很多人甚至一些光伏大佬、领导专家,对于这场光伏洗牌曾心存幻想,一些人认为这个冬天或许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残酷。洗牌的本质,就是必须有人出局。
光伏的信心在哪里?
这是一个终极之问,这也是去年9月七位光伏大佬参与央视《对话》那期特别节目的主题。
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很多人甚至一些光伏大佬、领导专家,对于这场光伏洗牌曾心存幻想,一些人认为这个冬天或许很快就会过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残酷。洗牌的本质,就是必须有人出局。
光伏企业们的成绩单终于完全公布了,全班同学、甚至全年级都不及格。该亏的钱都亏了,该爆的雷也都爆了,预期已在谷底,信心已然冰凉。但是,光伏的苦日子却并未结束,因为真正的风险释放,并不只体现在具体的财务数据上,而是在一些薄弱环节、薄弱企业出问题以后,引发的各种连锁反应,正如昨天在文章中所说的那样。
润阳、尚德、一道等等,已经发生的一些案例表明,地方国资或会成为接盘托底的中坚力量。再到后面,也许就演变成地方国资之间的比拼与较量。幸好,光伏的体量和地产等相比,只是毛毛雨。
光伏去杠杆、去产能去到现在,包括赶碳号在内,或许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或组织能真正说得清,硅料、硅片、电池各环节产能,究竟出清了多少?一些小厂跌价了就关,抢装带动涨价了再开,开开关关,反反复复。还有个别现象,A地的产能表面上的确是关了,然而A地的二手设备却又悄悄转运到B地,重打鼓,另开张,开工仪式一搞,就变成了新项目,为了补贴,也为了地方的任务和业绩,大家都很拼……
对于今年的市场形势如何,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2024年,光伏企业手上都还有一些高价长单,这样去年全年的组件平均价格实际在0.85-0.9元/W。但是,今年一季度组件价格只有7毛钱,即使全年能维持这个价格,和去年的价差也将达到0.15元/W。全行业出货量如果在600GW,算下来就是900亿。也就是说,价格不反弹甚至也不继续跌价的情况下,今年光伏企业仍然要比去年多亏900亿!又有多少企业,能禁得住这样亏呢?
531之后,装机放缓以后,光伏产品价格会雪崩式下跌吗?内卷式恶性竞争何时才能停止呢?过剩产能怎样才能出清呢?光伏何时才能触底反弹呢?答案,在风中飘荡。
当然,我们仍要看到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以及一些成果:
党中央明确要求反对内卷式竞争;国务院28号文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落地后,产业招商乱象已经得到遏制;金融机构、资本市场对落后产能的融资与再融资一度从严从紧;光伏制造标准与能耗标准已经抬升;出口退税比率已经降低;分布式入市以市场化手段倒逼行业向需求侧转型。与此同时,光伏企业的自律自救、限产限价仍在推进,一些低于成本价中招的项目最终取消……
各行各业,加杠杆时有多疯狂,去杠杆就会有多痛苦。巨大惯性之下,光伏的纠错与纠偏如抽丝剥茧,总要慢慢见效,光伏还要熬上相当长一段时间。
光伏的信心在哪里?
最近,有一个重大的积极变化,那就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国已经在制定一系列应对举措。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坚持标准引领,规范竞争秩序……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光伏当然是困难企业,当然是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当然也需要提质升级,规范竞争秩序。今年,我国关于光伏的政策环境,或许会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最最重要的,仍然是做好我们自己,坚持住,活下来,才能看到春天的花开。
去年底,赶碳号应邀参加了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与秦朔老师的那场对话,期间也与钟宝申做了一些交流。他的观点一直没变,光伏行业的问题,是市场参与主体过多了,这是症结所在。赶碳号认为,除了主体过多,还有一点,就是行业集中度太低。对于企业自身,隆基去年在内部也提出一个要求:重拾奋斗精神,重塑冠军气质。
客观说,赶碳号在过去两年没少关注报道隆基,甚至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这位曾经的王者。最近一段时间,隆基的确发很多积极的变化。至少,赶碳号在和隆基一些中高管、基层员工接触来下感受比较真实,认为现在的隆基真的已经放下了思想包袱,忘却了曾经的光环与荣耀,放低身段,虚心接受现实,坦然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
当下,大多数企业在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环节,要么修饰包装、要么把责任推给市场环境,隆基却在自己身上深刻反思,寻找答案。这是一种勇气。
所以,光伏的信心在哪里?
