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了几十年的生产队,一夜之间解散。分田到户单干,不但对农民影响很大,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
干了几十年的生产队,一夜之间解散。分田到户单干,不但对农民影响很大,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
因地域差异,情况肯定会有所不同,请您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后,再发表你的感言。
首先说说生产队时期,男人在生产队里是社员,在家里是顶梁柱,要承载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虽然每个人都是一颗草顶着一个露水珠,但是在生产队的背后,社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听从队长安排,不需要考虑任何事情。生产队搞的好不好,是队长的事情,社员的职责就是干活劳动。
而分田到户单干,一切全变了。原来的社员变成了农户,不但要劳动,还要投入资金买种买肥,还要治办车马,耕田播种,还要赶车扶犁。
这些本来是队长该操心的事情,一下子全都落在每个社员的头上。农户就如同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微型生产队,社员承担起了类似队长的职责。
在生产里从来没有干过的农活,这下子也被迫学会了,每个人都成为了方方面面干农活的能手。
不但对土地,各个环节要精耕细作,而且各种压力也摆在眼前。出好苗出全苗,要增产要增收,还要应对难以预判的天灾。
干起活来更是拼命,为了农活进度,忘记了中间休息,用尽全身力气还不罢休。这就是社员们,面对生产队与分田单干后最大的区别。
说完男人再说说女人。
生产队时候,社员的妻子,不是劳动力,更不参加到生产队干各种农活。女人们的职责,除了看家做饭伺候家里老小,就是生孩子,做针线活。
我们这里1976年才安电。压碾子推磨,也是每个家庭躲不过的活计。
社员们要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旷工压碾子或推磨,是不可能的事。只能由家里的女人或社外老人承担。
因此女人和老人们,也就成为了去碾道磨道,抢碾子占磨,加工各种粮食的主力军。
分田单干后,却改变了农村女人和老人们那种不出田抱垅不干农活的日子。就连孩子们,五月一,十月一放假,都要到田间帮助家里干活。
女人们成为了农户家的主要劳动力。种地时下田点种,扶拉子,锄草时下田铲地,秋收时割苞米杆,扒玉米,拉玉米杆。
可以这样说,所有农活都离不开女人。甚至有的女人还要赶马车,扶犁丈,干男人该干的农活。
在中午收工回家,女人不论怎样累,都没有喘气的功夫,进屋直接生火忙活做饭。
所有农户,为了增产增收,调动起来了家庭里所有成员,这是不可以否认的事实。
女人和男人唯一的区别就是:男人要出义务工,女人不出义务工。
即便是后来农户家都换上了小四轮拖拉机,翻斗车,女人们依然没有在繁重的劳动中被解脱出来。
从分田单干到如今,已经有四十多年,那些年,人们确实吃了不少苦,也挨过很多累。
感觉种地轻闲自在,无非就是近几年的事,春季机械化播种,不用女人上地,一个男人就可以把地种好种完。
秋收时人们也不再起早贪黑割秸秆,扒玉米,拉秸秆,因为有收割机,代替了人力。
不得不承认,分田到户,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从衣食住行的改善,就一目了然。
但是,分田单干也给农村带来了不该有的问题。光棍逐年增加,离婚率居高不下,亲情的淡化,诚信与道德的缺失。
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从表面上看你好我好,似乎风平浪静,可背后都是心怀叵测,就连夫妻也是同床异梦。
这就是分田单干后,发生的最大变化。
来源:研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