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骂人用山东方言吗?——“不学礼,无以立”的鲁味输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1 14:33 2

摘要:他平时温文尔雅、礼仪周全,动不动就讲“仁义礼智信”。可他要是真发火了,会不会来一句:“你这人,不学礼,是要不得嘞!”——这不就是带点山东方言味儿的批评?

今天我们来八卦一位古代大V——孔子。

他平时温文尔雅、礼仪周全,动不动就讲“仁义礼智信”。可他要是真发火了,会不会来一句:“你这人,不学礼,是要不得嘞!”——这不就是带点山东方言味儿的批评?

问题来了:孔子是不是讲山东方言?他骂人是不是用鲁味儿输出?

一、鲁国人说话,算山东方言吗?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地处今天的山东曲阜,就是“孔子故里”那地方。毫无疑问,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

而当时“山东方言”这个说法还没有,但鲁国的语言,就是“东部雅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晋语、楚语、齐语等一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多方言格局”。

所以可以说,孔子讲话确实带着“鲁味儿”,甚至可能是当时的“上等腔调”。

二、孔子骂人都怎么骂?

《论语》里孔子骂人其实不少,经典语录比如:

- “朽木不可雕也!”

- “巧言令色,鲜矣仁!”

- “未之思也夫!”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看起来文绉绉,其实换成方言语感就有点意思了:

“你这人,嘴甜没用,不踏实!”

“这人呐,心眼小,不中用!”

“你呀,想都没想清楚就瞎说!”

要真用鲁话模仿,那语气绝对带劲儿:

“你就不行,真是不中嘞料!”

“雕也雕不成,就你还学礼?”

三、山东话,一种天然的“儒味”方言?

现在我们听到的山东话,特别是中部鲁西南一带的方言,在韵律和节奏上,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音调特征。有些语言学家甚至认为,山东话是与古汉语音系贴得最近的现代方言之一。

这也难怪,每次央视播儒家文化专题,解说员都忍不住加点“山东腔”,那味儿就对了。

孔子讲山东方言?当然讲!而且他的“鲁腔”很可能是当时的“高级口音”。

至于骂人,虽然文辞讲究,但背后的语气——啧,那绝对是山东人的“直来直去,不拐弯”。

所以下次你听到“你不中嘞料”,别急着生气,这可能是孔子附体了,在提醒你要“学礼”!

来源:嘟嘟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