在隆基绿能2024年年报里,在钟宝申致股东的信里,赶碳号找到了一些答案。这封信,正是当下的隆基最真实的写照。
去年,钟宝申给投资者的信的主题是长坡厚雪多起伏。今年,他在信中说,光伏行业虽然长坡厚雪,但是起伏震荡将前所未有的剧烈。
这个时代属于创新者。赶碳号完整地参加了隆基今年的投资者交流会,能感受到管理层的信心和执着。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BC阵营,正在起势,有爱旭,有英发、有平煤。所以,在此用一句祝福送给隆基:长坡厚雪多起伏,破茧重生道不孤。
附:隆基绿能致投资者的信
尊敬的各位股东:
回顾2024年,隆基绿能的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净利润大幅亏损。这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我和管理团队深感痛心,深刻反思。在此,把我们的思路和行动对策与你分享。
不浪费一次危机
2024年业绩的大幅下降,外因是行业供需失衡,开工率不足,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技术快速迭代,PERC产能淘汰带来资产减值。内因是我们经营管理中诸多失策的积累。
首先是新产品的失利。
长期以来,隆基专注于解决客户最关心的问题——降低光伏的发电成本,并为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工作。
公司的高效能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形成了“以产定销” 的运营模式和思维惯性,因此,2023年下半年公司新产品出现了严重的研产销脱节的错误:HPBC 1.0 产品功率、成本没有与竞品拉开差距,却大规模投产,公司库存急剧上升,造成巨额存货跌价损失。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停产该产品,对产线进行新一代BC技术的改造升级,又造成了大量的停产损失。
另外,在有贸易壁垒的美国高利润市场,受前两年清关受阻的影响,隆基支付了大量的货物滞留、回运的费用,而且疲于应付因为不能交付形成的客户索赔,直到2024年下半年才恢复美国业务的正常经营。
最后,虽然管理层在2023年已经预判了市场的下行,但是组织惯性强大,没有及时调整资本支出和预算,直至2024年第二季度才开始彻底的成本转型。
重大危机是转型变革最好的催化剂。
2024年,我们在复盘反思的基础上,果断推出产品、成本、产能投资的深层转型。 今天,光伏发电成本已不是影响光伏装机量的唯一因素,不同场景下的多元需求也成了客户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比如降低发达国家的高施工成本,冰雹灾害预防,居民对建筑的美观和空间利用率的要求等)。
基于这样的洞察,公司首先革新产品开发流程,从客户需求定义产品开发目标,拉通研发,生产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确保产品竞争力。
今年,我们实现了基于BC2.0平台的Hi-MO9和Hi-MO X10 产品系列的成功量产,拉开了与竞品的差距,新产品系列具有高(效率高)、富(收益大)、 帅(纯净外观)、安(安全可靠)四大特性,针对不同的场景全面提升客户价值,并且解决了BC 产品量产成本的挑战。
基于此,隆基完成了从技术驱动到产品驱动(需求驱动)的脱胎换骨。
第二方面的转型是成本的精益化管理。
隆基的经营理念是差异化竞争,精细化管理。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科学严谨的滴灌。然而,在业务快速增长、组织急剧膨胀的2020-2023年,不知不觉中精细化管理成了流程复杂低效、组织叠床架屋、机关臃肿虚浮。技术红利的潮水退去,成本虚高形同裸泳。
公司从2024年开始坚决采取零基预算,并全体动员,集思广益迸发出超过一千个降本举措,用项目制管理严格执行。到今年第一季度,我们所有产品线的成本效率都做到了行业领先,而且严守质量底线、确保客诉率稳步降低。
第三方面的转型是产能投资的生态化转型。
全球多样化的市场如何满足?我们和同行只能内卷价格竞争吗?BC技术平台可否像Deepseek一样赋能光伏行业创新升级?
我们从去年开始,打开技术平台和制造管理工具箱,为行业赋能。比如之前我们在越南的产能投资,是全资拥有、面向美国市场的生产基地。在美国的双反政策变化下,只能逐步停产,导致固定资产减值的重大损失。
为了更好的适应变化,我们在美国以参股和管理输出形式,为我们长期客户Invenergy赋能。这个位于俄亥俄州的合资工厂去年投产,快速爬坡,年底之前做到满产满销,成为美国、乃至西半球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光伏组件工厂。这样的海外制造业赋能,将成为我们全球产能布局的主流路径。
在国内,我们为英发、平煤这样的优秀同行赋能,共同投资扩大BC产能,做大BC生态。
我们相信,基于第一性原理发电效率更高的BC平台,终将成为全光伏行业技术升级的选择。
25年弹指一挥间,生生不息
今年是隆基成立25周年。
过去的25年,隆基的目标是让全世界没有用不起的光伏绿电。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那未来呢?
因为最近的宏观形势变化、行业政策变化,有人怀疑,光伏的未来,会好吗?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未来25年的长度,我坚信,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会变,光伏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的支柱地位不会变,人们对廉价绿色能源的需求不会变,全球经贸合作的需求不会变。
光伏行业长坡厚雪,但是起伏震荡将前所未有的剧烈。
隆基未来25年的目标,是用越来越低的光伏发电成本,解锁越来越多的绿电脱碳和能源公平的场景。
比如,原来依赖柴油发电机的海岛、矿山,现在可以通过光储微网实现可靠、经济的绿电供应;
电网建设滞后的亚非拉国家居民,可以在自家屋顶、院子安装小型光储系统,实现能源自足;
飞速增长的算力中心,可以通过本地化源网荷储方案大幅降低对电网的负担;
航运、航空、甚至火力发电行业,可以通过光伏制绿氢、进而制作成绿醇、绿氨实现脱碳减排的承诺目标……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我们的机会窗口打开。
隆基最困难的一年已经过去,我们将用针对客户差异化痛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最具竞争力的成本,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全球布局的开放式产能生态,穿越周期,适者生存,迎接行业新的曙光。
我期待着明年与 您分享我们的进展。
隆基绿能董事长 钟宝申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
来源:赶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