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从BAT的pc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AI时代,一直站在行业最顶端。百度已然掉队,阿里巴巴也遭遇过几年的低谷期,而腾讯却能稳坐钓鱼台,穿越周期,屹立不倒!
腾讯是一家很神奇的公司,从BAT的pc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AI时代,一直站在行业最顶端。百度已然掉队,阿里巴巴也遭遇过几年的低谷期,而腾讯却能稳坐钓鱼台,穿越周期,屹立不倒!
这家公司为什么这么强,这么稳;本文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腾讯早期以QQ起家,打造了一个超级社交软件;直到今天,QQ还是一个5亿月活的拳头社交产品。2010年,微信重磅问世,成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独领风骚的支柱。目前微信和QQ共同构建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网络,形成“数字生活基础设施”。用户社交关系和使用习惯非常稳固,很难被改变和迁移,这就使得其他公司根本没机会撼动。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尝试过社交领域,不乏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这样的同级别巨头,都不能对腾讯造成一点点威胁,全都铩羽而归。
接着,微信利用高频和强大的社交粘性推出小程序、公众号、支付等功能,进行商业生态的转化,基本覆盖用户80%以上的日常需求。微信已经从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发展成为涵盖支付、内容、服务的超级App,成为连接人与服务的核心节点。
腾讯的业务模式是“三条腿走路” :
1、消费互联网:涵盖游戏、文娱和广告。这块是腾讯主业,是核心的营收来源。其中以王者荣耀、PUBG Mobile为代表的游戏业务营收规模全球第一。
文娱板块就是腾讯视频和腾讯音乐,这两块业务在国内也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2、产业互联网:包含云计算、企业微信、金融科技这三块。腾讯云是国内前三的云计算服务商,仅次于阿里和华为;企业微信也是能够与钉钉抗衡的头部协同办公平台;金融科技以微众银行为依托,是国内仅次于蚂蚁系的金融科技平台。
腾讯很早就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后来进化成“工业互联网”或“产业互联网”,布局多年,节奏控制得很到位,并没有无限扩张,现在收获颇丰。
3、全球投资矩阵:投资超过1200家公司(如Epic Games、Supercell、Riot Games,以及京东、美团、拼多多),构建了“腾讯系”生态联盟。干儿子多,个个很争气,个个很能打。通过投资而非控股,既避免业务臃肿,又能从伙伴增长中获益;光京东和美团就产生了数百亿的投资回报。“东兴局”就反映了腾讯的江湖地位,妥妥的大哥!
这点估计很多人不服,认为腾讯只会抄,不可能自己搞研发。实际上腾讯的研发投入还是比较大的,2023年的研发投入就超800亿元。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云计算、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比如腾讯会议疫情期间支撑日均亿级用户流量,底层音视频技术来自QQ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
最近火热的大模型,腾讯也推出了自家产品元宝,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登上大模型下载榜前三。
BAT时代三家公司都有各自的优势标签,阿里是运营,百度是技术,而腾讯是产品。
腾讯系的产品深受用户欢迎,跟极简的产品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比如微信启动页始终简洁清新,不放任何广告。微信诞生之前,微博是最火的移动社交平台,但由于广告过多饱受诟病,微信早期的朋友圈是没有广告的,体验上就显得优质许多。目前的朋友圈广告也是基于数据驱动的社交画像进行了精准推荐,还算克制。
五、组织能力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背后都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支撑,像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的组织能力是能比肩华为和阿里巴巴的,采用的是“大平台+小团队”架构,各大事业群(WXG、IEG等)高度自治,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真正让听见炮声的前线作战或指挥人员做决策。另外,腾讯也推行长期主义文化 ,容忍战略性亏损,以生态价值为优先。比如早期的腾讯云,在看不见任何商业化前景的情况下,持续巨额投入。
腾讯应对危机以及进化能力也是世界一流的。当年3Q大战后,腾讯迅速反思,从封闭走向开放,投资生态取代模仿竞争。
还有面对最强对手字节跳动的短视频冲击,迅速打磨视频号,通过“社交+算法”的融合,两年内日活破5亿,基本跟抖音打个有来有回了。
腾讯的持续成功,本质在于以社交为支点,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多维度服务,并通过技术与资本构建竞争壁垒。他厉害的关键并非单一优势,而是“产品力+运营力+技术力+生态力”的复合能力。尽管面临反垄断、游戏业务道德争议,但基于开放生态和持续进化能力,腾讯仍可能在未来周期中保持领先地位。
来源:马军和雷云