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闻丨鲁迅先生儿媳、周海婴先生夫人马新云女士逝世,享年94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1 12:44 3

摘要:鲁迅先生儿媳、周海婴之妻、鲁迅文化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新云女士,于2025年4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4岁。5月5日上午10时,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告别仪式。

2025年4月30日下午,鲁迅文化基金会发布讣告:

鲁迅先生儿媳、周海婴之妻、鲁迅文化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新云女士,于2025年4月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4岁。5月5日上午10时,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菊厅举行告别仪式。

据了解,周海婴是鲁迅与许广平的独子,马新云与周海婴育有长子周令飞、次子周亦斐、三子周令一、长女周宁。

一生奉献教育和文化传承

马新云于1931年12月在上海出生。成长过程中,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为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新云毕生致力于教育与文化传承事业。1953年,她进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1957年7月毕业。经组织分配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工作,在这里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期间,她以渊博学识与无私爱心培育无数英才,历任俄语教师、英语教师、班主任等直至1988年10月退休。

三十余年间,马新云秉持“教学相长”的信念,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语言教学。为夯实学生基础,她自编教材、总结教学经验,为西城区教育局撰写语音教学专项报告;为激发学习兴趣,她组织俄语课外小组,带领学生排演《金鱼与渔夫的故事》,用诗歌朗诵和情景剧让语言“活”起来。她的课堂从不拘泥于课本,而是以鲜活的方式将语言浸润于学生心中。

马新云与周海婴的缘分始于1945年。她家搬迁至上海霞飞坊62号,与住在64号的周海婴成为邻居,一段缘分就此拉开序幕。此后,两人相知相恋,1952年,马新云在北京大学俄语系读书,同年8月1日,她与考入北京大学的周海婴喜结连理,在校园附近组建了温馨的小家,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婚后,马新云陆续迎来了长子周令飞、次子周亦斐、三子周令一和长女周宁。她在相夫教子的同时,也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稳步前行。在家庭中,马新云是贤妻良母,她全力支持周海婴的事业,精心操持家庭,为孩子们营造了温暖而充满文化氛围的成长环境。

▲马新云与周海婴

周海婴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对自己的婚姻有过深情的描述:“我与妻子马新云从相识、相恋到结为夫妻,其过程实在很平凡,既没有我‘死皮赖脸’的追求,也不曾有过‘海枯石烂不变心’一类的山盟海誓。倒像是两股不同方向流来的山泉,很自然地汇合在一起了。”

鲁迅文化基金会首任理事长

在文化领域,她作为鲁迅文化基金会首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为弘扬鲁迅精神殚精竭虑,倾注毕生心血,在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

鲁迅文化基金会,这一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文化基金会,承载着厚重的使命。它由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生前提议,经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批示,由绍兴、北京、上海市政府和鲁迅家属联合发起,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成立。基金会秉持着 “弘扬鲁迅精神,推动现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 的宗旨,积极投身于鲁迅纪念及研究活动、文化艺术推广、海内外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旨在让鲁迅的思想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

多年来,马新云始终陪伴鲁迅夫人许广平,与丈夫周海婴携手,守护鲁迅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在保护鲁迅珍贵文献、传播鲁迅思想、推动鲁迅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坚定的信念与行动,让鲁迅精神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在保护鲁迅珍贵文献方面,她不辞辛劳,四处奔走,确保那些承载着鲁迅思想与时代记忆的手稿、信件等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为后世学者研究鲁迅思想、还原那段历史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一手资料。

在传播鲁迅思想的道路上,她积极策划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无论是学术研讨会,还是面向大众的鲁迅作品读书会、展览等,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力求通过各种方式,让鲁迅精神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她的努力,极大地推动了鲁迅研究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学者投身其中,让鲁迅的文学与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资料来源:鲁迅文化基金会、扬子晚报、北青网等】

撰文:李影

统筹:李秀平

来源:红船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